[遊記] 2024 東京賞楓漫遊記(東京都中南區)

看板Japan_Travel (日本旅遊)作者 (庸人自擾)時間6小時前 (2025/09/28 14: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造訪日期:2024/12 走訪完東京都北區與西區的賞楓景點後,行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 這兩個區域距離市中心稍遠,園區面積普遍較大, 往往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在交通與步行上。 但也正因如此,能一次領略庭園、山林與公園的多樣風貌, 更讓人深刻體會到東京秋日的層次與廣度。 接下來的旅程,將回到以東京車站為核心的中南區。 這裡的賞楓地點大多座落於市中心或近郊,不僅交通便利,彼此之間的距離也相對接近。 相較於前兩區的長途跋涉,中南區的行程安排顯得更加輕鬆愜意, 適合細細品味都市與自然交織的氛圍。從日比谷公園、代代木公園、北之丸公園、 明治神宮外苑銀杏大道、新宿御苑、有栖川宮紀念公園、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國立科學博物館附屬自然教育園,到清澄庭園, 每一處都展現出獨特的秋日楓景,值得細細探訪。 日比谷公園 日比谷公園位於東京車站與皇居之間,是市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公園之一。 這片土地在江戶時代曾是武家屋敷,明治維新後一度成為陸軍的練兵場, 直到1903年才正式改建為日本第一座「近代西洋式都市公園」。 因此,日比谷公園不僅承載著東京由武士之城邁向現代都市的歷史印記, 也被視為都市設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能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擁有一片廣闊的綠地,實屬難得。 這裡不僅是市民休憩的場所,更是上班族晨間與午休時短暫放鬆的避風港。 那天清晨,我特地走進日比谷公園。交通的便利與全天候開放的特性, 讓這裡成為最適合晨間行程的選擇。或許因為時間尚早,園內人煙稀少, 但仍可見幾位上班族手捧咖啡,靜靜坐在長椅上,享受難得的片刻寧靜。 園中最令人駐足的莫過於鶴的噴水旁的小湖。當我沿著湖畔尋找合適的取景角度時, 水面忽然映照出楓紅與銅鶴雕像交織的倒影。那一瞬間的畫面出乎意料的美麗, 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按下這充滿詩意的快門。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PpiTpzo.jpg
北之丸公園 北之丸公園位於皇居北側,原本是江戶城北之丸的範圍, 江戶時代屬於德川幕府的要塞區域,後來在明治維新後轉作近衛師團的設施。 二戰結束後,這片土地改為國民休閒空間,於1969年正式對外開放為「北之丸公園」。 如今,這裡不僅是市中心難得的大片綠地,也擁有科學技術館、 國立近代美術館與著名的日本武道館等文化設施,是歷史與現代並存的公共場域。 原本沒有計劃要來這裡,但在完成預定的行程、提早回到東京車站後, 我臨時決定順道一遊。沒想到剛抵達北之丸公園,就發現人潮洶湧, 隨著走進才知道,原來一旁的日本武道館正舉辦演唱會,為公園平添熱鬧氣氛。 園內有一片廣闊的草地,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來此野餐或散步。 楓葉季節更吸引了不少像我一樣的遊客,專程前來捕捉這份秋日的色彩。 我沿著公園裡的小溪閒步,最後找到一處安靜的角落, 架好三腳架,按下快門,留下這次北之丸公園的唯一影像。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X5NEHd4.jpg
代代木公園 代代木公園位於明治神宮的旁邊,是東京都內數一數二寬廣的綠地,占地約 54 公頃。 從地鐵「代代木公園站」出站後,不到幾步路便能抵達園區入口。 清晨的代代木公園,空氣清新,園內已有不少居民在晨跑或遛狗。 對於平時有晨跑習慣的我來說,公園地勢平坦、步道寬敞,確實是理想的運動場所。 然而,此行的重點是賞楓。我沿著步道走到園內著名的噴水池, 但可惜當時噴水池周邊正在進行整修工程,大範圍區域被圍起來,無法靠近。 或許也正因如此,代代木公園最美的楓葉區塊我沒能一睹,多少留下了點遺憾。 儘管如此,晨光映照下的林蔭小徑依舊迷人, 也讓我感受到這座公園不同於其他賞楓名所的開闊與自在氛圍。 帶著些許惆悵,我繼續踏上下一個行程。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4dLhtiG.jpg
https://imgur.com/lxo365y.jpg
明治神宮外苑銀杏大道 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大道,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賞銀杏景點之一。 這條長約300公尺的大道,兩側栽種了上百棵銀杏樹,最初於大正時期栽植, 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銀杏林在不同季節各有風情, 而每到深秋,滿道金黃的景致更是令人心醉。這裡不僅是東京人心中的秋日象徵, 也常被用作電影與廣告的取景地。 為了避開人潮,我特地選在清晨七點便抵達。此時街道仍相對安靜, 能悠然自得地在金黃銀杏隧道下來回漫步。走到盡頭再回頭, 彷彿置身於一條會發光的黃金大道。隨著時間推移,遊客逐漸多了起來, 提醒我該繼續前往下一個重點行程—新宿御苑。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I9fUBDB.jpg
新宿御苑 此行造訪新宿御苑,已是我第二次來訪。 上一次來的時候正值淡季,但廣闊園區的優雅氛圍,早已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趁著楓紅正盛,我特意安排重遊,並且鎖定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庭園作為重點。 果不其然,在秋色點綴下,小橋流水與紅葉交織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景緻,美得令人屏息。 新宿御苑的歷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當時為信州高遠藩主內藤家的宅邸與庭園。 明治時期被收歸為皇室御料地,並於1906年改建為「新宿植物御苑」, 主要作為皇室庭園使用。二戰戰後才正式對外開放,並更名為「新宿御苑」, 成為今日市民與旅客的休憩勝地。整個園區結合了法式幾何式庭園、英式風景式庭園 與日本庭園三大風格,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景。 其中,最令我流連忘返的,非園內的 「臺灣閣」(俗稱舊御涼亭)莫屬。 這座建築是1927年,由在日華僑捐資興建。整體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特色, 飛簷翹角與紅瓦屋頂在綠意與湖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雍容典雅。 有趣的是,臺灣閣因其極具東洋浪漫氛圍,也曾出現在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的 代表作《言葉之庭》中,成為影迷心中的聖地巡禮景點。每次走進這裡, 都能感受到時間放慢腳步,讓人想多停留片刻, 細細感受這份跨越歷史與文化的靜謐之美。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Jep7CJQ.jpg
https://imgur.com/en8owDn.jpg
https://imgur.com/rcXTInu.jpg
有栖川宮紀念公園 有栖川宮記念公園是一處相對冷門的賞楓地點。 這片土地在江戶時代原本是盛岡藩南部家的下屋敷, 後來成為有栖川宮家邸宅。昭和初期,高松宮將部分園地捐贈給東京都, 並於1934年正式開放為公園,作為紀念有栖川宮的公共綠地。 初抵達時,我原以為這裡不過是座小巧的公園,應該不會停留太久。 沒想到園內地形頗為複雜,不僅有起伏的山坡,還有清澈的池塘與蜿蜒的小溪, 石橋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層次豐富的秋日畫卷。 更巧的是,當天正好遇上一群長者在公園裡寫生。他們散落在不同角落,或坐在溪畔, 或倚在橋邊,專注地以水彩描繪眼前的紅葉與景緻。看著他們如此投入, 我也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更加專注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視角。 原本計劃只是短暫停留,卻因為這份意外的氛圍,而在此駐足了更久。 這段不期而遇的時光,讓有栖川宮記念公園在我的賞楓旅程中, 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snsakc7.jpg
https://imgur.com/hFmM2hx.jpg
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離開有栖川宮記念公園後,我馬不停蹄來到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雖然這裡同樣有頗具看頭的展覽館,但此行的重點是賞楓,因此我僅購買了庭園票, 選擇專注於庭園的探索。 庭園緊鄰美術館,雖不大卻五臟俱全:有靜謐的茶室、環池步道、小橋流水, 以及映照著秋色的水池。園區雖小,卻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或許因為此行的賞楓計畫已接近尾聲,心情上也少了趕路的壓力, 在這裡反而能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座小巧日式庭園的寧靜與美感。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Ntwnjn3.jpg
https://imgur.com/RwlJmAM.jpg
國立科學博物館 附屬自然教育園 參觀完東京都庭園美術館後,已接近下午三點。 經過連續七天的賞楓奔波,我突然感到身心有些疲累。 然而,眼前的目標—國立科學博物館附屬自然教育園,就在附近, 且只剩一小時就要關園。喝完隨身攜帶的最後一瓶咖啡,我決定抓緊時間再進去走一遭。 這個「附屬自然教育園」雖然不是公園, 而是一座要收費的小型植物園以保存自然生態為目的, 屬於博物館附設的都市自然保護地。 走進園內,與前面幾個庭園景點的鋪陳不同,這裡的楓葉並不多,也不是以紅葉聞名。 但既然已經來到這裡,我還是努力走完全區。緩步於濕潤的步道、 穿行於青草與紅葉之間,我感受到一種安靜自然的力量, 為整趟東京賞楓旅畫下極具意義的句點。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CRxYA9x.jpg
https://imgur.com/jrJ5joN.jpg
清澄庭園 身為此行的第一站(但因篇章安排,放在第三篇), 清澄庭園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日式庭園。最早在江戶時代, 這片土地曾是豪商紀伊國屋文左衛門的宅邸,後來成為諸侯的下屋敷。 明治時期由三菱創辦人岩崎彌太郎購入,改建為典型的「回遊式林泉庭園」, 池水為中心,四周環繞築山、溪流與名石,並設有石橋、涼亭與步道, 呈現出步移景異的風格。其後歷經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與再整修, 最終在1932年正式向大眾開放,成為東京都民引以為傲的文化財庭園。 接近賞楓季的時候造訪,當下的紅葉尚未全面爆發,枝頭多半還保留著青黃, 略帶些許失望。然而,園內的築山、池畔,以及鋪滿落葉的小徑, 依舊展現出獨有的靜謐美感。秋光在水面與樹影間閃爍, 我慢步其中,沒有因人潮而感到匆忙,反而隨著每一個轉角, 逐漸進入屬於秋日旅程的節奏與期待。 個人推薦指數:★★★☆☆ https://imgur.com/vSqOYen.jpg
https://imgur.com/KLPUat3.jpg
歷經北區的古典庭園、西區的自然山林,再到中南區的都心綠地, 我的東京賞楓之旅終於畫下句點。短短數日,卻走過了二十四處景點, 從靜謐的池泉庭園到壯闊的公園林地,從晨光下的紅葉到夕陽裡的金黃銀杏, 每一幕風景都在腦海中留下鮮明的色彩。這趟旅程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 東京不僅僅是鋼筋水泥堆疊的現代都市,它同時也保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底蘊。 只要願意放慢腳步,就能在喧囂與寧靜之間找到最動人的秋日篇章。 或許旅程總有結束的一天,但紅葉所帶來的感動,卻會在記憶裡久久停駐。 未來若再度造訪東京,我想選擇春季的櫻花季再來二訪, 因為同樣的地方,每年、每一季,總能帶來不同的驚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77.1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59040282.A.113.html

09/28 15:49, 4小時前 , 1F
同樣覺得日比谷跟新宿最讚
09/28 15:49, 1F
文章代碼(AID): #1esDCQ4J (Japan_Travel)
文章代碼(AID): #1esDCQ4J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