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協雜誌] 一個僑生對僑教的建言

看板Malaysia (馬來西亞)作者 (狗日)時間16年前 (2008/05/23 11:43),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文章說明:今年3月中旬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僑生教育還有未來嗎?〉的社論後 ,竟收到《僑協雜誌》雙月刊的編輯來信邀稿,希望我能夠將原文改寫,然後轉投他們的 雜誌。這份雜誌我在圖書館翻閱過,基本上是華僑總會的會刊,國民黨色彩非常濃厚,所 以這份雜誌會向我這個反僑生教育的僑生邀稿,實在讓我感到受寵若驚。文章刊登後,一 字也沒有刪改,只是換了個更為直接明暸的題目,而且被安排在【對馬英九的建言】的系 列文章中,讓我十分滿意,僅附原文供大家參考。 一個僑生對僑教的建言 重新思索僑生教育的定位 一直以來,東南亞僑生都是來台僑生的大宗,如果說東南亞僑生是在台僑生教育最大的受 益者,相信一點也不為過。因此,作為一個留學台灣的馬來西亞僑生,我一直對台灣的僑 生教育心存感激之情,而我身邊許多大馬僑生同學也經常戲稱台灣政府對大馬華裔學生的 照顧遠比馬國政府還要來得慷慨和寬厚,儼然大馬僑生的「第二故鄉」。然而,隨著台灣 近一、二十年來激烈的政經社會變革,僑生教育已然走到了一個歷史上的十字路口,亟需 我們嚴正的重新來思索僑生教育的定位以及未來的走向。 國民黨遷台催生在台僑生教育 只要我們仔細考察,即不難發現其實台灣並非東南亞華僑的主要僑鄉,以在人數上佔壓倒 性多數的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僑生為例,這些僑生的祖籍多在中國大陸,而非台灣。因 此,這些東南亞僑生嚴格來說並非台灣真正的僑生,而台灣之所以會成為東南亞地區僑生 教育的大本營,很大程度乃緣於歷史的偶然。 1949年,國民黨政權因為內戰失利而撤守台灣,整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也隨著蔣氏政權「橫 的移植」到台灣來,而隸屬於僑務政策底下的僑生教育很快便於1951年在「復興基地」台 灣恢復招生。隨後,在「反攻復國」的無上命令以及美援的加持下,在台僑生教育逐漸蓬 勃的發展起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擴大招收僑生來台就學,以彰 顯其作為「自由中國」的代表,自然在僑生的認定標準上力求放寬,基本上只要具有華人 血統的海外華裔學生皆符合台灣的僑生資格,使得許多外籍東南亞華裔學生也被劃歸為僑 生,種下了僑生國籍不分的遠因。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華民國政府作為「中國代表」的正當性開始產生動搖, 然而僑生教育並沒有因此而式微,反而不斷的茁壯成長,每年來台的僑生人數穩定的維持 在三千人左右,可以說是僑生教育的黃金時期。一直到1987年解嚴後,僑生教育才開始從 頂峰慢慢步入衰微,先是八○年代末,台灣蠢蠢欲動的民間社會群起針對僑生特權提出質 疑與批判,接著台灣教育部大幅削減僑生的國立大學名額以平息眾怒,以台大為例,當時 的僑生人數佔全校學生人數的五分之一,目前卻驟降至不到百分之四。 民進黨政府為僑務開創新局 因此,僑生教育在台灣之所以可能,很大程度乃仰賴國民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 中國意識形態在背後作祟使然,讓原本祖籍不在台灣,也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學生 能夠以「僑生」身分長期上演「僑生回歸祖國懷抱」的劇碼,等到「靠山」開始搖搖欲墜 ,僑生教育也就「沒戲唱了」。因此,當高舉台灣認同大旗的民進黨於2000年上臺執政後 ,僑生教育即正式被打入冷宮,不僅極具象徵意義的「僑生中華文化獎學金」於2005年遭 廢除,僑生教育的資源也在逐年縮減。 雖然僑生教育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期間陷入了最低潮,但民進黨政府卻在僑務政策上做 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民進黨上台執政第一年,台灣政府即頒佈了新的〈中華民國國籍法〉 ,正式規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的父或母其中一人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擺脫了過去只要 是「中國人」皆為中華民國國民的血統主義認定方式。兩年後,僑委會又緊接著發佈了新 的〈華僑身分證明條例〉,正式將華僑資格限定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同樣以國籍 取代了血緣的認定方式,為在台僑務政策締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民進黨政府對僑務政策的改革並不徹底,就僑生教育而言,僑生的認定資格仍 然停留在傳統的血統主義認定方式,規定只要在海外居留滿六年的華裔學生即符合台灣的 僑生資格,完全不論僑生的國籍為何,使得「僑生」和「華僑」的官方定義彼此相互牴觸 和自相矛盾,更讓許多原為外籍生的華裔學生被混淆為僑生。當然,在台行之有年的僑生 教育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頭換面,但現階段被嚴重邊緣化卻又妾身未明的僑生教育如果不 盡速予以革新,則許多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無辜」僑生將持續淪為台灣藍綠鬥爭的犧 牲品。 外籍生和僑生的此起彼落 在過去,僑生作為「中國人」想要入籍台灣並不困難,然而隨著〈中華民國國籍法〉做出 修正後,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外籍僑生很明確的被劃分為「外國人」,在台求職也同樣 比照「外勞」,從此「僑生」淪為一種徒具形式的留學生類型,完全不具有任何公民權上 的意義。相對而言,彼岸大陸的僑生則不然。中國政府規定中國僑生一律得具有中國國籍 ,且不能擁有雙重國籍,因此所有中國僑生皆享有中國政府所賦予的公民權,反觀在台僑 生則只有極少數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所謂「假僑生」)才擁有台灣的公民身分,因 此民進黨政府將華僑限縮為台僑無疑是貼合現實之舉。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台灣的高等教育逐步將留學生政策的重心移往外籍生身上,且不 惜投入龐大的資源來吸引外籍生來台就讀,間接使得僑生成為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 首批祭品,造成留學生群體內部嚴重的「M型化」。以台灣教育部新設立的「台灣獎學金 」為例,九十六學年度的獲獎人數為1274人(尚不包括教育部補助各大學設立的外籍生獎 學金名額),而每位得獎者每月可獲兩萬五千元至三萬元台幣不等的支助,反觀僑生的「 清寒助學金」則「清寒」得多,每月降至2750元台幣,兩者的差距何止十倍!差別待遇之 景況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外籍生自大學畢業後,如欲繼續升讀研究所,可以免試申請的方式入學,而僑生則 需按正常管道入學(推甄、考試),在升學管道上同樣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待遇。當然,僑 生「正名」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外籍生有什麼,僑生也應該有什麼」的利益盤算,而在 於台灣的留學生政策本不該對留學生有差別待遇,況且現階段的大部分的僑生並不具有中 華民國國籍,是名副其實的「外籍生」,然而卻只因為入學管道的不同(透過僑委會), 便遭受有如「天堂和地獄」般的差別待遇,實乃台灣留學生政策的一大缺失。 目前,由於大馬華裔學生同時具有外國國籍和華人血統,所以我們可以彈性的選擇以「外 籍生」或「僑生」身份來台升學,然而由於外籍生名額有限,所以大部分大馬華裔學生仍 需以「僑生」的身份來台升學。因此,同是大馬華裔學生,由於升學管道的不同,使得部 份大馬學生屬於「僑生」,部分則屬於「外籍生」,且嚴禁僑生轉換身分為外籍生,造成 離奇的「一國兩制」現象。換言之,外籍生和僑生的差別待遇也使得同一國別的留學生被 武斷且莫名奇妙的劃分為兩種等級。 僑生政策應與外籍生政策整併 台灣現行的外籍生政策其實只是當年美援僑生教育的翻版,以為投入大把鈔票吸引外籍生 來台就讀就能提升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其實大學國際化的意義不在於吸引多少外籍生來台 就讀,而在於吸引多少世界各國第一流的人才來到台灣,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大學的競爭力 。因此,台灣的外籍生政策理應將東南亞地區列為重點招收外籍生的區域,因為台灣的高 等教育在東南亞地區仍保有競爭上的優勢,非常有潛力成為東南亞高等教育的重鎮,可以 吸引來自東南亞地區第一流的人才來到台灣。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先進 國家,很大程度也是仰賴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人才,這是台灣值得借鏡的地方。 其實台灣過去的留學生政策已經相當的國際化,因為一直有為數甚多的東南亞華裔外籍生 以「僑生」名義來台就讀,只不過台灣政府一直犯有嚴重的「色盲」偏見,始終不願承認 這些黃皮膚的外籍僑生也是外籍生罷了。此外,我們只要回顧過去的僑生教育,即不難發 覺僑生教育也曾為台灣發揮過驚人的經濟效益,撇開美援不談,我們看到像廣達集團的總 裁林百里以及群聯電子的總經理潘建成等,他們都是為台灣經濟做出莫大貢獻的僑生,只 不過時代不同了,華裔外籍生不應該再被框限在僑生群體裡頭。 為了徹底解決僑生問題,最務實可行的做法是將現行的僑生政策調整為台僑政策,而不具 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外籍僑生則悉數「解放」為名符其實的外籍生。然而,為了降低改革僑 生教育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用於招收僑生的海外聯合招生體系可以考慮 直接和東南亞地區的外籍生政策進行整併,包括讓東南亞地區原有的僑生名額併入外籍生 名額,大幅擴增東南亞地區的外籍生名額,同時將東南亞地區的僑教資源「轉投資」到東 南亞地區的外籍生政策上,如此僑生「正名」為外籍生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可以降至最低, 卻能夠讓所有外籍留學生在台灣都享有真正平等的待遇。 馬英九時代的僑生教育 2008年,馬英九當選為新一任總統後,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國民黨上臺執政 往往意味著僑生教育的「第二春」即將到來,憂的是新政府的僑務政策很可能又會重回過 去將所有海外華僑華人同質化為「華僑」或「僑胞」的老路上去,那麼過去民進黨政府替 華僑「正名」的努力將付之一炬,也毋寧大開時代的倒車。因此,希望未來新任的僑務委 員長能夠拿出魄力來真正解決僑生問題,讓僑生回歸台僑,其餘的外籍僑生則統統「正名 」為外籍生,使台灣的留學生政策能夠進一步導入正軌,而不再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牽絆 。 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79809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05/23 14:10, , 1F
推 雖然不知道影響如何
05/23 14:10, 1F

05/23 19:44, , 2F
緬華倒是非常樂意回到華僑」或「僑胞」的老路上去
05/23 19:44, 2F

05/24 01:50, , 3F
可是這到底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呢?
05/24 01:50, 3F

05/24 22:15, , 4F
外籍生沒有醫牙可唸。要唸學費是好多倍。
05/24 22:15, 4F

05/27 01:10, , 5F
可以請問樓上說的是哪間學校嗎?
05/27 01:10, 5F
文章代碼(AID): #18DZraOn (Malaysia)
文章代碼(AID): #18DZraOn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