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LA-MEN」跟「拉麵」是一樣的嗎?

看板JP_Custom (日本文化)作者 (六子)時間18年前 (2007/01/02 10: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iuu (miuu)》之銘言: : 我曾跟一位初學中文的日本人說LA-MEN的由來,是因為是「拉」出來的麵,所以叫LA-MEN : (呃,不是拉出來的,是用手拉出來的,就像電視表演拉、對折、再拉那種) : 他及他的友人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一直只知道叫LA-MEN,不知道是來自「拉」的中文發音 : 不過說老實話,我也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 只是覺得這樣好記啦…因為他們初學中文 : 想請問在製程上來說,LA-MEN 跟 那種手拉出來的麵,是同樣的嗎? : 還是不同? : 謝謝各位^^ 拉麵的起源及發展脈絡。 在日本對拉麵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積覺的歷史學者在 「舜水朱式談綺」書中提到中華麵,以及水戶黃門曾經吃過類似烏龍麵的麵食。 也有一說是相傳清朝時,中國浙東人朱舜水因抗清失敗潛逃至日本,由於其擁有陽明 學派學者的身份,受到當時日本武士兼學者水戶黃門的熱烈接待,並邀請其講學。 在這段時間裡,朱舜水除了授課外,同時也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留存下來,而拉麵則是 其中影響深遠的一項料理。 拉麵正式進入日本社會約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自中國傳入。明治初期的日清友好條約 使得大批華僑定居在三大港口–橫濱、神戶、以及長崎,形成中華街,至此傳入日本, 促成了中華拉麵的誕生,而拉麵的技術也就是從這些地區流傳出去的。 拉麵一詞的語源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比較常見的說法是認為因為拉麵是不用刀切,只由 廚師用手拉扯而成的麵條,所以稱之為拉麵,如果從語音來推測的話,這種說法有幾分 可信,不過也有人說老麵、柳麵才是拉麵的語源。在傳入的初期,還沒有拉麵這個名詞, 因此,當時的日本人稱拉麵為「龍麵」或「支那麵」,也就是指龍吃的麵(龍的傳人、 中國人)。而當時的日本拉麵店,店主人和店員都是穿著中國式的服裝作為制服。 拉麵這個名詞首次出現是在大正年代,一九一八年時,據說最早的出現地是橫濱。初期大 部份的業者都是使用手推車,以流動攤販的方式來經營;現今在上野、橫濱等地區仍然可 以找到這種掛有「拉麵」片假名招牌布的流動拖車式的拉麵攤。 至於拉麵被日本人所接受則受兩類人影響,一是上述提及,二次大戰前移民日本之中國人 ,其中以喜多方拉麵的元祖「源來軒」(潘欽星)及東京淺草的「來來軒」最為知名,將 日本傅統的湯頭(柴魚、昆布高湯)混入豬骨或雞骨高湯,而成為東京風味的醬油拉麵。 二是戰後由中國返回日本,散居日本各地的軍民,這群人將中國各地麵食的精華與特色 帶至日本,使在地的飲食變革轉化,在日本各地出現以各式「中華料理」為名的日本拉麵 ,擄獲日本人的心和胃。 一九七零年代,戰後日本經濟開始起飛,拉麵這類類簡單、節省、快速又美味,且能提供 充足養份的食物,漸漸的成為大家最常吃的料理,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料理。在日本鬧區,一條街上往往同時有數家拉麵店在做激烈的競爭,也因此使得拉麵的口味日趨講究,製作過程也漸漸的越來越精緻繁複,再加上一些如電視冠軍之類的熱門電視節目推波助瀾之下,食用拉麵在日本幾乎已成為了全民運動,且經過日本人不斷地研究和再創造,拉麵不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其影響力更擴展到全世界。在日本的橫濱甚至還有以拉麵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亦是目前唯一對拉麵 資料收藏較為完整的主題博物館,內容包羅萬象,除了拉麵的史料等展場外,地下一樓更 打造出一個人情味濃厚的仿古市街,不僅有知名拉麵店舖常駐,亦有藥局、電影院及販賣 各種零食玩具的雜貨店。 想知道更多的話可以參考這邊 http://www.ctsh.hcc.edu.tw/~art/art1/photo/eat/la.htm 剛剛找到的!! -- 現在都流行真相? http://0rz.tw/0221P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23.174

01/03 17:44, , 1F
謝謝您喔^^
01/03 17:44, 1F
文章代碼(AID): #15cSBvkr (JP_Custom)
文章代碼(AID): #15cSBvkr (JP_Cus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