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抵抗蒙古帝國的故事(一)釣魚城紀實
圖文: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9215
不屈強權的勇氣
13世紀,蒙古人橫掃歐亞,自東亞發跡拓地千里,建立起地域遼闊的蒙古帝國,僅一
步之遙就將衝入非洲,擴張之神速堪稱空前絕後。
即便以現今國際軍力對比來說,當時的蒙古鐵騎既走在冷兵器的尖端卻又擁有熱兵器
的加持,加上人才濟濟的黃金家族與蒙古驍將,個個集勇猛與狡猾於一身,根本遠勝21世
紀的美軍。
但當我著迷於蒙古西征的目空一切與風捲殘雲,輕鬆愜意地欣賞蒙古騎兵的蓋世武功
時,突然想起「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名言。若是穿越回過去,成為站在蒙古對立面的
人民,我將面對何種處境,又該是怎樣心情。
懾於滅國無數的蒙古大軍,眾多城池與國度的確望風而降,但仍有人面對強權不願屈
服,奮起抵抗蒙古帝國,這樣的勇氣引我追尋而來,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者莫過於南宋「
釣魚城」。
抵抗蒙古帝國的故事
蒙古攻佔漢中盆地後,據守四川盆地的南宋失其北方屏障,只得在蜀地綿密構築山城
,形成山城聯合防禦體系,尤其是沿嘉陵江等上游設置的「四川八柱」,即包含釣魚城等
八座要塞城池最是知名,目標憑藉山河地形層層阻截,力保重慶不失。然而蒙古帝國征服
世界的雄心並未休止,兵鋒所至,一場「矛盾大戰」,正式展開。
1259年農曆2月,蒙古大汗蒙哥御駕親征,十幾萬大軍分三路入川,直撲重慶而來,
嘉陵江上游諸山城接連投降,僅剩釣魚城一道最後防線。釣魚城控制著涪江、渠江匯入嘉
陵江之三江匯流之地,水陸運輸發達,只要釣魚城淪陷,重慶失守,四川遭破,蒙古大軍
便將沿長江一鼓作氣順流而下殲滅南宋。
釣魚城地勢極為險要,城池築於釣魚山上,納山勢為城垣,城牆皆依山險而建,居高
臨下,南臨嘉陵江,設南水軍碼頭,再以城牆保護,水運可補給,且城區達2.5平方公里
,如同高原盆地一般。
釣魚城融山勢與城池於一體,內外兩道城牆及8道城門皆落在懸崖峭壁之上,易守難
攻,仰之彌高,但蒙古大汗主力親征非同小可,迅速將釣魚城團團包圍,並攻佔南水軍碼
頭,完成全面封鎖。
此時此刻,1239年「杰拉康之戰」蒙古輕騎便攻入吐蕃腹地,1254年忽必烈更滅大理
國,四川早已腹背受敵。守將王堅、副將張珏於城頭眼見戰雲密布,蒙古大軍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卻絲毫沒有動搖意志,拒不投降,堅定抵抗蒙古帝國,其實近乎與全世界為敵
。
蒙古歷經突破長城,橫掃中原城池,攻城戰術突飛猛進,並不把釣魚城放在眼裡,直
接正面強攻,攻城器械接踵而來,兩軍短兵相接。南宋軍民憑藉堅城頑強據守,精兵並鈎
索出城反守為攻,再連續擊敗蒙古先鋒大將汪德臣的猛攻,蒙古硬是無法越雷池一步。
夜襲!刺殺蒙古大汗!
只是困守城中豈能反敗為勝,圍城近3個月時,就在蒙哥汗沉睡的烏黑夜晚,膽識過
人的王堅竟從地道中領兵而出,進逼蒙哥軍帳,夜襲蒙古大汗!但在蒙古近衛的性命相搏
下,終究功虧一簣,退兵而去。
王堅的行動固然勇敢,卻也有孤注一擲的成分,戰場的天秤開始轉向。酣戰達4個月
後,姍姍來遲的湖北宋軍終於接近釣魚城水域,卻轉眼遭蒙古水軍擊退。堅毅的蒙哥汗同
時調整戰術,成功以地道夜襲突入西北外城,此是蒙古軍隊首度攻破釣魚城外城,鎮守的
民兵馬軍寨死戰不退,但隨即全軍覆沒。
岌岌可危之時,王堅領兵救援,頂住蒙古攻勢,卻也只能守住內城牆,無法將蜂擁而
至的蒙古大軍逐出外城,數萬軍民經一夜鏖戰,傷亡慘重,更已露出疲態。蒙古重兵集結
,發動最後的總攻擊,自西北直撲內城,釣魚城危在旦夕,「狹路相逢勇者勝」,長生天
或許真的眷顧著蒙古人。
下著雨的農曆7月,釣魚城軍民無不深知最後的結局,卻依舊不願屈服蒙古強權,天
地之間,只剩以身殉國,反倒坦然,但神明並未拋棄釣魚城,於蒙宋大戰方酣之際,蒙古
軍卻突然按兵不動。
萬萬沒想到是精壯的「夏將軍」及時趕到,因四川溽暑,濕熱氣候先讓蒙古大軍疫病
(可能是霍亂或痢疾)橫行,隨後連蒙哥汗都水土不服,但釣魚城戰事不利,須抱病指揮,
卻仍頓兵城下,汪德臣等宿將、近衛更戰死沙場,使病情加重。
蒙哥汗最終亡於釣魚城下,雖然南宋軍民不免將其渲染為遭投石機或火炮射殺戰死沙
場,至不濟也認為是受傷傷重不治,但釣魚城之戰終究功不可沒。
蒙哥汗身故後,為爭奪汗位的新一輪蒙古內戰展開,釣魚城以孤城之姿力抗蒙古,再
綿延南宋國祚20年,共力保南宋半壁江山達半世紀之久,也成就最可歌可泣的抗蒙故事!
釣魚城紀實
名滿天下的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東面5公里釣魚山上,重慶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新直轄市,地域廣大,地貌多變。我飛抵機場,駛入城區,車行上下,山巒起伏,果是
山城,沿路還聽到計程車司機對江邊大興土木,炒作房價的抱怨。
12月時分抵重慶並無四川盆地的酷熱,卻是陰雨連綿,霧氣氤氳,其實也端賴這霧雨
遮蔽,才讓中華民國得以躲過日軍轟炸,國祚綿延迄今。不過釣魚城遠離主城區,頗費番
周折後我終於抵達合川,當時合川站周邊恰逢修路與陰雨天氣,路面泥濘不堪,令人不禁
聯想起蒙古大軍當年遭逢的困境。
釣魚城的大眾運輸不甚方便,直接打車前往,首先抵達入口處牌樓,只見城池鬱鬱蒼
蒼,又逢陣雨,分外感覺濕冷,登時體會到將士守城之艱辛。踏上石砌步道進入景區,校
場、軍營、跑馬道等軍事建築都頗具規模,整修復原得同樣用心,並還有炮座遺址,與小
徑通往南水軍碼頭,壯觀天險呈現當年轟擊蒙古大軍,軍民一心,奮勇不屈的堅毅,大戰
的痕跡迄今仍清晰可見。
擁有8道城門的釣魚城,其中又以扼守內城的「護國門」最是險峻,左貼懸崖峭壁,
右鄰嘉陵江的萬丈深淵,關口只堪容數人通過,一股「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勇武之氣
沛然而生。城門附近竟然還保有蔣中正所書「堅苦卓絕」四字及其他國軍將領的摩崖題記
,隱含抗戰時國民政府保家衛國的決心。
釣魚城南臨嘉陵江,北踞釣魚山,城池與山勢合一,山水環繞,林木蒼翠。漫步其上
,景色極為幽靜,遠眺只見嘉陵江煙霧瀰漫,不知山中歲月,更不復當年蒙宋大戰的肅殺
,卻是中國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更是我見過最易守難攻的城池。
遙想當年,1243年南宋名將余玠毅然於合川築釣魚城等十餘座山城,透過山城聯合防
禦蒙古鐵騎,浴血奮戰,歷大小戰役200餘場;1259年釣魚城之戰時烽火連天,南宋軍民
不畏強權,痛擊蒙古的畫面更十足激動人心,並有賴守將王堅、張珏頑強抗戰,蒙哥困死
城下,蒙古帝國爆發內亂,救南宋於水火,逼近埃及的蒙古第三次西征大軍因此止步回師
,整個改變世界格局。
釣魚城、凌霄城等山城軍民於南宋滅亡後都還堅守不屈,尤其令人感佩。以古鑑今,
面對強權做出的選擇其實無關是非,但不屈服的勇氣卻總是動人,無論是數百年前或是今
日,都讓人性熠熠生輝,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ngolia/M.1759626809.A.854.html
→
10/05 09:30,
3天前
, 1F
10/05 09:30, 1F
→
10/05 09:31,
3天前
, 2F
10/05 09:31, 2F
→
10/05 09:32,
3天前
, 3F
10/05 09:32, 3F
→
10/05 09:32,
3天前
, 4F
10/05 09:32, 4F
Mongolia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