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歐美人對父母的態度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I AM NOT HERE)時間19年前 (2006/06/06 02:2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唉...你是看到"有錢的"老人家 多數沒錢的老人家住著自己無力整修的小屋 每天只能看電視看到睡著,連門都懶的出 無聊時只能打電話給在外地工作的兒女 兒女通常哈啦兩句就懶的理老人家 社交? 別想了 美國的公園極少看到有一群人練太極、下棋 倒是東方國家公園裡的老人社交生活豐富 更慘的是,到一定年紀以後駕照是要年年考的 要知道像美國加拿大,沒車等於沒腿 我有一次陪我朋友的房東太太去逛walmart 一逛就是六個鐘頭! 她什麼也沒買 只不過是想出來晃晃,因為她已經不能開車 若是住老人院更悽慘,你如果去過老人院,就會覺得那裡跟公墓沒有兩樣 不是設備環境不好,而是整個氣氛就是一個等待死亡的地方而已 這裡的孤寂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並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好 ※ 引述《ttak (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之銘言: : 我講的有點題外話 ^^ : talk about foreign families, : 其實不管是父母或是子女都很獨立 : 也許跟個人主義有關? : 有一點是我很欣賞的: : 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是 養兒防老 : 外國人倒比較沒有這麼講究這個概念 : 有一點很大的不同是 : 外國父母在子女長大離家後 大多仍保有休閒嗜好 愛好社交生活 : 他們與子女保持類似朋友的關係 : 即使有時候兒女回家聚聚吃晚飯 : 兒女也不一定會留在家中睡覺 就是類似好朋友的關係 : 我滿欣賞這樣的 : 中國人的社會則較少這情況 : 我覺得大部分的父母在辛苦了半輩子之後 兒女離家 : 通常變的鬱鬱寡歡 也很少有自己的社交生活 覺得很孤單 : 雖然不是全部 但有一定的比例 : 不過在這現象背後 也許不可忽視的是 : 不同的社會階層及經濟狀況 : 所帶來的身心影響及社交圈 本來就不同 : ※ 引述《evermax (如果我是白種人就好了)》之銘言: : : 我想知道的是 : : 因為電視上都眼好像長大後 : : 就是完完全全的和原生家庭獨立 : : 不像我們還那麼多的關聯 : : 她們要拿錢給家裡嗎?? : : 台灣人好像都覺得這是責任與義務 : : 還是真的就是很少往來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65.29 ※ 編輯: feoteng2003 來自: 61.230.65.29 (06/06 02:43)

06/06 03:20, , 1F
我覺得這樣的老年生活真的很慘很慘
06/06 03:20, 1F

06/06 04:20, , 2F
孤單可以活動 比生病好
06/06 04:20, 2F

06/06 05:28, , 3F
walmart逛六小時?辛苦你了...
06/06 05:28, 3F
文章代碼(AID): #14X7SmN4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X7SmN4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