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感想] 紙本電子發票測試與爭議說明
※ 引述《bakame (笨蛋赤龜)》之銘言:
: 1.發票上得有能兌獎的發票號碼
: 傳統發票已經印好該期的月份、發票號碼,有些會先將公司名稱也印上去
: 有消費之後再用藍色墨水印上公司名稱電話地址、消費日期和名細
: 電子發票本來是一張白感應紙
: 有消費之後才用黑色墨水印上
: 該期的月份、發票號碼、公司名稱電話地址、消費日期和明細
: 既然電子發票該期的發票號碼都是用印的
: 代表以前先印好的資料也可以改成消費時再列印
: 把傳統發票改成全白 結帳時再列印也是可以的吧?
因為台灣的統一發票有贈獎的制度
因此有防偽的設計
如果允許發票號碼用列印的
那麼偽造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任何人取得空白紙捲後就可以自行印製
: 2.傳統發票有一定的長度
: 傳統發票看來是差不多大小的規格
: 但其實還沒使用前是像量尺一樣 是一大捲連續的長紙
: 結帳出發票的時候機器會自動剪裁成一般人看到的長度
: 這部分像電子發票那樣改成結完帳再裁剪即可?
: 不改變長度 照舊也沒關係
: 因為全白的發票即使換了兌獎月份還是能繼續使用才是重點
同上述,因為號碼要先印好,所以也無法自由變換長度
: 3.公司要開存根聯給政府
: 原文寫"...電子發票的後端作業由於是上傳相關數據,就不會有存根聯的問題。..."
: 其他公司我不清楚
: 可是我前年在7-11工作時 就沒在印存根聯了
: 那時候也還沒有電子發票
: 所以相關的設定我想跟電子發票關係不太大吧?
這是7-11自己願意投資設備建立發票的存檔資訊
但多數的公司沒有打算這樣做,成本也太大
但也有部分業者使用自行列印發票
例如:全國加油站、燦坤、網路購物業者等
現在由財政部主動建立,如此一來大家共用後端系統
其實成本降低很多
但早就投資成本的7-11就成了倒楣鬼了
其實電子發票對7-11來說沒有省多少
所以聽說本來不太想配合
但是7-11是全台最大的發票用戶
7-11不推動,電子發票就不成功
所以才...
: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要"無紙化"
: 既然有要印明細 那多印個發票號碼好像是一樣的?
: 要印明細 就不可能完全無紙 只能省紙
: 要省紙 將傳統發票改成全白 結帳時才印出所有店家資訊和消費明細
: "結完帳再裁剪發票" 或 "發票長度一致" 可以再討論
: 如果發票能設定成寬度一致
: 我想傳統發票或熱感紙的電子發票都能很好收
: 以"印上的字跡不容易淡掉"來說 傳統發票是佔優勢的
: 如果硬要換上電子發票 除非是像超商原本就有使用熱感紙的機器
: 不然一定得先花一筆錢去購買
: 如果能從傳統發票上著手
: 只要能印上發票號碼、更改裁剪發票時機
: 店家可以省下換購電子發票的機器支出 也可以達到省紙的功能
發票機與感熱紙比起來,其實感熱紙的優點很多
不用色帶就可以減低很多成本,機器的成本比起發票機來說不會比較貴
: ***
: 我比較喜歡傳統發票啦XD
: 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像發票 可以拿來兌獎的意思
: 熱感紙對我來講比較像收據 不是可以兌獎的紙
: 現在發票跟收據長得那麼像 這樣好難分類呀
: 至少讓這兩樣紙本長得不一樣也好呀~~~
其實最重要的問題是要不要統一發票這件事
全世界採用加值稅又用統一發票制度的聽說只有三個國家:義大利、中國、台灣
統一發票其實是減少了政府課徵營業稅的稽徵成本
但對業者來說其實是非常麻煩的
例如不小心開錯金額又弄丟存根聯時不能直接作廢
還得要得到稅捐機關允許才行
很多很多部份都造成作業困擾與營業成本上升
統一發票也不能真的完全杜絕偽造單據短報營業額等問題
所以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廢除統一發票制度的呼聲
也有很多人提出論文來討論
現在改採電子發票只是財政部要減少發票帶來之弊端的一種做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1.251.40
推
08/21 12:14, , 1F
08/21 12:14, 1F
→
08/21 12:15, , 2F
08/21 12:15, 2F
→
08/21 12:15, , 3F
08/21 12:15, 3F
→
08/21 12:16, , 4F
08/21 12:16, 4F
推
08/21 15:51, , 5F
08/21 15:51, 5F
→
08/21 15:52, , 6F
08/21 15:52, 6F
→
08/21 15:53, , 7F
08/21 15:53, 7F
→
08/21 15:53, , 8F
08/21 15:53, 8F
→
08/21 17:26, , 9F
08/21 17:26, 9F
→
08/21 17:27, , 10F
08/21 17:27, 10F
→
08/21 17:28, , 11F
08/21 17:28, 1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VS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