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美加] 在美國如果問這樣的問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時間19年前 (2006/08/18 14: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26 (看更多)
※ 引述《HYL (@Bay Area)》之銘言: : ※ 引述《sexwantboy (hehe)》之銘言: : : 上次去SF玩 : : SF真的是一個大城市 : : 有很多不同膚色髮色的人 不同族裔的比比皆是 : : 身為台灣人的我 當然會特別注意黃種人黃皮膚黑頭髮的人 : : 有些人的臉真的很明顯 : : 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或韓國人 : : 有些人就不太好分 可能是華人或其他國家的人 : : 只是這些亞裔的人 可能是留學生 也可能在這落地生根N代了 : : 即使是華人 也不一定會說中文了 即使會說 也不一定說"普通話" : : 我在中國城去某家餐廳點了杯珍珠奶茶 : : 這家餐廳是廣東人開的 整間竟然都是廣東話交談 : : 沒看到半個西方人 : : 我去點飲料時 我用破破的英文點 老闆竟然聽不懂 : : 我再用普通話點 他只會說普通話的"聽不懂" : : 搞到最後 才知道他只會說廣東話 : : 心裡不禁有點驚訝也有點感傷 : : 這座城裡面的人 一輩子的生活圈是不是都只在這裡呢? : : 華人到外國 為了保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 : 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中國城 : : 可是相對的 這是一種隔閡 : : 尤其對老一點的人來說 他們搞不好都不曾離開這裡也不一定 : 先回上面,等會要上班不能寫太多 : 過去我也有跟你相同的想法,覺得中國城這個界限,把華人融入 : 美國社會( 如果真有這東西存在的話 )的途逕建了道城牆,把外 : 人隔開、也把自己隔開了。 : 後來我看了本書 Asian American Dream By Helen Zia,才發覺 : 我用的是台灣人( 外人 )片面、以現今這個時間點的觀點,去看 : 待中國城,這個有百年歷史的產物。我甚至不了解在199x年代、 : 美國仍有法制上的種族岐視存在,要用這種狹異的觀點去看待中 : 國城是不公平的。 : SF的中國城的歷史是在大開拓時代開始了,從中國引進男性奴工 : ,一路從SF蓋鐵路到科羅拉多州,再延著鐵路"走"回來,當時只 : 有引進男工沒女工,少數的男工跟 native american通婚生子, : 就這樣第一代的中國城就是在男工中建起來了,對他們來說,中 : 國城是他們維一的避難保壘。 : 記得在 1930年左右,亞裔仍不能擁有土地,奴工就該有奴工的 : 本份。 : 二次大戰其間,日本做為美國的敵國,除了日本裔被關進集中營 : [ 配樂:Fort Minor, Kenji ] ,其他膚色相近的亞洲人同受其 : 害,在工作、學校、任何地點都受岐視,除了中國城外。 : ( 此時全美亞裔不滿五十萬人 ) : 1950年代這時,美國女性才有了投票權,亞裔移民仍有部份沒有... : http://www.votingrights.org/timeline/?year=1921 : 1970年代開始,有了少數族群間的爭端,非裔與亞裔社群開始起 : 了衝突,非裔覺得亞裔有較高的民權及經濟權,開始了社群的對 : 抗,有少數街頭衝突( Hate Crime ),白人為主的政治圈袖手旁 : 觀 : 1992 LA 大爆動,從白人警察對非裔的爆動事件,演變成非裔對 : 韓裔商店進入非裔社區的不滿,連帶的所有亞裔的私人財產不保 : ,白人為主的政治圈仍是袖手旁觀。 : 199x年代,一件在Seattle,WA的種族歧視官司( 奴工跟本地勞工 : 同工不同籌、居住環境也有差 ),從197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仍 : 落敗 : 有了這些背景歷史的了解才會知道,直到90年代,亞裔的民權仍 : 沒有何理的保障,出了問題也只有來自相同母國的移民會幫忙, : 對華人來說,中國城不只是懷念母國文化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 : 在這裡(美國)最後的保壘,出了問題可以療傷的地方。 : 2006年,全美亞裔占總人口的 5 %以上,UC Berkeley Irvine等 : 校的亞裔學生占全校人數的 50%以上,亞裔有了自己的市長、州 : 長、參議員、眾議員幫忙發聲, ptt有人在問,華人為什麼衝不 : 破中國城的問題。( 非針對本文 ) 對於在美國的中國城 我也是從小時候的矛盾觀感 到長大後懂得去了解他背後代表的文化歷史背景意涵 廣州人少了,福州人多了 台灣人走了,大陸人來了 有多少人會知道華工來到新大陸的心情 和在Manzanar集中營裡日本人的過去 來來去去其實都是移民歷史的縮影 唯一不變的是留在這兒的大多數的下一代 終將成為一個屬於美國文化的美國人 而台灣人呢??也許現在的台灣人已經不再那麼需要中國城了 而早期那些曾仰賴中國城的台灣人 也許他們現在已住在所謂比較好的社區裡了 而他們的子女,就拿網友舉得那個不了解父母口音的ABC女孩來說吧 我只覺得要是她還小,實在不能怪她 小孩對於不同群族產生疑惑甚至排斥可算是天性中的一部份 而生長在美國認為自己是美國人 不論想不想尋根,都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但若已經大了,還會對父母口音感到疑惑,只能說該同情她不大成熟 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這也不正是大家上來這兒的理由嗎 文化的認同理解,是沒有對錯的,錯的是缺乏包容和彼此尊重 不論是在那兒,都會有這種問題的人 對於自己所屬文化的定位感到迷失和無法認同,我想是件很痛苦的事 至少從我認識的一些同時有二個文化以上背景 確又不知所屬的人看來是這樣的 我的父親是香港來台的僑生,母親是外省第二代 從小我在台北長大,在美國和只會講英文和台語的ABT溝通時 常會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因為我二種都講不好>< 遇到廣東人我不會講廣東話,台灣同學間用台語熱烈搏感情時我插不上嘴 但我對我安心立命的中華文化有很清楚的認知 就像女友對她來自的日本文化非常理解和驕傲一般 我從來不會感到疑惑和不安 倒是覺得在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時,總是不斷地在學習包容和尊重的雅量 和對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體認 畢竟看到不少在島上活了幾十年,而仍然迷失的台灣人 如果人家問我是那裡人,我會回答我是台灣人 但我心裡知道自己是個地球人: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181.162.31
文章代碼(AID): #14vLqeED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vLqeED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