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普洱茶淺見

看板Tea (茶板)作者 (red)時間3年前 (2022/01/05 00:48), 3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此文為家父於2014年分享的心得, 請勿抄襲。 大陸改革開放之前,普洱茶在雲南 並非如外人宣傳“祖父做孫子賣”之說, 那是紅酒的故事, 而這是商業行為所編織的美麗謊言。 很多古董茶當初在香港都是難以入囗, 棄在倉儲一隅,也許真正適口性佳的好茶 大部份已被拆開喝掉了,才有現今號字級印字級古董茶,這是歷史的偶然,不是歷史的必 然, 藏老茶的觀念是由香港、台灣傳回雲南的。 坊間常聽說:普洱茶要季節拼配、 山頭拼配、年度拼配、老葉嫩芽拼配, 這樣香氣滋味才豐富有層次感, 新茶苦澀濃烈才是好茶,有利於存放, 而普洱茶所呈現的樟香, 是因為茶樹和樟樹混種在一起, 樟樹的根和茶樹的根盤根錯節所產生的茶才有樟香, 可是小弟我跑了雲南很多茶區, 西雙版納思芧、臨倉的茶山, 卻很少看到樟樹,更別說茶樹樟樹混種一起。 又聽說很多台商去雲南訂作普洱, 用台灣的製茶工藝做半發酵, 使普洱新荼不會苦澀,或說殺菁温度過高、 荼湯好喝,但放再久也不會轉換?! 應該請這些大師公開出面公佈 哪些人用半發酵做的普洱茶?! 成品香氣滋味、茶湯性質是什麼樣的呈現?! 其實以單一茶區分析: 春茶香氣濃烈滋味濃厚; 夏茶香氣較嗆荼質薄苦澀; 秋茶香氣滋味稍有,但茶質粗澀, 如此拼配,就是他們所說的香氣滋味囗感非常豐富、有層次感又苦澀,現在不好喝, 但是四、五十年後就是現在的紅印。 其實“拼配”是為降低生產成本、 擴大產量、品質隱定, 而不是個人或少數人的商業利益的謬論: 「新茶好喝不能存放、新茶難喝是好茶、 要存放四,五十年就成現在的紅印」。 有誰能打包票?! 或存茶的人都能長壽活到 四、五十年後喝到未來虛幻的紅印?! 拼配茶開湯後,每一泡所展現的口感不一樣, 這一泡是春茶囗感、下一泡是秋茶囗感、 下下一泡可能是夏茶囗感, 這不是豐富有層次感而是“雜”。 優良的古茶樹春茶是香氣濃郁、 高銳、持久,滋味濃厚鮮爽、 茶湯囗感柔順、細緻、綿蜜、飽足感。 不好的茶泡濃時苦澀、泡淡時薄澀無味; 好的茶泡淡時有香氣、有滋味、有活性, 泡濃時回甘力强有喉韻、 耐沖泡這才是真正的好茶……... https://i.imgur.com/Qn448IA.jpg
https://i.imgur.com/EqHRMGT.jpg
https://i.imgur.com/QKrvleF.jpg
https://i.imgur.com/h5YIgOM.jpg
https://i.imgur.com/CLxLZtM.jpg
https://i.imgur.com/mwM6DJr.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211.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41314923.A.BC4.html ※ 編輯: llggrreenn (114.40.211.154 臺灣), 01/05/2022 00:50:27 ※ 編輯: llggrreenn (114.40.211.154 臺灣), 01/05/2022 00:50:58 ※ 編輯: llggrreenn (114.40.211.154 臺灣), 01/05/2022 01:34:27
文章代碼(AID): #1Xr7fhl4 (Tea)
文章代碼(AID): #1Xr7fhl4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