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有關外國人在台的問題?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該隱。又下雪了)時間15年前 (2010/03/11 21:04),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antibonding (scent)》之銘言: : ※ 引述《mbeki (Acapella)》之銘言: : : 推 antibonding:僑生跟來台唸國際學程的外國生申請是不同的吧,大部分 03/09 22:18 : : → antibonding:歐洲國家都不是英文母語,可是如果是國際學程,都還是 03/09 22:18 : : → antibonding:以英文授課,這樣才能招收更多國際學生 03/09 22:18 : : → panzerblitz:我聽到的抱怨是:為了遷就少數歪生(學士班),本來中 03/09 23:54 : : → panzerblitz:文授課的課程硬是改成用英文,豈不怪哉? 03/09 23:54 : 我自己是在非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國家唸書跟工作, 我也是在某個當地母語/官方語不是英文的歐陸國家工作定居 (握手) 我現在居住的是一個類似台灣竹科的大學城 這裡各國人種的學生/研究學者/工作者都有 : 一開始是唸拿碩士學位跟在實驗室裡工作,當時國際課程招生的規劃尚未完善, : 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歐洲他國來的交換學生,能夠使用的語言,「理所當然」是英文, : 幾乎是所有的課程都會註明,只要有外國籍學生在場,都可以馬上用英文授課, : 問過當地學生的想法,大多都會認為是應該的, 這邊的情況也是類似 不過大學部就不一定了 : 而博士班的課程,也實在沒有不用英文授課的道理。 同意 或者說,應該以該知識領域最普遍使用的語言授課 : 當然今天如果是技職體系,不見得要像學術研究是以英文為交流語言, : 主要是跟當地社會的產業結構息息相關的話,狀況大概是不同。 : 可能是科系的不同吧,我在台灣唸大學的時候, : 即使教學的語言是國語,(專業名詞是用英文),所有的書籍跟考試都是英文的, : 我實在不懂,今天換成用英文授課,會需要抱怨,甚至遷怒外籍學生嗎? : 嗯,突然想到,有次回台,剛好參加一個seminar, : 雖然與會人數不多,可是明明當場就有外籍學者(在台工作), : 結果整場書報是用中文說明的,只有投影片是英文,其實我當場有愣了一下。 : 推 ping0519:我是技職體系的...上課也都用原文書居多.... 03/10 10:50 : → ping0519:=.=因為很多教授都是留學回來的居多...ppt也是英文的 03/10 10:51 : → turnsongyy:交換生和來工作的外籍學者會來當然表示他們會使用中文 03/10 20:49 ^^^^^^^^^^^^^^^^^^^^^^^^^^^^^^^^^^^^^^^^^^^^^^^^^^ : → turnsongyy:為什麼本地人要遷就他們用自己不熟悉 無法掌握的語言呢 03/10 20:50 : → turnsongyy:這跟你的系有關嗎 歷史系改用英文上大概會被罵翻 03/10 20:51 樓上講的這個其實應該是台灣一直想推「亞太XX中心」都推不起來的原因。 因為很多人都會想說「既然會來台灣自然就是會使用中文的啊!」 問題是,對大部分的外商而言,他們送人來是來做生意上班的,不是來台灣學中文的。 如果說要來台灣設點做基地派人來台灣之前還要先把外派員工送去學華文個幾年 今天換做你是老闆,你幹不幹? 「神經病!旁邊有香港新加坡隨便用英文就能通交通又便利的很,我去台灣燒錢幹嘛?」 「再不行也還有上海可以頂著先,離內地市場又更近勒!」 很現實的情況是, 今天是台灣要想盡辦法吸引外資/外商/國外優秀人才來唸書/研究/工作/定居 完全是買方市場,看買方(外資/外商/國外優秀人才)願不願意買帳 如果要把台灣跟大陸或是美國比,說難聽的,是拿牙籤比雞腿 大陸有它廣大的內需市場來撐腰啊,哪國外商不得低頭彎腰捧著銀子去設點設廠? 美國也是消費實力驚人又兼有雄厚的知識技術資本 今天你想進到一些世界頂尖的研究團隊或實驗室,你不可能不考慮美國 形勢比人強啊!(淚) : 推 ghostru:萬一那個外籍學者是日本人怎麼辦 03/10 21:16 現在的世界,與其說「來台灣的應該要懂中文」, 還不如說「要出自己母國的就得能懂英文」 打個比方吧,各國國際機場 不管是在日本、美國、俄羅斯還是中國大陸,機場的廣播除了當地母語之外 通常都是用英語再重複一遍 機師和塔台之間不用說也是用英語為主,不管哪國都一樣 如果是要自助出國玩,如果除了中文以外不懂任何其他語言,那大概也不用想了 同樣的,對一個外籍學者來講 很難要求也要懂當地語言(中文),但是英文十之八九是通用的 當然,如果今天研究主題是「台灣原住民史前文化與演進」等這類很局限在 特定文化的領域,那麼硬要求要以英文授課是很不恰當的 但如果是一個已經預知有外籍人士會參加的seminar 主講人至少準備一下以英文Q&A的情況是不為過的 (題外話,昨晚正好去看一個丹麥舞團的海外巡迴展 雖然說,在座大多數的觀眾都能通曉丹麥語(因為和這裡的母語有點類似) 可是開場的劇團經理演說仍就是以英語進行的 讓我這個作客異鄉只懂中文和英文的台灣人好生感動啊~ (淚推) 更有趣的是,雖然是丹麥舞團,但是團中舞者全都不是丹麥人 XDD 其中還有一個是從大陸來的勒~ ) : → strawberrie:seminar有外籍人士以英文報告很合理 (即使該外籍人士 03/10 23:32 : → strawberrie:不是英語系國家出生) 但不覺得在台灣上課有必要以英文 03/10 23:32 : → strawberrie:授課 姑且不論學生英文程度 教授本身程度都不見得好到 03/10 23:33 : → strawberrie:可以用英文很流利的傳達自己的看法 這樣學生學習效果 03/10 23:34 : → strawberrie:豈不是大打折扣? 03/10 23:34 我覺得如果是授課的話,要看是什麼科目和程度 我自己是念資訊的 老實說在電腦資訊的領域上台灣不是主要的領導者 大部分的知識和技術都是從其他國家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要用中文授課、看中文教科書不是不行 問題是,透過中英翻譯之後,很多東西會被曲解 尤其是,能當教科書用,通常是國外學者用其他語言寫成的著作 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如果不是由專精此領域的譯者來翻,通常不是有錯就是詞不達意 國內真正專精此領域的人有自己動筆寫一本教科書的又少之又少 大學部的還可以說因為學生還在摸索學習新知識領域的程度所以用中文授課 比較可以減低學習的門檻 但是到了研究所還一定要看中文書、中文授課不然不能消化吸收的..... 那還是早點出社會來工作吧 = = : → kjdr:我也看不出來這樣的場合有任何使用英語的必要 03/11 09:47 : → panzerblitz:重點不是在用什麼語言,而是「反客為主」的問題 03/11 17:11 : → panzerblitz:來台的外生素質參差不齊,用外語上課不單純是語言問題 03/11 17:17 : → panzerblitz:連授課進度與內容都會受到影響 03/11 17:17 : → panzerblitz:當然這裡談的是外語比重(如專有名詞)本來不大的課程 03/11 17:20 同意。 我覺得這個真的要看科目。 今天如果是討論中國史台灣史等文史科目 要掌握當科原始語言應該是基本要求 但同樣的,如果該門知識本來就是源自其他國家 那麼一昧要求用中文授課也是反客為主 (不過,教學是一回事,要散播傳遞知識是另一回事。 比如說很多華人自豪的孔孟思想,在學校當然是用中文來講課, 但今天如果真的要把這項思想推廣到各國廣為人知, 翻成英文或其他世界主要語言就是免不了的傳播手段。 買方賣方市場理論在這裡還是成立的) -- 各有滋味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2.39.32.19

03/11 23:49, , 1F
是一味不是一昧
03/11 23:49, 1F

03/12 00:14, , 2F
這篇講得很好~ 至於推文...孔子:人之惡,好在為人師~
03/12 00:14, 2F

03/12 01:55, , 3F
我也推這一篇。
03/12 01:55, 3F

03/12 21:13, , 4F
孔子沒有講過這句話
03/12 21:13, 4F

03/12 21:49, , 5F
孔子的確沒說過這句話…是孟子說的
03/12 21:49, 5F

03/12 21:50, , 6F
而且孟子是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03/12 21:50, 6F

03/15 15:13, , 7F
turnsongyy~一味及一昧是都可以用的~請查教育部辭典~
03/15 15:13, 7F

03/15 15:13, , 8F
文章代碼(AID): #1BcEfZ2c (CultureShock)
文章代碼(AID): #1BcEfZ2c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