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們的行李配置(北海道)

看板bicycle-tour (單車旅行)作者 (mo)時間16年前 (2009/08/01 13: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部落格連結 http://www.wretch.cc/blog/motwo/21259599 關於我和女王的行李配置,基本上她是女王,我是挑夫;她是幕後, 我是黑手。 所以只要是重的、大的、修車相關的、瑣碎的通通在我這裡, 而女王陛下只要攜帶衣服、保養品、和幫忙帶鍋組爐頭,以及很大的 泡棉睡墊就好。 據說根據男女生肌肉比例,這是很公平的配置。 由於這次裝了前掛袋,所以對於物品的配重會多加注意。 參考國內前人的遊記,似乎可以歸納出"重心放在後面,前面不要太 重"的原則。 原因是前輪太重會使龍頭把手不易操作。 (應該可以用質量和慣性來理解?質量越大,我要改變物體運動方向 所要對抗的慣性就越大) 這次裝載前掛袋的心得也是如此。 由於前輪掛載重量,所以轉彎弧度不可太大,否則會很不穩定,甚至倒 車。 另外由於安裝位置較低,須注意不要碰到路邊人行道或護欄的緣石, 否則有可能因撞擊的反彈使把手失控。 (為什麼要安裝較低的位置?因為知道把手太高的話轉彎會比較困難, 而前掛袋的位置似乎理所當然的要越低越好?這邊的確沒有仔細的實驗 ,好像有看過相關討論,所以在這邊是我個人的推論) 所以前後四個掛袋空間,加上中背包共五個空間的配置原則是: 重的,大的放後面,輕的放前面。 常用的放左側,不常用的放右側。(因為我是從左邊下車) 以下是物品配置: 左前袋(輕、常用的)(書籍及醫藥) 書籍、地圖、資料夾、急救包、藥品。 *書籍和資料夾雖然有相當重量,但放在左前方的確比較容易拿取。 網袋充當垃圾袋用 右前袋(輕、不常用的)(衣物及盥洗) 所有換洗衣物(也才帶一套半)、車褲、袖套、頭巾、襯衫、風雨衣、 毛巾、盥洗用具。 網袋放了壓扁的水袋 左後袋(重、常用的)(食物及電器) 主袋(食物) 存糧(如麵條、湯包、味增...)、行進糧(餅乾、糖果) 後袋(食物) 早餐用穀粉、奶粉、巧克力粉。這個長條狀空間也可放置備用水跟飲料。 側袋(電器) 車前後燈、頭燈、備用電池、相機電池及充電器、手機(當鬧鐘用)、 航跡記錄器(這次根本沒拿出來用) 右後袋(重、不常用的)(工具及備品) 主袋(車輛備品) 備用外胎(兩車各1)、內胎(兩車各2)、輕便型攜車袋X2、雨褲、食物。 後袋 彈性運用。可放備用水或潤滑油。 側袋 工具組、束緊帶、彈簧繩、背包套、PVC膠帶、塑膠繩 *食物主要放左後袋,工具主要放右後袋。 但右後袋還有空間,就會拿來放多出來的存糧。 由於食物是會消耗的,所以後方的兩個掛袋不是時常都是裝滿的狀態。 其實有很多時候它們是半滿的。 所以其實沒有因為露營而裝存糧的需求時,前方兩個掛袋的內容是可以 通通塞到後面去的。 中背包(露營用具) 兩顆睡袋、一頂兩人帳。 *兩人帳的內外帳折疊放背包裡,營柱放背包側袋比較好打包。 腰包(要用生命保護的東西) 護照、錢包、相機、指北針、小計算機 *其實有想過到底要不要帶腰包,因為目標實在太大太明顯了... 後來就想說,集中放在一個地方,代表只要集中防守一個地方, 也是有它的優點。 不過為了分散風險,有些東西還是會放在別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96.101
文章代碼(AID): #1ASzC3k2 (bicycle-tour)
文章代碼(AID): #1ASzC3k2 (bicycle-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