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潛入海洋@馬崗 & 石城車站

看板railtour (鐵道旅行)作者 (啦啦啦)時間9年前 (2016/05/26 15: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6/05/open-water.html 打從在泰國普吉島的皇帝島(Racha island)體驗潛水後,被海底美麗鮮豔的生態世界吸引 。隔年的夏天,跟著潛水協會來東北角的馬崗報到,從菜鳥成為初級開放水域潛水員。 至於馬崗位在何處?還沒報到前,對這地名非常的陌生,還真不知道在東北角的哪邊,整 個一頭霧水。原來馬崗就在三貂角燈塔東方的一座小漁村,漁村在台2線公路下方,很容 易不經意忽略了。漁村內有不少養殖九孔或鮑魚的水池,廢棄不用的,水面平靜,就成了 我們練習之處。 我不是要去槍穗,而是要去潛水。 2個週末,4天的課程,還有加上1個週末共5支氣瓶的海洋實習。中間穿插颱風來擾亂,7 月初的課程,一直到8月才正式結業。 然而,這篇重點不在潛水課程,也不在潛水學習過程,而是距離馬崗最近的台鐵火車站。 馬崗位在三貂角岬角的最東處,可算是台灣最東的漁港村落,離馬崗最近的車站,分別是 福隆車站與石城車站,距離皆差不多8公里。福隆車站一直以來就是一座知名的車站、有 福隆海水浴場、草嶺古道、福隆便當的加持,不用特別多做介紹。相較之下,彷彿一座被 遺忘的臨海小站。海洋實習的最後一天,結束後去了桶盤村一趟,因為趕時間才意外來到 石城車站。 台鐵宜蘭線的北端端點車站是八堵站,從基隆市經過新北市進入宜蘭縣的第一站,就是石 城車站。石城車站是一座無人站,連售票/剪票的站房都沒有,除了月台之外,站體本身 就只有一座機房及橫跨月台的人行天橋。 弔詭的是,石城車站被視為台灣極東車站。可是開啟Google Map來檢視,福隆車站與石城 車站兩者位置差異甚小,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角度來去定義車站的位置呢? 若是以站房來量測,福隆車站比石城車站舊站房的位置還要偏東0.001經度。而以月台延 伸的末端來檢視,石城車站的月台又比福隆車站的月台還要東邊。那究竟哪座車站才是台 灣最東邊的車站呢? 人行天橋階梯口,已經設立多卡通刷卡機。這個位置曾是石城車站的站房,因為年久失修 ,於2009年(民國98年)年底拆除。 從天橋上俯瞰,鐵道在公路的外側,沿海岸而行,從石城車站到下一站大里車站,是宜蘭 線上離海岸最近的路段。若不是車站外有一大片海蝕平台,石城車站就能取代大里車站, 奪取離海最近車站的名號。 石城站於1953年(民國42年)設站,現在只有停靠區間車,屬於招呼站。 石城車站擁有一座島式月台及一座岸式月台。 先來說說後來增建的外側岸式月台。宜蘭線自1980年(民國69年)2月開始,是採單線鐵路 來營運,但是很快就發現不敷使用,為了提升運量,同年11月便開始進行雙軌工程的施工 。為了因應雙軌化的路線切換,1985年(民國74年)6月從簡易站升等為三等站,並且增設 了這座岸式月台。直至1986年(民國75年)3月工程完工,再次降為原本的簡易站。 岸式月台的單側軌道已經拆除,植栽了一整排的樹與現行鐵道隔開,月台也保留了下來。 可以看見,月台上的遮棚還有大大的金色"石城"兩字,確實蠻符合同時期車站的風格。 島式月台上的遮棚,中式宮廷屋簷的風格,就與岸式月台的遮棚風格完全不同,是後來才 重新改建。 龜山島在遠遠的海上漂浮。 月台的高度比公路還低。 往七堵/樹林方向,月台的末端有座稍微傾斜的陸橋,但卻沒有通往月台的階梯。其實這 是座排水用的高架溝渠,將公路上的積水直接導向海岸邊。 往宜蘭/蘇澳方向,台鐵EMU700型電聯車阿福號緩緩進站。幾乎一個小時只有一班區間車 停靠,極少部分時段會有兩班車,不上車可不行。 有些車站,也許這輩子就僅會來訪那麼一次,尤其是郊區小站。下次還會再訪嗎?誰也說 不準! 後會有期囉。 2015.08 --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 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 為了保護世界和平 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我是武藏...我是小次郎... 我們是穿梭在銀河中的火箭隊 白洞...白色的明天正等著我們 喵!就是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1.129.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tour/M.1464247311.A.2F5.html
文章代碼(AID): #1NHgGFBr (railtour)
文章代碼(AID): #1NHgGFBr (rail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