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KONO濾杯選購
※ 引述《Erhu0616 (熱羅姆)》之銘言:
: 請問版上的前輩
: 最近想買 KONO 濾杯來練習 (對 我沒用過)
: 感受不同濾杯帶來的風味
: 發現有三代 似乎是肋骨長度的差別
: 然後爬了一下之前的文章
: 似乎對 KONO 原理的討論度很高
: (然後我看了還是不太懂)
: 在這邊想要請問,就 KONO 新手而言
: 我應該買肋骨多長的 (幾代) 的濾杯,容錯率比較高?
剛好我三種KONO濾杯都有
用來比較的話,肋骨越長流速越快
我用20克粉沖320克水,斷水一次,悶蒸約20-30秒
長肋骨的總時間會在2分~2分10秒
手法一樣的話中肋骨時間會落在2分半左右
短肋骨忘記了
但長肋骨的流速雖然是三款KONO中最快,但還是比V60慢
V60個人不喜歡,流速太快,雖然前段的香氣酸值很漂亮
尾巴的厚度卻比較不容易帶出來
短肋骨的流速又太慢((不過沒跟梯形比過,梯形我不會))
如果要玩下壺放冰塊的冰沖,短肋骨會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同樣的水量,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浸泡效果較多
可以提高萃取率,冰塊加入後也不會覺得被稀釋淡化
若要說容錯率,就是長或中肋骨個人比較推
相較於V60太快的流速,如果是新手,用上KONO這種流速較慢的
也比較不會萃取不足
另外補一個,個人會覺得器具永遠只是器具
手沖影響萃取率的變因,磨粉粗細、溫度、時間、翻攪空間等
濾杯的流速對我來說只是直接幫我決定"時間"這個變因
像V60太快,梯形又太慢,這兩種我不喜歡
其他流速介於中間的都可以利用其他刻度跟溫度等變因去做風味微調
因為總無時無刻會聽到甚麼KONO不適合淺焙之類的說法
但我完全不能認同,他只是一個濾杯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9.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39624563.A.E17.html
推
10/16 06:52,
7年前
, 1F
10/16 06:52, 1F
→
10/16 06:52,
7年前
, 2F
10/16 06:52, 2F
→
10/16 06:52,
7年前
, 3F
10/16 06:52, 3F
→
10/16 06:52,
7年前
, 4F
10/16 06:52, 4F
→
10/16 06:52,
7年前
, 5F
10/16 06:52, 5F
→
10/16 06:53,
7年前
, 6F
10/16 06:53, 6F
推
10/16 06:57,
7年前
, 7F
10/16 06:57, 7F
→
10/16 06:57,
7年前
, 8F
10/16 06:57, 8F
→
10/16 06:57,
7年前
, 9F
10/16 06:57, 9F
既然都說到點滴法了,那就是手法問題,跟濾杯無關
而我會認為,KONO濾杯跟點滴法,是兩件不相干的事
→
10/16 10:57,
7年前
, 10F
10/16 10:57, 10F
→
10/16 10:57,
7年前
, 11F
10/16 10:57, 11F
我不喜歡用V60的問題,就是斷水後他會很迅速的流乾
變成要一直斷,多斷幾次味道也比較容易變雜
覺得KONO長肋或中肋斷一次會剛好
短肋我只拿來玩冰沖跟裝飾品...
推
10/16 11:58,
7年前
, 12F
10/16 11:58, 12F
→
10/16 11:58,
7年前
, 13F
10/16 11:58, 13F
→
10/16 11:59,
7年前
, 14F
10/16 11:59, 14F
我個人不喜歡點滴法,太浪費時間,手又很酸
別的手法一樣可以沖很好喝
推
10/16 13:04,
7年前
, 15F
10/16 13:04, 15F
→
10/16 13:05,
7年前
, 16F
10/16 13:05, 16F
※ 編輯: skysensor (36.237.109.30), 10/16/2018 23:57:58
推
10/17 00:13,
7年前
, 17F
10/17 00:13, 17F
→
10/17 00:28,
7年前
, 18F
10/17 00:28, 18F
→
10/17 00:28,
7年前
, 19F
10/17 00:28, 19F
→
10/17 00:28,
7年前
, 20F
10/17 00:28, 20F
推
10/17 00:30,
7年前
, 21F
10/17 00:30, 21F
→
10/17 00:31,
7年前
, 22F
10/17 00:31, 22F
推
10/17 00:33,
7年前
, 23F
10/17 00:33, 23F
→
10/17 01:09,
7年前
, 24F
10/17 01:09, 24F
→
10/17 01:09,
7年前
, 25F
10/17 01:09, 25F
推
10/17 11:41,
7年前
, 26F
10/17 11:41, 26F
→
10/17 11:41,
7年前
, 27F
10/17 11:41, 27F
推
10/17 13:48,
7年前
, 28F
10/17 13:48, 28F
→
10/17 13:48,
7年前
, 29F
10/17 13:48, 29F
→
10/17 13:49,
7年前
, 30F
10/17 13:49, 30F
→
10/17 13:49,
7年前
, 31F
10/17 13:49, 31F
→
10/17 13:49,
7年前
, 32F
10/17 13:49, 32F
推
10/17 13:58,
7年前
, 33F
10/17 13:58, 33F
→
10/17 13:58,
7年前
, 34F
10/17 13:58, 34F
→
10/17 13:58,
7年前
, 35F
10/17 13:58, 35F
對我來說,原廠想要標榜的賣點是甚麼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最終還是在我手上出杯,只要這個濾杯能達到我要的效果
他對我而言就是好的濾杯,相對的我如果不能駕馭他是我不對
就像V60,他對我來說就是流太快,我就辦法應付流速這麼快
但KONO的流速對我就是剛剛好,我用他配合我的手法,就是呈現我喜歡的味道
而我的手法就是第一段大水快沖拉香甜感,斷水一次再用小水帶油脂感
所以KONO濾杯我沖淺焙就覺得超適合,我非常喜歡
如果一個器具只能在一種沖法跟一種焙度之下才能最完美
那這種器具其實也沒有甚麼買他的價值了
→
10/17 22:02,
7年前
, 36F
10/17 22:02, 36F
→
10/17 22:03,
7年前
, 37F
10/17 22:03, 37F
→
10/17 22:03,
7年前
, 38F
10/17 22:03, 38F
※ 編輯: skysensor (36.237.109.30), 10/18/2018 01:04:21
→
10/18 23:49,
7年前
, 39F
10/18 23:49, 3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offee 近期熱門文章
39
47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