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 僑生教育還有未來嗎?

看板Malaysia (馬來西亞)作者 (狗日)時間17年前 (2008/03/17 00:5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說明: 台灣總統大選將近,正是提出訴求的絕佳時機,於是寫下這篇社論,希望台灣未來的領導 人能夠正視僑生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文章投了兩次才獲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刊登,而且只刊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文中最有power的一段也不幸被刪,所以原文一併附在最後,僅供 參考,也歡迎回應討論。 http://0rz.tw/fd3KP 中國時報 2008.03.16  僑生教育還有未來嗎? 吳子文  在台僑生教育解嚴後,民間社會公開對僑生特權提出質疑與批判,迫使教育部不得 不大幅削減國立大學的僑生名額以平息眾怒。民進黨上臺執政後,僑生教育的處境更是雪 上加霜,不僅極具象徵意義的「僑生中華文化獎學金」於二○○五年遭廢除,僑生教育的 資源也在逐年縮減。  雖然僑生教育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被打入冷宮,但卻在僑務政策上做出了開創性的貢 獻。二○○○年,台灣政府頒布了新的〈中華民國國籍法〉,規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的 父或母其中一人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擺脫了過去只要是「中國人」皆為中華民國國民的 血統主義認定方式。兩年後,僑委會又緊接著發布了新的〈華僑身分證明條例〉,正式將 華僑資格限定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同樣以國籍取代了血緣的認定方式,為在台僑 務政策締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可惜,民進黨政府對僑務政策的改革並不徹底,就僑生教育而言,僑生的認定資格 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血統主義認定方式,規定只要在海外居留滿六年的華裔學生即符合台灣 的僑生資格,完全不論僑生的國籍為何,使得「僑生」和「華僑」的官方定義彼此相互牴 觸且自相矛盾,更讓許多原為外籍生的華裔學生被混淆為僑生。  雖說僑生教育非一朝一夕可以改頭換面,但現階段被嚴重邊緣化又妾身未明的僑生 教育如果不盡速予以革新,則許多不具中華民國國籍的「無辜」僑生將持續淪為台灣藍綠 鬥爭的犧牲品。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台灣的高等教育逐漸將留學生政策的重心移轉到外籍生身 上,且不惜投入龐大的資源來吸引歐美外籍生來台就讀,僑生遂成為「國際化」的首批祭 品。其實台灣過去的留學生政策已經相當的國際化,因為一直有為數甚多的東南亞華裔外 籍生以「僑生」的名義來台就讀,只不過台灣政府一直犯有嚴重的「色盲」偏見,始終不 願承認這些黃皮膚的華裔學生為外籍生。現階段以歐美學生為重心的外籍生政策基本上成 效不彰,畢竟歐美國家的高等教育遠比台灣來得進步,所以西方外籍生來台升學的動機極 為有限。反觀東南亞則不然,台灣高等教育仍然保有競爭上的相對優勢,非常有潛力成為 東南亞高等教育的重鎮。因此,台灣的外籍生政策應該改變思維,摒棄盲目的崇美心態, 將東南亞列為擴大招收外籍生的重點區域,如此才能夠吸引到真正第一流的外籍生來台就 學。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第一個先進國家,很大程度也是仰賴來自東南亞各國 的人才,這是台灣值得借鏡的地方。回顧過去的僑生教育,不難發覺僑生教育也曾為台灣 發揮過驚人的經濟效益,撇開美援不談,我們看到像廣達集團的總裁林百里以及群聯電子 的總經理潘建成等,他們都是為台灣經濟做出莫大貢獻的僑生,只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 華裔外籍生不應該再被框限在僑生群體裡頭了。  (作者為台大外文所研究生,馬來西亞僑生) 僑生教育還有未來嗎?(未刪減版) 在台僑生教育的沒落始於解嚴以後,當時蠢蠢欲動的民間社會首次公開對僑生特權提出質 疑與批判,迫使教育部不得不大幅削減國立大學的僑生名額以平息眾怒。以台大為例,當 時僑生人數佔全校學生人數的五分之一,目前則驟降至不到百分之四。民進黨上臺執政後 ,僑生教育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不僅極具象徵意義的「僑生中華文化獎學金」於2005年 遭廢除,僑生教育的資源也在逐年縮減。 雖然僑生教育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期間被打入冷宮,但民進黨政府卻在僑務政策上做出 了開創性的貢獻。2000年,台灣政府頒佈了新的〈中華民國國籍法〉,規定具有中華民國 國籍者的父或母其中一人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擺脫了過去只要是「中國人」皆為中華民 國國民的血統主義認定方式。兩年後,僑委會又緊接著發佈了新的〈華僑身分證明條例〉 ,正式將華僑資格限定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同樣以國籍取代了血緣的認定方式, 為在台僑務政策締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然而可惜的是,民進黨政府對僑務政策的改革並不徹底,就僑生教育而言,僑生的認定資 格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血統主義認定方式,規定只要在海外居留滿六年的華裔學生即符合台 灣的僑生資格,完全不論僑生的國籍為何,使得「僑生」和「華僑」的官方定義彼此相互 牴觸且自相矛盾,更讓許多原為外籍生的華裔學生被混淆為僑生。當然,在台行之有年的 僑生教育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頭換面,但現階段被嚴重邊緣化卻又妾身未明的僑生教育如 果不盡速予以革新,則許多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無辜」僑生將持續淪為台灣藍綠鬥爭 的犧牲品。 我身邊許多僑生朋友都非常盼望馬英九先生能夠順利當選總統,因為國民黨上臺執政意味 著僑生教育的「第二春」即將到來,然而如果國民黨執政以後,整個僑務政策又重回過去 將所有海外華僑華人同質化為華僑或僑胞的老路,則毋寧為許多外籍僑生所不樂見,更大 開時代的倒車。因此,3月22日的總統大選不管是馬或謝勝出,希望新的政府能夠拿出魄 力來真正解決僑生問題,讓僑生回歸台僑,其餘的外籍僑生則統統「正名」為外籍生,讓 台灣的留學生政策能夠導入正軌,而不再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牽絆。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台灣的高等教育逐漸將留學生政策的重心移轉到外籍生身上,且 不惜投入龐大的資源來吸引歐美外籍生來台就讀,使得僑生成為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 的首批祭品。台灣的教育部一直十分天真的以為只要招收一批金髮碧眼的外籍生來台就讀 就能夠提高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其實大學國際化的意義不在於吸引多少西方的外籍生來台 就讀,而在於吸引多少世界各國第一流的人才來到台灣,以有效的提升大學的競爭力。 其實台灣過去的留學生政策已經相當的國際化,因為一直有為數甚多的東南亞華裔外籍生 以「僑生」的名義來台就讀,只不過台灣政府一直犯有嚴重的「色盲」偏見,始終不願承 認這些黃皮膚的華裔學生為外籍生。現階段以歐美學生為重心的外籍生政策基本上成效不 彰,畢竟歐美國家的高等教育遠比台灣來得進步,所以西方外籍生來台升學的動機極為有 限。反觀東南亞地區則不然,台灣的高等教育仍然保有競爭上的相對優勢,非常有潛力成 為東南亞高等教育的重鎮。因此,台灣的外籍生政策應該改變思維,摒棄盲目的崇美心態 ,將東南亞列為擴大招收外籍生的重點區域,如此才能夠吸引到真正第一流的外籍生來台 就學。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第一個先進國家,很大程度也是仰賴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人才 ,這是台灣值得借鏡的地方。我們只要回顧過去的僑生教育,即不難發覺僑生教育也曾為 台灣發揮過驚人的經濟效益,撇開美援不談,我們看到像廣達集團的總裁林百里以及群聯 電子的總經理潘建成等,他們都是為台灣經濟做出莫大貢獻的僑生,只不過現在時代不同 了,華裔外籍生不應該再被框限在僑生群體裡頭,而應該以外籍生的嶄新身分持續為台灣 做出貢獻。 -- 僑眼看台灣:http://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05

03/17 12:30, , 1F
同意
03/17 12:30, 1F
文章代碼(AID): #17tL4yfn (Malaysia)
文章代碼(AID): #17tL4yfn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