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哪裡可以學做炭焙茶?

看板Tea (茶板)作者 (lee)時間5年前 (2020/05/05 16:41), 5年前編輯推噓18(18025)
留言43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 自從小弟接觸到炭焙茶, 就不太喝得下其他茶了(修辭), 於是進展到想從事炭焙茶這行, 可惜之前問了都沒機會。 小弟看過炭焙師寫的書, 聽過講座, 知道炭焙的辛苦, 比如講師分享道, 很多學徒熬不過去, 藉口去買杯冷飲, 就此消失, 有天師傅把他叫過去, 「XX啊,每麥喔!」說他是第一個撐過半年的學徒。 炭焙耗工,成本也高, 心裡有準備在沒做出品牌之前, 價格不會高, 經濟上會有一段清貧日子要過。 基於這些認識, 向大家請益, 哪裡可以學做傳統的炭焙茶? 在此謝過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88668090.A.F62.html

05/05 16:51, 5年前 , 1F
所以為什麼要學,有什麼因素嗎?
05/05 16:51, 1F

05/05 16:51, 5年前 , 2F
還是有大筆存款可以讓你當興趣
05/05 16:51, 2F
哈囉V大, 我沒有大筆存款,初衷很單純,就像喜歡喝咖啡,就想嘗試自己從手網開始烘; 喜歡喝炭焙茶,所以想自己動手做。 在我兼職當臉書粉專寫手以前,茶和咖啡只是興趣。 之後,由於文章題材涉及茶和咖啡領域, 讀書以充實文章內容就成了必要, 比如想寫紫砂,就讀《早期壺事典》, 而為了溯源砂壺,就讀《宜興紫砂礦料》, 從紫砂土的本質,探詢紫砂為什麼有雙重氣孔結構...... 又比如想知道茶的甘苦,就讀《茶咖學・台灣茶》, 讓茶葉化學和實際品飲體驗掛鉤, 但總覺不究竟。 舉例的目的,是想說明隨著深入領域, 我發覺書面理論可以讓我對所欲了解的事物有概念, 但也只是概念, 因為缺了實作。 所以我想實際去學炭焙茶。

05/05 17:27, 5年前 , 3F
我之前上課的一位老師是炭焙師,名氣很大的,如果台中
05/05 17:27, 3F

05/05 17:28, 5年前 , 4F
你方便,可以站內信問我茶行或課程的資訊
05/05 17:28, 4F

05/05 17:30, 5年前 , 5F
我也喜歡炭焙茶,希望你找到機會,做得開心並堅持下去
05/05 17:30, 5F

05/05 17:31, 5年前 , 6F
PS. 我上的課是關於泡茶的,不是焙茶。我也不知道老師
05/05 17:31, 6F

05/05 17:32, 5年前 , 7F
有沒有想要收學徒的意思
05/05 17:32, 7F
謝謝謎大,也許您說的是晉遠堂的賴師傅? 我看的就是他寫的炭焙書, 裡面說的炭焙的結構我無法理解, 這也是我想實作的原因之一。

05/05 20:58, 5年前 , 8F
看過有人學, 沒有像您的名家分享那麼慘
05/05 20:58, 8F

05/05 21:02, 5年前 , 9F
三樓的大大 我猜樓主提的師傅之一和您講的是重複的
05/05 21:02, 9F
l大,在搜尋茶知識的時候,您的推文常常讓我獲益良多,在此謝過! ※ 編輯: sigurros1911 (114.43.144.149 臺灣), 05/05/2020 23:28:02

05/06 00:31, 5年前 , 10F
好奇是打算去買毛茶回來自己萎凋殺菁揉稔,最後自己焙?
05/06 00:31, 10F

05/06 00:50, 5年前 , 11F
毛茶是指殺菁之後的嘍
05/06 00:50, 11F

05/06 00:50, 5年前 , 12F
要茶園/茶菁開始處理的話當然是更理想
05/06 00:50, 12F

05/06 09:15, 5年前 , 13F
確實若能從茶園管理、做茶理解起是最理想的
05/06 09:15, 13F

05/06 15:54, 5年前 , 14F
請問炭培茶跟日本培茶哪裡不一樣呢
05/06 15:54, 14F

05/06 16:56, 5年前 , 15F
Hojicha 很多是用滾筒直接炒的
05/06 16:56, 15F

05/06 18:05, 5年前 , 16F
是的,雖然他焙的茶不對我的口味,但是蠻厲害的
05/06 18:05, 16F

05/07 00:41, 5年前 , 17F
可能還是要從最源頭的茶菁開始做起吧,需要等待機緣
05/07 00:41, 17F

05/07 00:41, 5年前 , 18F
才入得了行~
05/07 00:41, 18F

05/07 00:48, 5年前 , 19F
謝謝樓上大大們的指點!
05/07 00:48, 19F

05/07 22:37, 5年前 , 20F
茶好不用硬焙~
05/07 22:37, 20F

05/09 14:42, 5年前 , 21F
茶爛也不該硬焙啊
05/09 14:42, 21F

05/11 15:02, 5年前 , 22F
哈囉elpam大,一直以來在您的文章跟推文中也收穫很
05/11 15:02, 22F

05/11 15:04, 5年前 , 23F
多喔,您有次貼的紫砂壺和瓷壺、玻璃壺的比較算是我
05/11 15:04, 23F

05/11 15:04, 5年前 , 24F
開始進入紫砂的敲門磚
05/11 15:04, 24F

05/11 15:06, 5年前 , 25F
我覺得焙只是一種改變茶風味的方式,不一定只有爛茶
05/11 15:06, 25F

05/11 15:07, 5年前 , 26F
該用焙的嘗試提升風味。就像魚可以清蒸也可以烤,未
05/11 15:07, 26F

05/11 15:09, 5年前 , 27F
必清蒸優於烤,或烤優於清蒸。只是每個人偏好不同
05/11 15:09, 27F

05/12 01:50, 5年前 , 28F
你去喝喝書中作者之茶 再對對書中作者文字。對得起來再說
05/12 01:50, 28F

05/12 01:52, 5年前 , 29F
行有餘力早點體會真的是好事,免得用文字去猜去想,
05/12 01:52, 29F

05/12 11:53, 5年前 , 30F
也注意作者系統的泡法和品法
05/12 11:53, 30F

05/12 11:54, 5年前 , 31F
還有美感認同
05/12 11:54, 31F

05/12 23:30, 5年前 , 32F
好的,謝謝二位大大指點!
05/12 23:30, 32F

05/18 20:55, 5年前 , 33F
何六月的新書 可能也會寫到相關的??? 詹的希望快點出
05/18 20:55, 33F

05/21 23:35, 5年前 , 34F
謝謝l大,何老的書是《泡壞了的茶湯》嗎?詹指的是
05/21 23:35, 34F

05/21 23:36, 5年前 , 35F
九壺堂主人嗎?到時也會注意,謝謝您喔!
05/21 23:36, 35F

05/22 00:35, 5年前 , 36F
對 * 2
05/22 00:35, 36F

05/22 21:10, 5年前 , 37F
還沒出的那本 keyword #鳴鶴在陰
05/22 21:10, 37F

05/22 21:30, 5年前 , 38F
好的,謝謝l大提示!
05/22 21:30, 38F

06/29 19:54, 5年前 , 39F
建議就算是電焙的也要好好的喝
06/29 19:54, 39F

06/29 19:54, 5年前 , 40F
然後 elpam 講的資訊要對得上實物這一點 對所有的相關
06/29 19:54, 40F

06/29 19:54, 5年前 , 41F
訊息媒體都該有同一標準
06/29 19:54, 41F

07/26 02:22, 5年前 , 42F
一些今年的焙火茶 陸陸續續有在成品化 有機會可以仔
07/26 02:22, 42F

07/26 02:22, 5年前 , 43F
細喝喝看
07/26 02:22, 43F
文章代碼(AID): #1UiIQwzY (Tea)
文章代碼(AID): #1UiIQwz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