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分辨金萱與烏龍茶樹品種 By茶易

看板Tea (茶板)作者 (怒風的子嗣/老K)時間1年前 (2023/08/03 10:08),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承中興農藝,赴浙大茶研所,啟茶事;又習周易 故名茶易也 茶版好像文不太多 剛好茶易我人在台 今天來分享如何辨別 青心烏龍vs金萱 茶樹品種 http://i.imgur.com/3E8dx2h.jpg
烏龍兩個字 可以指「烏龍茶」 也就是 綠黃白「青」紅黑 六大茶類中的青茶 大致上可分為 生烏龍茶,如大部分高山茶,文山包種等 熟烏龍茶,如木柵鐵觀音和凍頂烏龍等 蜜烏龍茶,如東方美人 老烏龍茶 如果按照產地 兩岸四大烏龍 同時也是 世界四大烏龍 閩北大紅袍:焙火 閩南鐵觀音:清香 廣東鳳凰單叢:茶中香水極香 我們台灣高山茶:三個都有 焙有凍頂 清香有梨山茶 香有東美 左踢武夷山右踹安溪 (以上開玩笑的哈 喝茶適者為王 各有各的好) http://i.imgur.com/WIykXOX.jpg
喝大紅袍實錄 同時 烏龍 也可以指青心烏龍茶樹品種 台灣目前茶種前三是 烏龍種>金萱>四季春 烏龍:中高海拔為主,香氣內斂,茶湯順喉韻好 一千公尺以上茶園幾乎都是主力產區 在杉林溪,阿里山,梨山大量種植 烏龍種種在低海拔都一副要死不活的鳥樣 我們中興農藝的北溝農場就有種 還是我這一屆當年特作課種的 真的一副要死不活的鳥樣 辛苦王慶裕教授了 也是教我製茶領我入門的恩師 金萱:中低海拔為主,香氣顯揚,茶湯會澀 在中海拔非常常見 以阿里山北縣瑞峰瑞里太和等尤其知名 杉林溪也不少 低海拔松柏嶺竹山也有 惟最高海拔梨山茶區鮮見 (杉林溪龍鳳峽阿里山石棹這檻也少見) 四季春:低海拔為主,茶香極野,滋味稍薄 多種在竹山,松柏嶺 在低海拔極強勢 耐長,早生,多產 http://i.imgur.com/yRuUH3Z.jpg
因為金萱和烏龍較不易鑒別 (四季春太明顯且都低海拔機採) 所以常有拼配的情況 拼配的好可以同時兼具烏龍水與金萱香 同時還降低成本(金萱比烏龍便宜約3成) 但單純為了降低成本而拼配 就是所謂市面上常見的混茶 以前是混越南茶 現在抓得嚴 怎辦? 那就拼中海拔的金萱齁~ 所以, 只喝烏龍種的老茶客 往往非常在意有沒有混27仔(金萱) 今天,茶易就來教大家如何鑒別兩者 如下 https://youtu.be/kH7TfAj8Rac
另外,有其他方法者 (其他茶樹品種特徵也可以) 也歡迎提出 比如迎香我就不太會分QQ 只能看品種香 葉齒葉脈我認為都近似烏龍 因為就是烏龍種選育出來的 本人認為 此影片非常實用 各位客官可以自行觀察觀察 另外 近期有不少茶友私信問問題 以及諮詢一起團海外特殊茶 (下次鳳凰單叢,再來大紅袍,再來紫金普洱) 再來我一定要去趟印度斯里蘭卡賞紅茶! 茶易我有自己的茶葉line群 公布一下 方便提問 **嚴肅聲明** 此群組除了茶葉知識分享 和偶爾海外特殊茶品團購(無營利)外 確實有商業行為(有營利) 請自行衡量是否加入 **嚴肅聲明** https://line.me/ti/g2/iEV7NoXAGcDTa9jdNYWOEXUibXkrwVda0NAy6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以及 金萱其實有分 烏龍氣做法 (通常較生) (通常當烏龍拼配掉) 和比較下去,品種香明顯的 牛奶香做法 後者我個人會焙個2分火再次提他的奶香 與其說奶香 不如說黃油香 個人認為更像黃油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1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91028498.A.B95.html

08/03 10:09, 1年前 , 1F
茶易我也快40了,補一張2017小鮮肉茶易圖QQ
08/03 10:09, 1F

08/03 10:10, 1年前 , 2F
文章代碼(AID): #1aommIkL (Tea)
文章代碼(AID): #1aommIkL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