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綠地球的英文...
※ 引述《gerkk (小懶熊的寶貝老公)》之銘言:
: ※ 引述《kilosun (kilo)》之銘言:
: : 今天打去BR想改機位的時間,過程中在等待時,電話那頭正播放廣告的錄音,但當我聽到
: : 英文廣告時,頓時有種好不國際化的感覺,顯然就是一個很台灣腔的人在講英文,同時發
: : 音也不標準,雖然BR的老外不太多,但感覺要是外國人聽到這樣的一段話,應該也會覺得
: : 覺台灣人英文很爛吧!希望BR可以好好改進一下!
: 其實我很好奇要改進什麼?
: 一個台灣人去指正別人的英文發音不標準?
: 那哪一國的英文才是最標準? 英國? 美國? 還是澳洲?
: 找個最道地的英國腔來跟你講話又不一定聽的懂了,
: 更何況英國自己又有好幾種腔調.
: 美國OHIO 和 DC的腔調又更是截然不同,
: 要再細分下去, Washington DC都有四種腔調. 你覺得哪個最標準?
語言的標準化其實是很複雜的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標準德語、標準法語的產生跟近代國家的形成有絕大的關係。
重點並不在於有多少人用特定的發音,
真實的情形是,講話大聲之人(如首都、政治/經濟重心)之所在,標準語之所在。
法國大革命時,全法大多數人講的是家鄉方言,
要是用投票、比人頭來決定誰是標準,
目前使用的法語早就出局了。
從這個背景去想,倫敦地區的英語會被承認為「標準英語」並不意外。
然而這種說法在英國國力衰退之後就已經得不到普遍承認了。
倫敦不再是英語世界的首都,反而是它的前殖民地美國四處輸出,
因而目前除了大英國協之外的國家,多半都偏向美式發音。
然而美式發音是不是有資格自稱「標準英語」呢?
不是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努力,
但它的問題就像 gerkk 大提到的,
美國本身也是個口音相當多的地方,
要說哪個地方是標準,其它地方一定跳起來抓狂給它看。
美國國內自己都意見一堆了,
當然更別想要大一統全世界自稱它是標準發音啦!
也有些母語是英語的人根本就很排斥「標準」這種概念,
特別愛拿老法那個用來制定標準法語的委員會開玩笑。
而在這種沒有標準語的情形下,
口音的重點就只是「能不能溝通」。
而就我聽過的說法,
老外一般並不會認為台灣人的口音差到不能溝通,
比較讓他們頭痛的反而是一些使用英文的前殖民地(印度之類),
因為台灣人再怎麼有口音都還多少有美式的味道,
印度阿山已經全部自己來一套了,難以處理 orz
小結:對台灣人而言,英語標不標準的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溝通、敢不敢講。
口音確實會影響溝通,隨便亂來也的確不行,
但把它無限強調成唯一的因素就完全是搞錯重點了。
口音標不標準這種問題還是留給老外自己去吵架吧。
當然啦,要是那麼喜歡幫老外定義誰是標準口音,
老外應該不會排斥你加入他們的大混戰啦,反正多你一個也無礙大局。
: 嫌人家腔調,我遇過現在5, 60歲的中年人,講的英文腔可以說台的很,
: 人家可是可以跟印度工程師談天說地只差沒手牽手去喝酒了.
: 我也遇過很頭痛的菲律賓腔 (right=瑞)
: 偏偏人家就是可以談笑風生,自己不懂,多聽就多理解了.
: 那不然找個黑人腔用RAP一邊講一邊有節奏的頓點,重音跟我們學的又
: 不太一樣了,你說他錯嗎? 我老師可是愛的很呢.
下面轉錄篇文章吧~
作者是台大外文系的奚永慧助理教授
說英語的口音很重要嗎?
http://epaper.ntu.edu.tw/view.php?listid=121&id=4741
很多英語學習者常會因自己說英語的口音不夠漂亮而苦惱,甚至因此覺得不
敢開口說英語。遇到說英語口音好的同學或同伴,總覺得抬不起頭來,羞於
開口。這其實大可不必。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說英語的口音。
首先,大家應該了解,口語最重要的功能在於溝通,所以只要我們說的英語
別人聽得懂,口音標不標準其實不是那麼重要。除非我們的英語口音讓別人
聽不懂或聽起來很吃力,否則實在不需要耿耿於懷,甚或覺得自卑。
其次,何為英語的標準口音,其實是很有爭議的。所謂的King’s English或
Queen’s English(「正統」、「標準」的英式英語)固然是許多人公認的
純正英語,但大多數說英語的人說的都是家鄉的口音,能操King’s/Queen’
s English的人其實不多。事實上,英國各地的英語都有獨特的口音,和BBC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裡播報員的英文口音不盡相同。再以美國英語為例,
美國南方英語的口音,和中西部的口音也有顯著的差異。加拿大、澳洲、紐
西蘭、南非英語也都各自有獨特的口音。而世界上個個國家的人說英語,也
多多少少帶著受到母語影響的口音。這麼多種口音,每種口音也各自有相當
的使用人口,都是正確的口音。在如今這個強調多元的時代,很少人敢大聲
說只有自己的口音最標準。
那麼學英語就不必要求腔調和口音了嗎?那也不對。沒有所謂的標準口音,
只表示大家學英文時不必非美式或英式口音不學,但我們仍然應該選定一種
正確的口音學習。其次,我們雖然不必過度在意自己的口音,但正確的口音
會讓聽到你說英語的人覺得輕鬆自在,如果對方是英語母語人士,更會因此
對你產生親切感和好感。此外,口音會形成習慣,如果初學時不注意,以後
要改就不容易。因此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應該多多注意模仿正確的口音,
這樣以後就不必為了糾正自己的口音而苦腦。
如果你已經成年,說英語的口音不易改正,也不必絕望。慢慢地說,用清楚
的句構和精準的用字說明白,而且言之有物,那麼別人自然會願意洗耳恭聽。
筆者為台大語文中心外國語文組組長/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奚永慧博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170
※ 編輯: bag 來自: 140.112.212.170 (12/27 15:32)
推
12/27 17:32, , 1F
12/27 17:32, 1F
→
12/27 18:00, , 2F
12/27 18:00, 2F
→
12/27 18:01, , 3F
12/27 18:01, 3F
→
12/27 18:02, , 4F
12/27 18:02, 4F
→
12/27 18:32, , 5F
12/27 18:32, 5F
→
12/27 18:32, , 6F
12/27 18:32, 6F
→
12/27 18:33, , 7F
12/27 18:33, 7F
推
12/27 19:33, , 8F
12/27 19:33, 8F
推
12/27 21:32, , 9F
12/27 21:32, 9F
推
12/28 01:19, , 10F
12/28 01:19, 10F
→
12/28 01:20, , 11F
12/28 01:20, 11F
我找了一下德國的情形,看起來應該跟政治也是扯上邊的?
如果把句字改成「掌權者之所用,標準語之所在」似乎會更合適?
手邊沒參考書真麻煩 ><
http://163.14.242.18/myweb5/geschichtecn.htm (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
14世紀中葉德語母音系統發生的改變已經具有現代特色,因此學者將1350年
做為早期現代高地德語的開始,到了17世紀不僅德語的普及程度已取代了拉
丁語,而且三十年戰爭結束以及活字印刷的發明都提供了再進一步形成現代
標準德語的必要條件,因此把1650年當做這一時期的結束。
馬丁・路德翻譯的德語聖經可以說是這時期重要的文本了,它於1522年問世
。馬丁・路德翻譯的德語聖經將現代標準德語推進了一大步,用庶民的語言
優美地寫作藉由活字大量印刷而流傳各地。
19世紀時德語是奧匈帝國的通商語言與官僚語言,大城市如維也納、布拉格
、布達佩斯均為德語城市。1800年以前標準德語主要是一個書寫語言,各地
的人說的是方言,對標準德語往往感到困難,但印刷品基本上都已使用標準
德語。
格林兄弟於1852~1860年間編纂的字典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德語語言研究資源之一。
德意志民族國家的統一於德意志帝國成立後(1871)獲得實現,當局在1880年
和1901年兩次確立德語正字法標準,杜登正字法字典成為典範,德國北部口
音也確立為標準口音。
※ 編輯: bag 來自: 140.112.212.170 (12/28 01:40)
※ 編輯: bag 來自: 140.112.125.84 (12/31 12:28)
推
01/24 15:25, , 12F
01/24 15:25, 12F
Aviation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