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遊記]2011秋中美之旅 叢林神廟提卡爾(Tikal)
※ 引述《STAR12 (日劇旅行王)》之銘言:
寫得超好得,但是就我在研究上的一些問題,跟你討論一下。
: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45077454
: Tikal位在中美洲瓜地馬拉東北的低地熱帶叢林中, 因為盛產打火石(Flint), 人們開始在這裡聚集開採打火石, 打火石是武器及很多工具(像是刀子)的材料, 因此, 如果取得很多的打火石, 就可以藉此與周圍的城市交易, Tikal就是在這樣的良好條件之下發展起來
: 西元230年, King Yax Moch Xoc在Tikal稱王, 開始了Tikal成為一個城市國家的時期,
在公元四世紀中期, Tikal發展出一種新式的戰鬥方式, 不用赤手空拳, 反而是武器投向
敵人, 這種戰鬥方式很快的就讓Tikal所控制的範圍擴大, 周圍的國家都臣服於Tikal,
成為古典的馬雅時期的大國
這邊有個問題。Yax Moch Xoc的確是早期的Tikal國王,但是這個由Tikal人
建立的王朝,在378年的時候被提奧帝華甘所征服。原本的國王直接被血祭。
而提奧帝華甘所依持的就是一種投矛兵器,Atl-atl。所以,這種新式戰鬥方
式可能不是由Tikal自己發展出來的。
: 然而, 在西元562年, 位在今天貝里斯西南, 原先臣服於Tikal的另一個的城市國家Caracol對Tikal大舉進攻, 他們使用了從Tikal學來的方法, 反而戰勝了Tikal, Tikal自此成為Caracol的附屬國
: 西元700年, King Moon Double Comb (匿稱叫做巧克力國王; Lord Chocolate)即位, 決心要改變被Carocol戰敗的結果, 恢復Tikal以往的繁華, 他趕走了Caracol, 在Tikal建了兩座目前Tikal最大的神廟, 並且完成了Great Plaza, Tikal再度成為古典馬雅文明中最強大的城市國家
: 然而, 和許多古典馬雅文明的城市國家一樣, 在九世紀末期, Tikal的歷史突然神秘地中斷, 這些雄偉的建築於是如同許多消逝的文化一般, 隱身在中美洲的熱帶叢林中, 直到十九世紀英國的考古學家來到中美洲, 才再度將悠久的馬雅文明, 揭飾在人們眼前, 現在的Tikal, 是由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考古團隊接手, 繼續探索未知的馬雅歷史
: Tikal是馬雅文化現存的遺跡中, 佔地最廣大, 建築高度最高的遺跡群, Tikal又有個"馬雅世界中的紐約"的稱號. 馬雅人依照星象準確的運算出Tikal的建築的方式, Tikal遺跡群呈東西向, 最西邊的主建築Temple IV和最東邊的Temple I剛好位在一直線上, 這一條直線正好是落在太陽在春分及秋分(也就是日夜等長的日子)時, 日出及日落的位置, 底下這張圖正好可以看出最靠近我們的就是Temple I, 最遠離我們的就是Temple IV
: 另外, 各個Temple或是Pyramid也正好是兩兩成對排列, 稱為Twin Pyramid or Twin Temple, 馬雅人建造兩兩成對的Twin Pyramid 或Twin Temple時, 也會將這成對的建築按東西向排列, 讓東西連線落在春分及秋分日出日落的位置, 底下這個建築Complex Q便是一個例子
: 而這個就是Complex Q的Twin pyramid
: 在Twin Pyramid的中間就會是一個Plaza
: 因為Twin Pyramid是呈東西向, 南北方向的位置就會安排各一座較矮的神廟
: 因為馬雅人善於利用觀察星象來預測農耕的時間, 因此他們會在城市裡面安排很多的Pyramid(金字塔), 這些Pyramid大都是頂層是一個大的平台, 平台上便可以進行星象觀測, Complex Q就是一個例子
: 馬雅的建築大都位在叢林當中, 但由於觀光的開發, 現今仍位在叢林中的主要的大型馬雅遺跡, 就剩下Tikal, Tikal的Temple IV是Tikal遺跡群中最高的建築, 目的是為了用做星象觀測,
: 從Temple IV的頂上, 我們可以看到在叢林中的馬雅建築, 是不是就是像一座失落的城市呢?
: 馬雅建築中的石碑, 大都用做彰顯國王的戰功, 或是書寫國家的傳承, 這個部份會在之後的Copan的馬雅遺跡中發現, 然而, 在Tikal的complex O (下面這個石碑), 是一個無字的石碑, 無字的原因對於考古學家來說, 目前仍是個未解的謎團
: 考古學家發現, 在Tikal的遺跡群中, 年代最久遠的就是底下這座神廟(Temple), 稱為El Mundo Perdido, 因為El Mundo Perdido建築方式並非一次全部完成, 而是在不同時期加以增建,
: 很有趣的是El Mundo Perdido的頂端並不是像其他的馬雅神廟一樣, 有一個小房間
: 另外, 仔細觀察的話, 可以發現El Mundo Perdido的階梯上每一面有兩尊馬雅神明的面具, 這個是馬雅神明中最重要的雨神面具
: 在El Mundo Perdido的東面, 有著七座神廟, 這七座神廟全都面向西,
: 並在神廟的南面, 有兩座馬雅的球場, 球場的競賽規則以及球場的目的, 在前面的文章馬雅文明的介紹已經敘述, 這邊特別要提到的是, 古典時期(Classic Period)的馬雅建築的球場(像是瓜地馬拉的Tikal), 很明顯的比後古典時期的馬雅建築的球場小(像是墨西哥的Chech itza), 主要原因是在後古典時期, 馬雅球賽的規則改變, 進行球賽的人數大量增加, Tikal是屬於古典時期的馬雅建築, 當時的球賽人數只有兩人, 所以Tikal有數個球場, 一對一的比賽, 每場比賽戰敗者將要被獻祭, 但多場循環比賽中的最終勝利者, 也將把血獻給馬雅神明, 因此也將被犧牲
: 馬雅的球場建築是兩兩對稱, 參與者在中間進行球賽, 兩側則坐滿觀賽的民眾
: 每座馬雅建築中最重要的位置, 就是神廟建築, Tikal的神廟建築有兩座, Temple I 和Temple II兩兩對稱, 成為東西向的Twin Temple,
: (Temple I)
: (Temple II)
: 馬雅人的金字塔與埃及人的金字塔不同, 馬雅人的金字塔結構是實心, 並不像埃及金字塔空心, 且用於墓葬, 不同於埃及人的金字塔, 馬雅人將國王安葬在金字塔的底部, 因此, 有考古學家認為, Temple I 和Temple II底部可能安葬著馬雅國王King Moon Double Comb.
: 兩座Temple間的位置稱做 Grand Plaza, 南北向的兩層建築, 是馬雅建築的另一特色: 皇族居住區(Royal Residential Area). 另一種說法是這一區是做為祭祀的地方,
: 在Royal Residential Area前方有許多的石碑, 雖然碑文不若Copan般清析, 某些石碑上仍有圖樣及文字, 文字的內容仍在研究當中
: Tikal不只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文的世界文化遺產, 與在南美洲秘魯的馬丘比丘相同, 它也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的世界文化遺產, 位於叢林中的Tikal可以被列入自然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 就是它擁有中美洲熱帶森林的豐富生物資源,底下這個就是隨處可見的鱷魚
: 或是這個, 是大嘴鳥Tucan, 這裡的Tucan可和之前在巴西看到的大不相同
: 另外還有這個, 長的很像火雞, 但感恩節不會被吃掉的Quazel , 這是瓜地馬拉的國鳥, 瓜地馬拉的錢幣正以牠為單位來命名, 五彩的羽毛在馬雅的時代, 是皇族的最好裝飾
: 最後是這個, 瓜地馬拉的國樹, Ceiba, 馬雅人相信人類是由一棵頂天立地的生命樹而來, 這棵樹就是底下照片這棵, Ceib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82.172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LatinAmerica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