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器材] 1z Y3.3使用心得

看板Coffee (咖啡)作者 (紺綾良)時間4年前 (2020/04/06 11:38), 編輯推噓12(12036)
留言48則, 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z880632 (z880632)》之銘言: : 近期在板上與版友購入一台Y3.3,補上一些網路上文章沒有提到的問題/使用訣竅/心得 : 1. 1Z的說明書超廢 : 對於如何區分上下濾片的方式的說明為零 : (區分方式: 比較小的一片是 下濾片) : 花了很多篇幅在強調TOP要朝上 : 但如果在從包裝中取出時沒有注意上下的區別 : 又按照TOP朝上的方式裝入,你就會有1/2的機率是完全裝反的 : 與其強調哪面向上 不如標示一下安裝順序 : 如 四面印上1234 序號1在最底下 以此類推 就解決了 : 也完全沒有提到螺紋那些要鎖緊,哪些又不需要鎖緊 我買的是Y3不鏽鋼版,這邊也來說一下不鏽鋼版的狀況 塑膠粉杯的狀況我不清楚,不鏽鋼版本說明書我覺得還行 照著Top朝上放唯一想的到的問題就是可能有人會搞不清楚杯底跟杯蓋的區別吧? 但我覺得保養清潔粉杯的篇幅應該要更清楚點。 : 如果沒有特意找影片來看 : 考慮到會有9Bar壓力的新手使用者可能為了保險起見 會全部硬轉死 : 有爬文知道有卡住問題的新手則會全部轉鬆 結果大噴水 我也有注意到他們有說整體壓力會達到9bar,所以我選擇不鏽鋼版,我是覺得 真的要買就買不鏽鋼版。 : (訣竅:依照安裝順序 : 膠囊蓋子 - 鎖到底但不鎖死 : 承接膠囊的粉盒與水盒 - 鎖死 : 水盒上蓋 - 鎖到底但不鎖死) 鎖死問題很有感,我是先把上蓋先轉開來(有時上蓋也會鎖死就是了) 拿去沖冷水大部分的狀況都轉的開。 轉不開只能放一段時間再來轉,但這邊的問題是如果等一段時間再轉開來 可能會因為粉杯內部壓力問題會把咖啡液往上推回滲到上水杯內 雖然問題不大,但還是要注意一下。 還有一點有聽說是故意設計的,上水杯跟鎖環會無法鎖到底, 這點真的在操作時真的很不直觀(大部分人應該會跟我一樣以為沒鎖到底就不能用) 沒有去查還真的不知道無法鎖到底。 平時如果沒回滲到上水杯整個機體只要清潔粉杯就好其實真的滿方便的。 : 2-1. 有轉不開零件的問題?矽膠布可以搞定 : 矽膠布指的是這個: : https://i.imgur.com/OaupEWV.jpg
: 金剛版(Y3)是不清楚 : 但輕便版(Y3.3)各部件外表很滑 在扭開粉盒跟水盒時根本抓不住 : 這玩意應該列入標配的 不鏽鋼粉杯外圍有包一層矽膠,打開時滿好抓握的。 問題是不鏽鋼版因為是鋼鐵材質所以其實有點燙手。 這裡也順便講一下不鏽鋼版是可以做到充分預熱的,但問題是真的很麻煩。 且其實熱完粉杯整個粉杯滿燙手的,要預熱的建議帶著手套來操作會比較好。 然後不鏽鋼版的上水杯下半部也是不銹鋼材,在壓的時候下半部我個人認為有點燙手 可能會影響到操作是個小問題。 : 2-2. 像y2的那種萬用杯架的部分也應該當作標配 : 機身不大 對上普通馬克杯會整隻塞進杯裡 : 真的想追求輕便的人or新手才不會特意準備一個裝espresso的小杯子 這東西說真的剛拿回來使用就知道他操作起來超麻煩的XD 直接塞在小杯子上壓我是覺得很不直觀,且這東西壓起來很費力一不小心就會把杯子 噴出去,我後來是拿V60當杯架來用,整體改善不少。 他有出一個折疊架,應該能改這部分的問題。 說真的我寧可他不要附那個量杯改附架子 : 2-3 量杯這麼高是在哈囉? : 把高度砍半就足夠使用了 增高只是增加加壓時的不穩定性而已 我覺得在量杯上壓是滿好壓的,但我想要直接壓在我習慣喝的杯子內啊! 而且那量杯如果以便攜的角度來看我是完全不會想帶出門,他無法固定在粉杯鎖環上 我是滿在意的。 : 3. 個人感受: 雖然機身為塑膠 但塑膠味並不會很重 不鏽鋼版部分零件也是塑膠的我是覺得味道滿重的。但整體做工不錯 聞起來有塑膠味,但沖出來的咖啡是沒那股味道的我就沒啥在意了。 : 4. 成品真的趨近一般咖啡店的濃縮咖啡 而且機子便宜 對於不想投資一台義式機擺家裡 : 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這點我同意,真的是很接近咖啡店的成品了,當然無法做到咖啡店那麼好喝 但成品的濃度已經很不錯的,但我覺得操作上真的稱不上方便。 : 5. 免插電 可水洗這點真的很好 不用擔心什麼可碰水 什麼又不可碰水 : 但零件太細碎 清潔很麻煩 清潔我覺得算好清了,大部分的狀況下只需要清粉杯這點是優點。 我的理解沒錯的話塑膠版的結構應該差不多? : 6. 對於耗材墊圈的說明很不明 會讓人誤會黑色墊圈是用在膠囊的"上方" : (正確為 膠囊的上蓋內側) : 然後後面補充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選購考量點,就是他真的很難壓,很費力 然後壓完後你又要把他轉開來清潔,如果是怕麻煩的人真的不建議購買 然後不知道是不是壓久了我的力氣變大了,還是其他原因。 買到現在第四週了其實有感覺到壓起來比較輕鬆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3.3.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86144283.A.00B.html

04/06 11:46, 4年前 , 1F
金剛版鎖杯環跟上水杯間,裝了粉杯鎖上居然留一道縫隙
04/06 11:46, 1F

04/06 11:47, 4年前 , 2F
為了讓他下壓密合
04/06 11:47, 2F

04/06 11:48, 4年前 , 3F
另外,有使用過Y3初版的PP粉杯,就知道連咖啡都有塑膠味
04/06 11:48, 3F

04/06 11:49, 4年前 , 4F
還有我沒遇過打不開的狀況。 其餘的都蠻認同原PO觀點
04/06 11:49, 4F

04/06 11:49, 4年前 , 5F
這點當初發現確實怪,我也是擔心冷卻後粉杯會很難開,
04/06 11:49, 5F

04/06 11:49, 4年前 , 6F
正常都是壓完立刻洗
04/06 11:49, 6F

04/06 12:49, 4年前 , 7F
粉杯不會難開,粉杯有做洩壓機制,上水杯跟接粉環
04/06 12:49, 7F

04/06 12:49, 4年前 , 8F
會有打不開的狀況我猜就是因為沒做洩壓機制
04/06 12:49, 8F

04/06 12:51, 4年前 , 9F
喔對了有一點我忘了說,他標榜18g我最多填到17g極限
04/06 12:51, 9F

04/06 12:51, 4年前 , 10F
實際使用我通常填16g就很滿了,我覺得大概是14g~16g最適
04/06 12:51, 10F

04/06 14:14, 4年前 , 11F
兩版本都用過偏愛3.3然後架子必備
04/06 14:14, 11F

04/06 15:25, 4年前 , 12F
y3.3考量到塑膠製粉杯,所以我還是選Y3
04/06 15:25, 12F

04/06 18:16, 4年前 , 13F
y3.3也能用金屬粉杯跟無底粉碗喔
04/06 18:16, 13F

04/06 21:25, 4年前 , 14F
1F說的「縫隙」,大到我覺得稱之為「溝槽」也不為過
04/06 21:25, 14F

04/06 21:25, 4年前 , 15F
04/06 21:25, 15F

04/06 23:12, 4年前 , 16F
金屬版那個溝槽也是我放棄金屬的理由
04/06 23:12, 16F

04/06 23:20, 4年前 , 17F
不過就像前面大大說的,有溝槽確保有空間鎖緊還是合理
04/06 23:20, 17F

04/06 23:20, 4年前 , 18F
的,總比設計的剛剛好然後鎖不緊漏水要好
04/06 23:20, 18F

04/07 09:26, 4年前 , 19F
3.3設計很成熟了我用沒露水過
04/07 09:26, 19F

04/07 10:35, 4年前 , 20F
3.3能用金屬粉杯但是要另外買,基於預算考量我直接買金屬
04/07 10:35, 20F

04/07 10:36, 4年前 , 21F
版本比較快就是了,那個溝槽我覺得至少要有個提示說明
04/07 10:36, 21F

04/07 10:36, 4年前 , 22F
原始設計就是鎖不密合的,不然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
04/07 10:36, 22F

04/07 11:14, 4年前 , 23F
原本也有考慮過y3金屬板,但實機轉過後覺得金屬摩擦聲太
04/07 11:14, 23F

04/07 11:14, 4年前 , 24F
銷魂,無懸念的改帶便宜的y3.3塑膠板回家
04/07 11:14, 24F

04/07 11:17, 4年前 , 25F
難壓的唯一解就是粉調粗,另外放冷其實比較好拆
04/07 11:17, 25F

04/07 14:43, 4年前 , 26F
放冷我文章上有說會有回滲的疑慮,所以我還是覺得能馬上
04/07 14:43, 26F

04/07 14:44, 4年前 , 27F
拆洗最好。
04/07 14:44, 27F

04/07 14:44, 4年前 , 28F
然後難壓金屬粉杯還有個解決方式,就是粉杯蓋上面有個閥
04/07 14:44, 28F

04/07 14:45, 4年前 , 29F
可以把他轉鬆,會好壓很多但風味一定有差。
04/07 14:45, 29F

04/07 15:29, 4年前 , 30F
藉機靠北一下,壓桿的問題很多,一直沒壓力出來,不過我是Y2,
04/07 15:29, 30F

04/07 15:30, 4年前 , 31F
上次才送修完,這次又壓不出來了,又寄回去送修,工程師是說
04/07 15:30, 31F

04/07 15:32, 4年前 , 32F
壓桿的出氣口那邊有零件遺失了= =,版上都沒人有壓桿問題?
04/07 15:32, 32F

04/07 15:34, 4年前 , 33F
然後這次送修還要自己支付寄回來的運費= =...整個黑人問號
04/07 15:34, 33F

04/07 15:37, 4年前 , 34F
壓桿就矽膠圈沒裝好會沒壓力 Y2還有其他零件嗎
04/07 15:37, 34F

04/07 15:38, 4年前 , 35F
另外,Y2已經過保了吧,支付運費有問題嗎?
04/07 15:38, 35F

04/07 17:01, 4年前 , 36F
過保固也沒收維修費只收運費有問題嗎?
04/07 17:01, 36F

04/07 18:04, 4年前 , 37F
「溝槽問題」與FX大提到的「金屬摩擦聲」,我覺得加
04/07 18:04, 37F

04/07 18:04, 4年前 , 38F
工技術有進步的空間,公母螺紋摩擦很澀,導致「緊」
04/07 18:04, 38F

04/07 18:05, 4年前 , 39F
的點很不明確,抓不到合適的「緊點」,太緊轉不開,
04/07 18:05, 39F

04/07 18:05, 4年前 , 40F
不夠緊又會漏。
04/07 18:05, 40F

04/09 12:27, 4年前 , 41F
加工技術我反而覺得很好了
04/09 12:27, 41F

04/09 12:28, 4年前 , 42F
主要問題是產品UX的設計沒有想得很周到。
04/09 12:28, 42F

04/09 12:29, 4年前 , 43F
磨擦我自己是覺得很滑順,主要問題是轉上去時無法定位
04/09 12:29, 43F

04/09 12:30, 4年前 , 44F
你無法確定你有沒有正的轉上去也無法知道其實沒辦法轉到
04/09 12:30, 44F

04/09 12:30, 4年前 , 45F
底,如果機體上有任何提示或是防呆設計會好很多。
04/09 12:30, 45F

04/09 12:31, 4年前 , 46F
我文章內提到的除了壓起來很費力以外的點其實都能靠一些
04/09 12:31, 46F

04/09 12:31, 4年前 , 47F
小巧思來讓使用者使用上會更流暢。
04/09 12:31, 47F

04/09 12:32, 4年前 , 48F
這也是為何我覺得這產品其實沒有很成熟。
04/09 12:32, 48F
文章代碼(AID): #1UYgGR0B (Coffe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UYgGR0B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