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第一把紫砂壺

看板Tea (茶板)作者 (A5AAA55OO)時間3年前 (2022/01/29 01:53), 3年前編輯推噓5(6114)
留言2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近原本不知道為啥去看茶盤,後來開始看紫砂壺,就有點一頭熱的栽進去了,半夜手滑買 了一只後,爬文發現水很深,知道是假的之後就給退貨了 得知了某幾家的泥料作假有點難過啊,因為有一家的菱花真的很好看QQ,作假的商家就拒絕 往來了,明天再測看看哪幾間淘寶店靠譜 然後今天去姨丈家(他年輕是導遊,帶團到處跑),提到我最近在看壺就送了我一只筋紋, 20、30年前去宜興買的壺,應該信得過吧(?) 滿滿茶漬,他是崇尚茶淋壺的養壺流派 https://i.imgur.com/vsG8Fwb.jpg
然後拿出了一把可愛的水平朱泥,給我把玩一陣子後,拿去要泡茶,結果從廚房回來我看到 壺身破了(沒印象但應該原本沒破),好像是直接淋熱水就爆了,但究竟是原本就破的,還 是淋了才破就不得而知 但如果原本就破的我應該一開始就看到了,裂超大 https://i.imgur.com/J3D1tDi.jpg
壺底印章寫著 中國宜興 破裂在另一面 看內部痕跡應該是手工壺(不過我是菜雞也說不准) 然後姨丈又拿出一只壺 直接灌熱水...好險沒破 https://i.imgur.com/vq41AXU.jpg
底部寫的是作者名,看不懂,接著就是瘋狂喝茶 回家後,放到鍋裡用鐵架架高避免觸底部位過熱 小蘇打+冷水+壺從冷煮到沸 https://i.imgur.com/aHcfTbz.jpg
養壺有兩個流派 有一部分壺友,習慣內外都留下茶漬,作為養壺的方式,認為內外都有茶漬才是完整吸收茶 的精華 而另一部分的壺友,則是認為泡茶的時候內部吸收了茶的滋味,外表只用開水澆淋保持亮潔 ,泡完茶後內外都用熱水清洗乾淨放置,不留下過多的茶垢,認為茶漬在外堵塞了毛孔呼吸 ,不利紫砂壺雙腔結構的發揮 簡單來說就是,外表淋茶派,跟外表淋水派,看了多數製壺人、玩壺大家似乎偏向後一派就 是了,我自己也是比較認同淋水保持乾淨的說法 用毛刷刷洗乾淨 https://i.imgur.com/D4DVArm.jpg
拍了幾張內外、刻印,感覺應該是全手壺,但是刻印不明顯,以現在全手壺價格就算只是普 通製壺人應該也要不少張小朋友了吧 內部感覺蠻隨意的,不過只要泥料正,能泡茶就好,我不是追求精工的狂魔 https://i.imgur.com/vsQCr4d.jpg
https://i.imgur.com/0VO94D7.jpg
(ps.但菱花君德真的好美,就算是半手也好啊QQ) 對齊,感覺沒有很齊 https://i.imgur.com/y3twG9i.jpg
洗乾淨重新開始養壺,這把筋紋器形制接近思亭壺,腹寬闊而口高窄,適合普洱、紅茶一類 下腹舒展上頂聚香,這把就決定用普洱養了,人生第一把紫砂壺,一壺一茶慢慢溫養光亮 我沒有茶盤,用碗洗然後一直倒水zzz https://i.imgur.com/rGcypLu.jpg
人生第一只紫砂壺 白嫖來的真爽(誤) https://i.imgur.com/vyEDjD1.jpg
姨丈還有一隻壺,當導遊去宜興時因為那團買了很多業績不錯,就問姨丈有沒有看上哪一把 ,然後姨丈點了一支非賣品說就想要那只,然後就買回來了 https://i.imgur.com/DzsVBtj.jpg
嗯...看起來不如何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84.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43392392.A.9A4.html ※ 編輯: plzza0dogs (111.249.184.144 臺灣), 01/29/2022 02:08:26

01/29 07:19, 3年前 , 1F
看起來豪帥
01/29 07:19, 1F

01/29 10:50, 3年前 , 2F
入門感覺還不錯。慢慢入坑
01/29 10:50, 2F

01/29 12:01, 3年前 , 3F
你手上這把可能比非賣品好XD
01/29 12:01, 3F

01/29 12:11, 3年前 , 4F
同意,雖然某些小細節很粗糙,但那把展品感覺連型都
01/29 12:11, 4F

01/29 12:11, 3年前 , 5F
歪歪的
01/29 12:11, 5F

01/29 12:12, 3年前 , 6F
那支紅色朱泥水平真的好可惜,不知道是什麼泥
01/29 12:12, 6F

01/31 00:31, 3年前 , 7F
裂的那隻不要亂丟
01/31 00:31, 7F

01/31 00:43, 3年前 , 8F
白標瓜型
01/31 00:43, 8F

02/04 16:13, , 9F
用過1.白標己巳年8杯標準 2.綠標8杯清水芭樂 3.70紅土6
02/04 16:13, 9F

02/04 16:13, , 10F
杯標準。結論:壺有就好。換個比較好的茶葉泡起來差異
02/04 16:13, 10F

02/04 16:13, , 11F
感比較大XD
02/04 16:13, 11F

02/04 20:05, , 12F
樓上三個壺適合的茶可能不太一樣
02/04 20:05, 12F

02/04 22:46, , 13F
9樓的2 要養好還蠻辛苦的
02/04 22:46, 13F

02/05 16:54, , 14F
我只泡生茶輕發酵的喝(阿里山跟杉林溪)再高的喝不出
02/05 16:54, 14F

02/05 16:54, , 15F
差異,可能自己品茶能力不夠,所以以上的茶壺 泡同樣
02/05 16:54, 15F

02/05 16:54, , 16F
的茶 泡起來也差異不大XD
02/05 16:54, 16F

02/05 16:55, , 17F
只要不要買太多壺,養壺是不太難。每天泡…不知不覺就
02/05 16:55, 17F

02/05 16:55, , 18F
會養起來…
02/05 16:55, 18F

02/05 23:15, , 19F
不一定是喝不出差異
02/05 23:15, 19F

03/06 21:23, , 20F
導遊團去的不太可能是真品
03/06 21:23, 20F

03/06 21:24, , 21F
用茶壺泡跟玻璃杯泡,泡出來真的有差。
03/06 21:24, 21F
文章代碼(AID): #1Xz2s8ca (Tea)
文章代碼(AID): #1Xz2s8ca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