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美加] 在美國如果問這樣的問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麻痺掉...)時間19年前 (2006/08/20 02:4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6 (看更多)
※ 引述《nakadachi ( ￾ NN￾ )》之銘言: : ※ 引述《erthe (左擁北一 右抱中山)》之銘言: : : 在美國出生長大又有美國國籍 當然就是美國人 : : 落地生根.......... : 我想是因為他不尊重父母 : 跟我們東亞服從父母的道德觀念相違背 : 所以才會批評那孩子 這就是移民過去必須承擔的 很多我媽的朋友(都在中正機場做事)在早期全部努力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澳洲什麼的 小孩子很小帶過去 當時都很羨慕 可是後來開始慢慢不景氣 還有永遠的問題--種族問題(說歧視.......好像有點over...所以用"問題") 懶得敘述直接貼網址好了(某位在溫哥華網友的blog...) http://devilmirror.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25.html 週六的晚上CTV播出移民失業的專輯,看了非常辛酸 接受訪問的移民都是亞洲各國的菁英份子,說流利的英文,有國際背景,有行銷專家,外科 醫生,數學老師,工程師,至少都有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學位的人 這些人全部找不到工作,一位印度裔的財務博士,在印度的大公司做財務主管的夫妻,送出 4500份履歷表,只得到五六次的面試機會,最後找到在Canada Place門口除雪的工作,那位 太太說:我心碎了 社會局建議這對夫妻申請社會補助,這會有紀錄,因此這位太太說:我為什麼要申請社會補 助,我是有技能會說英文的人,我移民面談時移民官親口對我說我們的背景要在這裡工作 不是問題,為什麼現在變成要我去申請社會補助,這從根本上就是錯的!我來加拿大不是為 了要申請社會補助! 還有已經在本國及英國操過一千多次手術的外科醫生被要求到加拿大大學醫學院重念學 位,已經執業多年的藥劑師被迫要重念四年學位重新實習 CTV的論點及受訪的人根本上認為移民是被騙來的,就像你邀請客人到你家吃飯, 不但沒 有招待美食,還要求他們洗碗 那些移民部制定的移民各項條件的分數,都是為了找高技術的專業人才到加拿大來,可是 真正需要的卻是卡車司機及工人,受訪的移民氣憤地說:加拿大是在找做最低級工作的奴 隸 移民的消費是加拿大經濟成長的動力,可是整個政府政策的執行完全與現實脫節 轉轉頭,看看周遭的人,有多少人是數學博士,工程博士,結果在開計程車,在大統華切魚, 在洗地毯,在洗碗 所以說,想移民加拿大的人,或許看看www.notcanada.com吧!八個不要移民到加拿大的理 由之第一理由就是no jobs! 千萬不要問你的白人加拿大朋友工作好不好找,因為你不是白人,不要以為你可以跟他們 在同個天平上被看待!要是你幸運找到工作,也千萬別以為這是鐵飯碗或工作沒那麼難找, 真的只是幸運罷了!就像走狗屎運的我一樣! 離題了,所以後來開始這些人的小孩有部分開始回來台灣或亞洲找工作, (這也是為啥現在台灣一堆XBC的原因之一....@___@) 而且小孩子因為接受西方教育跟父母親之間其實, 多少有東方跟西方觀念的一些差異, 尤其是如果家長只在家裡跟小孩說英文沒薰陶一些東方觀念 (像強迫去上中文學校,或是在家裡必須說中文等等之類的,  而且即使有些父母要求孩子會說中文,也不見得可以建立孝道這類的概念等等  早期可能比較少有人去要求學中文,現在大部分都會要求,  中國商業市場的崛起也是原因之一) 像我阿姨的小兒子,其實我阿姨的大兒子因為智能方面的問題, 考慮到社會福利就移民到加拿大,小兒子去時才八歲左右吧, 他就很清楚明白的說:他哥的事情他不想管,將來也不會照顧,因為這不是他的義務 (他中文還講的很好呢,不過孝道的觀念是0%) 有些我媽認識的那些早期移出去的, 反而晚年都想回來, 孩子放在美國還是哪裡, 因為孩子已經西方化了, 但父母畢竟是"移民".... 回來,因為年紀大了,思鄉,而且親切 可是孩子大概不會了解吧........ -- 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大將(Theodor Adorno)避居美國。 曾貶斥源起民間的的爵士音樂,視為另一種「文化工業」,與工廠的的流水線生產 並無一致。後來不少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家沿襲此說,指責大眾文化為麻醉群眾心靈 的「文化工業」包裝品。大眾文化先天性不斷自我重複,壟斷原創性,是消費不是 反思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5.227

08/23 15:55, , 1F
自己的決定 自己擔當 去之前不蒐集好資料 這樣的結果也是
08/23 15:55, 1F

08/23 15:56, , 2F
沒有辦法的事情
08/23 15:56, 2F
文章代碼(AID): #14vrnXpZ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vrnXpZ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