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西部通道

看板Hong_Kong (香港)作者 (在香港數山頭的日子)時間6年前 (2019/01/13 10:0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版:https://hkhikyo.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 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全線左上右落行駛,而且全線包含地理上屬於中國的路段在 內都實施香港法律,連道路的標誌用的都是正體中文字,恰恰與港珠澳大橋相反,不過兩 者只是這一點相反,從使用率來看兩者都未達預期,都是所謂的大白象工程,不過基於西 部通道是實施香港法律,歸屬上還是屬於香港的橋樑,因此西部通道列名在我的探索名單 上。 大橋設南、北兩個通航口,分別為主跨為210公尺和180公尺獨塔鋼樑斜拉橋。整段大橋呈 S形,一來使大橋看來更宏偉,二來可以減輕大橋對深圳灣水流的影響,同時據資料所寫S 形比直路更能提高司機駕駛的警覺性,究竟S形是否真能提高司機的警覺性我是不知道的 ,不過我肯定S形的走向可以讓拍照時更加的美麗。 拍西部通道的地方一般常見的是在流浮山一帶,想仰拍就從海灘拍,或著走上一旁的山丘 從高處拍都可以,不過從這裡拍出來的橋都是側面的,真想拍出誇張的S 形就必須從正面 的高處拍照不可。於是我拿出地圖從橋延伸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剛好通過標高297的公庵 山(又名297山),這路我走過兩次印象中沒有看過會有什麼看得到西部通道的地方才是 ,於是把公庵山和西部通道丟到google,唯一找到的照片的角度仍舊不是正面,不過直線 再延伸也沒什麼山頭了,決定早早上公庵山徹底搜查。 6月初在酷熱天氣警告下,背著相機腳架從輕鐵洪水橋站下車,沿丹桂村路走再轉水庫路 ,接著找條小路切上山徑。公庵山的沿途上沒有什麼遮蔭之處,走起來真的是酷熱難耐。 加上這裡花崗岩的地形受雨水以及越野電單車的雙重侵蝕之下,浮沙路滑,沖溝往往有半 個人高,才一個多小時我已經走得開始懷疑人生了,於是找了個有一棵小樹的平台坐下吹 風賞景。 眼前是天水圍新市鎮,幾十棟的大樓拔地而起,全香港居住單位數最多的居屋頭兩位以及 第四位都位於此處,還有一個全香港最大型的屋苑(嘉湖山莊有15880個單位),4平方公 里左右的地方住了將近30萬人口,可謂驚人,遠遠看去就像是座漂浮在綠樹與海上的孤島 ,絕對的搶眼。我辨認著眼前的景色,天水圍的右邊那個獨立的小山頭就是有著香港十大 風水名穴的ㄚ髻山,在山頭可以欣賞魚塘日落,而天水圍左邊呢?不正是西部通道嗎?雖 然還不是很正面,不過看樣子沿著這條路前行就對了。 往前再爬個坡越過電塔差不多就到了拍攝點了,其實這裡看西部通道已經不能稱為大橋了 ,這地方和大橋有5公里遠,在這裡大橋就只有大拇指般的大小,只能透過相機來欣賞, 藉由長焦鏡的壓縮,整個S形的橋身更為明顯,大橋與西部通道公路形成連續的S形,如蟠 龍般的進入對岸五光十色的城市中,這裡絕對是用鏡頭欣賞比用眼睛看漂亮的地方。 回程道路一片漆黑,根本無法辨識沿途的叉路,幸好出發時有開手機紀錄軌跡,回程時只 要跟著軌跡即可。 交通: 1.拍攝點在這,GPS座標是 22°25'02.8"N 114°00'22.1"E 2.怎麼走到虛線的山徑:輕鐵洪水橋站下車,沿丹桂村路轉水庫路,水庫路一直走會看到 有個黑白欄杆擋住的車路,左轉進入,走到底之後看到樓梯,然後沿著明顯的路走,會看 到一旁有鐵絲網,注意看鐵絲網的缺口以及路旁的引路條,就可以到虛線的山徑了。(下 圖的盡頭就是樓梯) 3.請攜帶足夠的飲食以及照明設備。 附近美食: 不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18.164.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ng_Kong/M.1547345371.A.30E.html

01/13 16:11, 6年前 , 1F
推,這麼冷門的地點也有人會去耶
01/13 16:11, 1F

01/20 20:17, 6年前 , 2F
謝謝分享,沒想過有這樣的景點!
01/20 20:17, 2F
文章代碼(AID): #1SEftRCE (Hong_Kong)
文章代碼(AID): #1SEftRCE (Hong_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