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青心烏龍(生茶)該有的品質?
以下是小弟喝茶至今(約 2 年)對烏龍茶的認知,
因為沒有受過學術性、系統性的訓練,
所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前輩補充,
單純只是消費者的感覺...
1300-1500 等級: 重點大概只在苦澀度
香氣普通, 不甚要求.
滋味不苦澀, 最多只能微苦澀.
回甘普通, 不甚要求.
PS.
之前喝過1000上下, 海拔1200m左右的秋茶,
茶葉久浸25分鐘的結果, 雖然不苦, 但澀味明顯.
2000-2200 等級: 烏龍氣息要明顯, 茶湯要稍微清甜.
香氣中等, 烏龍氣味要能輕易被分辨, 但不要求悠長.
除滋味不苦澀外, 茶湯還要稍微喝得出清甜.
至少要有一點點回甘的感覺, 生茶要求不多.
PS.
只要混雜其他的氣味, 就不會追加.
茶湯喝不出清甜, 一樣不會再追加.
2600-3000 或以上: 烏龍氣息要悠長, 茶湯入口即甜.
香氣中上, 除烏龍氣味能被輕易分辨, 還要持續長久.
除滋味不苦澀外, 茶湯還要容易喝得出清甜.
至少要有一點點回甘的感覺, 生茶要求不多.
PS.
這等級及價格比較少見, 所以現在只跟固定茶商試喝固定品項,
如果運氣好有達到上述標準, 會一次追加 2~3 年的量當庫存XD
不知各位前輩對青心烏龍(生茶)的認知為何?
也就是該有的品質以及價格, 歡迎補充, 謝謝.
順便分享品評表(喝過的每一支茶都會記錄XD)
https://i.imgur.com/CSdiB5U.png

推
07/11 13:57,
6年前
, 1F
07/11 13:57, 1F
→
07/11 13:57,
6年前
, 2F
07/11 13:57, 2F
→
07/11 13:58,
6年前
, 3F
07/11 13:58, 3F
→
07/11 13:58,
6年前
, 4F
07/11 13:58, 4F
推
07/11 18:29,
6年前
, 5F
07/11 18:29, 5F
推
07/11 19:50,
6年前
, 6F
07/11 19:50, 6F
推
07/11 21:03,
6年前
, 7F
07/11 21:03, 7F
推
07/11 21:21,
6年前
, 8F
07/11 21:21, 8F
→
07/11 21:21,
6年前
, 9F
07/11 21:21, 9F
→
07/11 21:21,
6年前
, 10F
07/11 21:21, 10F

推
07/11 22:51,
6年前
, 11F
07/11 22:51, 11F
是烏龍喔...但同賣家也有賣四季春(高品質冬片400)
生茶的發酵度不太一樣, 今年第一批約18%, 之後約23%
個人比較喜歡18%那批, 23%品質也不錯, 但適合做焙火
一斤才450, 絕對物有所值, 試試真正春冬是什麼味道.
一般這價位的茶我是買來冷泡,
但熱泡如果扣除那特有的松柏嶺味,
會讓你開始懷疑為何機剪茶可以這麼棒?
總之, 試試看吧...
貴的茶好喝沒什麼稀奇~
(有些可能還是心理作用加乘)
找到平價好喝的茶卻很有成就感
推
07/12 12:24,
6年前
, 12F
07/12 12:24, 12F
→
07/12 12:24,
6年前
, 13F
07/12 12:24, 13F
發酵度多少好像沒統一標準?
個人的標準是: 輕微紅水25%、跑出菁味15%
輕發酵大致上就介於15%~25%
學術上怎麼定義我就不清楚了, 不好意思~~
推
07/12 12:33,
6年前
, 14F
07/12 12:33, 14F
→
07/12 12:34,
6年前
, 15F
07/12 12:34, 15F
→
07/12 12:34,
6年前
, 16F
07/12 12:34, 16F
機剪烏龍是, 因為松柏嶺味我還認得出來,
至於其他品項, 我就沒有研究了,
因為看價位, 應該不是我要的茶.
推
07/12 12:39,
6年前
, 17F
07/12 12:39, 17F
→
07/12 12:39,
6年前
, 18F
07/12 12:39, 18F
推
07/12 12:47,
6年前
, 19F
07/12 12:47, 19F
→
07/12 12:47,
6年前
, 20F
07/12 12:47, 20F
那價位只能買到「秋」茶
秋茶要有好品質要2000m以上
但其實秋茶茶農都不會施肥
所以也不用太期待品質會有多好
推
07/12 12:58,
6年前
, 21F
07/12 12:58, 21F

若是春茶, 那可能是山腰或山腳囉~
就像有人賣天池茶5/7就採收一樣XD
喝茶要有自己的想法,
名稱價格對了才試茶, 不對就跳過呀~
還是會怕就找你信得過的買
至於有沒有價值自己最清楚
推
07/12 13:00,
6年前
, 22F
07/12 13:00, 22F
→
07/12 13:00,
6年前
, 23F
07/12 13:00, 23F
→
07/12 13:01,
6年前
, 24F
07/12 13:01, 24F
推
07/12 13:28,
6年前
, 25F
07/12 13:28, 25F
→
07/12 13:28,
6年前
, 26F
07/12 13:28, 26F
推
07/12 13:29,
6年前
, 27F
07/12 13:29, 27F
推
07/12 13:56,
6年前
, 28F
07/12 13:56, 28F
→
07/12 13:56,
6年前
, 29F
07/12 13:56, 29F
感謝前輩補充...
個人的品飲經驗, 接近綠茶的輕發酵才有菁味,
接近紅茶的中重發酵, 幾乎不會有生菜的菁味.
推
07/12 20:16,
6年前
, 30F
07/12 20:16, 30F
推
07/13 14:40,
6年前
, 31F
07/13 14:40, 31F
推
07/14 01:15,
6年前
, 32F
07/14 01:15, 32F
→
07/14 01:17,
6年前
, 33F
07/14 01:17, 33F
→
07/14 01:21,
6年前
, 34F
07/14 01:21, 34F
推
07/19 00:05,
6年前
, 35F
07/19 00:05, 35F
→
07/19 00:05,
6年前
, 36F
07/19 00:05, 36F
發酵度個人是以茶湯的顏色來區分,
由綠轉黃到紅(輕到重)
要定標準也不難, 色卡一比就知道,
看有沒有權威單位願意去定義一下.
至於菁味(生菜味)那只是附加的
主要還是以茶湯的顏色為主
愈綠的茶草仔味愈重...
下次就改用草仔味好了
用菁味似乎會引起誤會
→
07/19 00:05,
6年前
, 37F
07/19 00:05, 37F
→
07/19 00:05,
6年前
, 38F
07/19 00:05, 38F
推
07/19 00:08,
6年前
, 39F
07/19 00:08, 39F
→
07/19 00:08,
6年前
, 40F
07/19 00:08, 40F
→
07/19 00:08,
6年前
, 41F
07/19 00:08, 41F
推
07/19 01:21,
6年前
, 42F
07/19 01:21, 42F
→
07/19 01:21,
6年前
, 43F
07/19 01:21, 43F
推
07/19 11:29,
6年前
, 44F
07/19 11:29, 44F
推
07/19 11:44,
6年前
, 45F
07/19 11:44, 45F
推
08/01 17:30,
6年前
, 46F
08/01 17:30, 46F
推
08/04 11:50,
6年前
, 47F
08/04 11:50, 47F
最近有買進一些秋茶
價位大概:2000-3500
有機會再來分享心得
※ 編輯: Radiomir (61.223.39.71 臺灣), 08/14/2019 12:16:58
推
09/01 10:03,
5年前
, 48F
09/01 10:03, 48F
→
09/01 10:03,
5年前
, 49F
09/01 10:03, 49F
→
09/01 10:03,
5年前
, 50F
09/01 10:03, 50F
→
09/01 10:03,
5年前
, 51F
09/01 10:03, 5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Tea 近期熱門文章
6
10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