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加打CAQ和學生簽證問題

看板Canada (加拿大)作者 (slow poke---)時間7年前 (2018/05/09 10:04),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4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吃光光 今天學簽終於下來了好感動啊!!! 於是決定分享一下 希望可以幫到未來打工度假想轉學生簽的捧油們 我是2016/5抽到打工度假 2016/6體檢 2017/5才來到加拿大 2018/3申請學生簽 該繳交的文件部分 基本該交的填空IMM表格不多說 比較多人在意的體檢部分 我體檢在2016做的 2017才入境加拿大 2018/3在境內申請轉學生簽 體檢早就超過一年了 但因為我來到加拿大將近一年 期間沒有在他指定體檢國家年內待半年 所以這部分CIC沒有要求我做體檢 財力證明就比較玄了... 當時因為工簽快到期怕學簽來不及下來 匆匆送出申請 沒有發現CIC有財力證明的低標....... 是學費+生活費 一年生活費需$10000,如果是按月算的話每月$833 (QUEBEC跟攜眷另有標準請自行查詢) 過了一個月我偶然發現...... 當初送出的財力證明沒有達標QAQ 差了$2000左右,囧...... 緊張死我,於是立馬重新準備一張財力證明 沒想到就在今天補送財力證明之後發現... 呃,學簽已審核過,APPROVED!!! 但還是建議各位不要冒險 請務必準備足夠的$$ 至於財力證明的文件 我只有用TD銀行自己戶頭的personal assessment statement Letter of acceptance部分 CIC有提供範本,但並非必要用他的範本 只要是申請學校提供的正式信件 包含一些網站上寫的必要資訊 應該不太會被刁難 Letter of explanation 也是因為匆匆送出所以亂寫一通(請不要學 我只寫了我在WH,結束後想去唸書 我會工作到工簽結束 存更多錢支持我的日後學業跟生活 請給我一個可以邊上課邊part time的學生簽 就這樣短短幾句 但保險起見請各位不要寫得像我我麼隨性..... 現在想到就直冒冷汗 覺得自己很有種寫的這麼隨便(掩面 總結 由於申請過程太過倉促 很多地方都是事後才注意到 強烈建議各位申請前做足功課 不要送出後發現有問題自己嚇自己QAQ 真的會很想去撞牆 謝謝老天保佑沒有被CIC拒簽..... 然後從申請日期到今天 大約是五週多一點點 打電話問他說的審核時間不太準... 今天打去他說3/20之後的網路申請都還沒審到 我3/31丟的今天卻已經下來了 我想可能跟國籍也有關係(? 給各位一點點參考 希望對未來打工度假想轉學生簽的版友們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6.108.18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nada/M.1525831464.A.7CE.html

05/09 10:26, 7年前 , 1F
台灣護照的確是國際上很強的免死金牌
05/09 10:26, 1F

05/09 23:10, 7年前 , 2F
大推這篇
05/09 23:10, 2F

05/11 01:05, 7年前 , 3F
台灣護照真的很棒!在很多國家申請學簽都很容易過關
05/11 01:05, 3F

05/11 01:05, 7年前 , 4F
不會被太嚴格審查!
05/11 01:05, 4F

05/11 02:35, 7年前 , 5F
但好像跟自己的經歷還有家人是否在加拿大也有關....朋友在
05/11 02:35, 5F

05/11 02:35, 7年前 , 6F
加拿大念完書留下來工作,今年申請到PR,結果他姐姐申請
05/11 02:35, 6F

05/11 02:35, 7年前 , 7F
來加拿大唸書竟然被拒簽...原因好像是因為有家人在加拿大
05/11 02:35, 7F

05/11 02:35, 7年前 , 8F
,可能怕他念完書留下來,還有他姐姐長期在歐洲走跳(不過
05/11 02:35, 8F

05/11 02:35, 7年前 , 9F
這些只是朋友姐姐的臆測
05/11 02:35, 9F

05/11 13:06, 7年前 , 10F
那怎麼辦 我以前還滿常在歐洲長期旅行的 但我覺得沒關哎
05/11 13:06, 10F

05/11 13:06, 7年前 , 11F
多得是一堆移民一個接一個來 好像也很少聽過拒絕的
05/11 13:06, 11F

05/11 13:07, 7年前 , 12F
感覺比較像運氣成份問題 就像我剛來加拿大超倒楣 SIN申請
05/11 13:07, 12F

05/11 13:07, 7年前 , 13F
一個多月後才拿到
05/11 13:07, 13F
文章代碼(AID): #1QybSeVE (Canada)
文章代碼(AID): #1QybSeVE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