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歐洲] 瑞典人的英文?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miss stockholm)時間18年前 (2006/12/24 03:46), 編輯推噓6(609)
留言1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apoc28 (0rz)》之銘言: : 昨晚看了某個discovery介紹戰車的節目 : 裡面有出現一些瑞典人 : 這些人身分只是普通的役男和士兵 : 可是每個人英文都講得超溜的 : 北歐人的英文水準都很棒嗎? 北歐人自己其實很清楚,他們的語言在世界上根本就是少數, 除了一整個斯堪地娜維亞半島可以使用以外,其他地方根本沒有人在用, 所以他們必須要學一點"世界通用的語言",也就是英語。 北歐五個國家,除了芬蘭以外,其他四國的語言都很相近, 丹麥跟瑞典本是同一種族,所以丹麥語和瑞典語幾乎是一樣的, 丹麥人和瑞典人彼此可以聽懂對方在說什麼。 挪威和芬蘭曾經受到瑞典的統治,所以目前瑞典語在芬蘭仍是第二大語言。 即使到今天,仍有超過70%的芬蘭人能使用流利的瑞典語; 而芬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因為芬蘭文的文法相當相當複雜。 瑞典語本身跟英文和德文有點接近(瑞典人實際上跟德國人是同一支種族), 所以教瑞典文的教授上課的第一天就說「母語是英語或德語的人學習瑞典文比較容易」 這也是一大半原因,為何北歐人英語程度普遍都非常好。 當然教育制度的設計也有一定關聯,但我不覺得這是主要原因。 雖說歐洲多數都是使用拼音語言,但法國/西班牙等大國英語教育不普及, 這絕對不是法國教育制度設計不良;而是法國人/西班牙人總覺得自己語言世界第二強, 造就了他們不需要去學習其他語言的優勢,這些國家的人總期待外來者使用他們的語言。 北歐人的英語真的都很好,我男朋友(美國人)說他小時候交過一個瑞典的筆友,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瑞典小學生的英文程度比美國小學生還要好。 當然不是說美國人不會說英語,是瑞典小學生的文法結構等等都比美國小學生要來的強。 美國有很多大學生即使是大學畢業了,寫文章時文法還是漏洞百出。 而我自己造訪北歐的心得,是我在北歐待了好一陣子,幾乎沒有遇到不會說英語的人。 也可能是因為我待的都是大城市,雖然這樣還是很震撼我的。 自己在美國求學,也遇到過相當多北歐來的同學,幾乎人人都能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在芬蘭的赫爾辛基旅行的時候,遇到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 流利以及濃厚的美國腔英語一度讓我以為他是美國來的。 一問之下才發現是個不折不扣的芬蘭人,並且從未離開過斯堪地娜維亞半步。 除了驚訝還是驚訝,建議大家有機會可以到北歐旅行、走走看看。 實在是非常棒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13.179.55

12/24 07:14, , 1F
北歐我只去過丹麥,覺得很像是另一個世界,很羨幕啊!
12/24 07:14, 1F

12/24 07:55, , 2F
之前去瑞典和當地人交談 有些人的英文真的超美國腔的
12/24 07:55, 2F

12/24 10:47, , 3F
歐洲中俄羅斯人的英文很差,莫斯科人完全不懂英文。我想
12/24 10:47, 3F

12/24 10:57, , 4F
歐洲小國、弱國的英文較好,而強國大國較差
12/24 10:57, 4F

12/24 11:03, , 5F
個人覺得跟教育環境很有關聯 光是環境的需要不代表程度
12/24 11:03, 5F

12/24 11:04, , 6F
會很好 就像是台灣人也都了解英語的重要性 可是學校裡괠
12/24 11:04, 6F

12/24 11:04, , 7F
面教學上的許多盲點 導致一堆人大學畢業後英語能力還是
12/24 11:04, 7F

12/24 11:05, , 8F
很弱 必須去補習英文的人一堆..
12/24 11:05, 8F

12/24 19:48, , 9F
不是說教育方式沒有影響 但環境絕對有差
12/24 19:48, 9F

12/24 19:49, , 10F
台灣日常生活中並沒有需要使用英語的地方 離開學校後
12/24 19:49, 10F

12/24 19:50, , 11F
一段時間不使用英語 程度自然會下降 所以才會有人說
12/24 19:50, 11F

12/24 19:52, , 12F
英語程度最好的時候是高三XD
12/24 19:52, 12F

12/25 00:40, , 13F
可是他們只有年輕人才是美國腔 因為電視影響
12/25 00:40, 13F

12/25 00:41, , 14F
我認識一個5X歲的瑞典人 他就說他說的是queen english
12/25 00:41, 14F

12/25 00:41, , 15F
但是他的小孩也都說美式英文
12/25 00:41, 15F
文章代碼(AID): #15ZOU4f7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ZOU4f7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