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青心烏龍(生茶)該有的品質?已刪文

看板Tea (茶板)作者 (龜先生)時間6年前 (2019/07/14 01:54), 編輯推噓8(8022)
留言30則, 10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Radiomir (Radiomir)》之銘言: : 以下是小弟喝茶至今(約 2 年)對烏龍茶的認知, : 因為沒有受過學術性、系統性的訓練, : 所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前輩補充, : 單純只是消費者的感覺... : 1300-1500 等級: 重點大概只在苦澀度 : 香氣普通, 不甚要求. : 滋味不苦澀, 最多只能微苦澀. : 回甘普通, 不甚要求. : PS. : 之前喝過1000上下, 海拔1200m左右的秋茶, : 茶葉久浸25分鐘的結果, 雖然不苦, 但澀味明顯. : 2000-2200 等級: 烏龍氣息要明顯, 茶湯要稍微清甜. : 香氣中等, 烏龍氣味要能輕易被分辨, 但不要求悠長. : 除滋味不苦澀外, 茶湯還要稍微喝得出清甜. : 至少要有一點點回甘的感覺, 生茶要求不多. : PS. : 只要混雜其他的氣味, 就不會追加. : 茶湯喝不出清甜, 一樣不會再追加. : 2600-3000 或以上: 烏龍氣息要悠長, 茶湯入口即甜. : 香氣中上, 除烏龍氣味能被輕易分辨, 還要持續長久. : 除滋味不苦澀外, 茶湯還要容易喝得出清甜. : 至少要有一點點回甘的感覺, 生茶要求不多. : PS. : 這等級及價格比較少見, 所以現在只跟固定茶商試喝固定品項, : 如果運氣好有達到上述標準, 會一次追加 2~3 年的量當庫存XD : 不知各位前輩對青心烏龍(生茶)的認知為何? : 也就是該有的品質以及價格, 歡迎補充, 謝謝. : 順便分享品評表(喝過的每一支茶都會記錄XD) : https://i.imgur.com/CSdiB5U.png
其實很難回這些東西... 但我就當作練習雞婆一下回覆看看好了 而且原po的表挺用心的 雖然我看不懂為什麼你四個角度的分數加上30分就是加權總分.. 而且說實在的,大家是否能理解我打的東西是很難說的 因為: 沒有在同一個時空討論茶或是沒喝到同一個茶其實討論是很沒效益的 上面這個我必須聲明 尤其是在我們認知應該存在極太落差的情況下 我接觸茶沒多少年 以下內容是個人主觀心得 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與指教 回到問的問題 「青心烏龍(生茶)該有的品質?」 青心烏龍,是一種茶樹品種 既然是強調品種的話 重點應該放在品種特色才對吧? 看到原文列出的一些數字,應該指的是一斤的價位 從1300開始起跳的話,我就理解成是專指高山茶了 我姑且理解原問題成: 「用青心烏龍品種所做成的高山茶應有的表現?」 我的回答就以成品茶的香氣與滋味兩部分來簡單回答 先假設採摘、管理與製作都理想的狀態下.. 以香氣來 青心烏龍的品種香在輕發酵時,會有花香型的香氣產生,且應該有以下特徵 1.持久,一開始的香氣未必明顯,但吞下後香氣應存在口腔持續一段時間 2.有層次感,可以理解成有不同香氣同時存在 3.清爽,沒有菁味(不舒服的草味) 4.具發酵香,綿密/像奶香/濃郁 我不覺得高山茶應該只是清香的,清香意謂著沒有花香或是花香不明顯,但烏龍茶的領域即使只是輕發酵的狀態都應該要有花香的產生,才能與綠茶的香氣有差異,如此才是高山茶的特色,換句話說,高山茶應要有一定程度的花香。 以滋味來說 1.細緻,茶湯刺激性弱,即使有也應很快化掉 2.飽滿,內含物質豐富的感覺,且高海拔茶區的茶應具有果膠感(稠稠的) 其實細緻跟飽滿這兩個形容不容易出現在同一種茶中,但是台灣的高山茶就有如此之表現,這是高山茶的核心價值之一 3.爽口/具活性/氨基酸很多的感覺 4.回甘,喝完茶之後口腔很舒服的感覺 如今高山茶滋味常常有個現象:淡薄且容易苦澀。 原因姑且不提,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把茶湯放冷後喝,苦澀明顯且持久。 簡單的總結 青心烏龍之所以會眾多人喜愛是由於在香氣與滋味的表現都很優秀,在喝高山烏龍的時候要想的是: 1.香氣的表現如何? 2.滋味的表現如何? 3.我是否喜歡? 4.如果喜歡/不喜歡,原因? 至於表現如何描述或紀錄,有機會再當面跟大家分享,這真的要一起喝同一個茶才能進行的 講得很雜,但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幫助,也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茶。 茶的確是需要有人一起討論的東西,如此互相交流成長才會更快。 最後一點心得是:「茶的價值=品質+特色」 重視品質之餘,別忽略了特色,因為有特色的東西才是會讓人記憶與喜愛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106.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63040449.A.A1C.html

07/14 02:06, 6年前 , 1F
同意不在同一個時空討論茶的好壞是非常沒有實際意義
07/14 02:06, 1F

07/14 02:06, 6年前 , 2F
的事情,隔空抓藥真的沒任何根據,單純嘴爽的
07/14 02:06, 2F

07/14 02:11, 6年前 , 3F
當然有時還是會有這種情形,但如果沒共同語言其實也
07/14 02:11, 3F

07/14 02:11, 6年前 , 4F
不會有什麼效果,如同雞同鴨講
07/14 02:11, 4F

07/14 02:46, 6年前 , 5F
推這篇
07/14 02:46, 5F

07/14 07:06, 6年前 , 6F
類似威士忌的評分系統
07/14 07:06, 6F

07/14 11:06, 6年前 , 7F
品飲本來就很主觀, 看那些威士忌品飲大師在寫文章就知道
07/14 11:06, 7F

07/14 11:06, 6年前 , 8F
單系統比較或有參考價值, 二系統以上比較則要先溝通轉換
07/14 11:06, 8F

07/14 11:06, 6年前 , 9F
至於特色, 則屬更進階議題, 因為必須建立在好品質基礎上
07/14 11:06, 9F

07/14 11:06, 6年前 , 10F
其實個人蠻看每個人的品評脈絡, 可惜願意分享的人比較少
07/14 11:06, 10F

07/14 11:13, 6年前 , 11F
07/14 11:13, 11F

07/14 15:51, 6年前 , 12F
我有個疑問 像這種低價 連鎖飲料的茶 真的都是用茶泡
07/14 15:51, 12F

07/14 15:51, 6年前 , 13F
嗎?
07/14 15:51, 13F

07/14 15:59, 6年前 , 14F
畢竟市面上 還有天仁XX這種比較高單價的
07/14 15:59, 14F

07/14 15:59, 6年前 , 15F
我是親自看他用茶葉泡
07/14 15:59, 15F

07/14 16:49, 6年前 , 16F
手搖飲嗎?應該也是茶葉所泡的唷,沒太大問題。有趣
07/14 16:49, 16F

07/14 16:49, 6年前 , 17F
的是即使你拿高價的茶葉去泡,都不一定比你買一杯飲
07/14 16:49, 17F

07/14 16:49, 6年前 , 18F
料還貴喔!
07/14 16:49, 18F

07/14 17:10, 6年前 , 19F
了解,畢竟這比較便宜,怕會用什麼化學藥劑
07/14 17:10, 19F

07/14 17:11, 6年前 , 20F
最主要還有一種成本 算是糖吧?
07/14 17:11, 20F

07/14 17:16, 6年前 , 21F
租金
07/14 17:16, 21F

07/14 17:25, 6年前 , 22F
租金大家都貴啦XD
07/14 17:25, 22F

07/14 17:25, 6年前 , 23F
只是我看現在好像有些平價用 蔗糖感覺比較好喝
07/14 17:25, 23F

07/14 18:47, 6年前 , 24F
啥~~高山茶該有的品質~? 不就是比較新開發的原始林的強度
07/14 18:47, 24F

07/14 18:47, 6年前 , 25F
跟用的肥料的成本嗎~~科科~
07/14 18:47, 25F

07/15 09:41, 6年前 , 26F
台灣最高海拔
07/15 09:41, 26F

07/15 09:41, 6年前 , 27F
森林氣野放茶
07/15 09:41, 27F

07/15 09:41, 6年前 , 28F

07/16 18:25, 6年前 , 29F
Hello 台中茶葉新世代第一把交椅
07/16 18:25, 29F

07/16 23:57, 6年前 , 30F
我嫩的很..
07/16 23:57, 30F
文章代碼(AID): #1TAXh1eS (Tea)
文章代碼(AID): #1TAXh1eS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