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施肥讓葉片肥厚有質這件事

看板Tea (茶板)作者 (重鳥)時間4年前 (2020/10/12 22:04), 4年前編輯推噓11(1103)
留言14則, 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09/29 23:57,
您的論點絕大部份我都十分認同,但不太明白的地方是
09/29 23:57

09/29 23:57,
為何不能下重肥?沒有肥就沒質量,喝起來會沒什麼滋
09/29 23:57

09/29 23:57,
味,且沒肥茶葉本身就不夠肥厚,不厚就容易曬傷導致
09/29 23:57

09/29 23:57,
走水不順,做出來品質也不佳,還請您解答疑惑。
09/29 23:57
這真的是大哉問,我的師傅是的觀點一開始與您相同,但他今年也買了我的自然農法茶, 也不覺得沒施肥或極少肥葉片就不會厚。 簡單地說,葉片肥厚是植物健康的象徵,也是葉片內含比較多水與果膠質層的象徵,葉片 水多不見得是肥厚,肥施多也可能讓葉片薄張,讓萎凋走水困難 簡單分類成四句型 1.葉片健康肥厚 2.葉片不健康而肥厚 3.葉片健康偏薄張 4.葉片不健康而偏薄張 第一類容易出好茶,通常出現在處女地新茶園,這時候下重肥可以擠出土壤中的礦物質, 這樣的茶好好作確實相當有質,耐走水,鹿農的特等、頭等,梅農比賽能比到高段的,大 概都是這類的茶。 第二類常出現在已經耕作10幾年,下重肥的茶園,經驗是這類茶不太好作,葉片的肥厚是 假象,室外萎凋不能太足,不然會容易受傷,只能靠室內除濕空調設備拉梗水,容易喝到 胺基酸味的也是這類茶,像是興農有一隻錦2號,就以茶帶特殊胺基酸風味著稱。 第三類出現在中低海拔的茶園,因為葉片成長速度較快,葉片手感會比較薄,特別是向陽 面石礫地,一不小心就薄張了。但經驗中這樣的茶葉等待它長熟一點,一樣能作出好茶, 只是沒有高山那麼重的果膠質。如果是紅心烏龍、四季春、青心大有、新叢金萱、翠玉, 葉片還是會厚的。 第四類常出現在中低海拔多施合成肥料或豆粕類的茶園,自己覺得是沒特色也沒好處,只 能仿高山茶使用。 簡單總結就是,葉片健康就會肥厚,但肥厚不一定是健康 施肥不一定會讓葉片肥厚 健康的葉片就耐萎凋走水,耐萎凋走水就容易出好茶 供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39.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602511484.A.345.html ※ 編輯: heavybird (36.232.39.51 臺灣), 10/12/2020 22:22:12

10/13 00:07, 4年前 , 1F
謝謝大大分享心得
10/13 00:07, 1F

10/13 01:22, 4年前 , 2F
處女地還下重肥喔。 是那這樣搞......
10/13 01:22, 2F
確實現場很多人是這麼搞,處女地不需要重肥,但主人依然重肥,豆粕花生粕下很重

10/13 01:33, 4年前 , 3F
胺基酸味不一定不好啊
10/13 01:33, 3F
日本綠茶就以豐富的氨基酸味著稱XD

10/13 07:50, 4年前 , 4F
好文
10/13 07:50, 4F

10/13 07:52, 4年前 , 5F
有健康的長年茶園嗎 有沒有老欉的故事可以聽
10/13 07:52, 5F
嗯,我身邊很少超過30年的茶園,我不清楚這方面的故事

10/13 08:28, 4年前 , 6F
估狗過量施肥 就有很多文章了 什麼東西都是適量就好
10/13 08:28, 6F

10/13 08:28, 4年前 , 7F
肥太多反而傷害土地
10/13 08:28, 7F
對,沒錯,但真的講不聽耶 ※ 編輯: heavybird (36.232.39.51 臺灣), 10/13/2020 09:49:03

10/14 01:45, 4年前 , 8F
說到底就是中部慣性 球型茶的歸類。尊重 但請不要套用所有
10/14 01:45, 8F

10/14 01:45, 4年前 , 9F
茶區
10/14 01:45, 9F

10/14 09:11, 4年前 , 10F
推苦口婆心的版友
10/14 09:11, 10F

10/15 01:13, 4年前 , 11F
推感謝分享~
10/15 01:13, 11F

10/16 23:45, 4年前 , 12F
優文 漲知識
10/16 23:45, 12F

10/18 21:27, 4年前 , 13F
花蓮側冬茶下山中
10/18 21:27, 13F

10/21 08:22, 4年前 , 14F
感謝大大,長知識
10/21 08:22, 14F
文章代碼(AID): #1VX69yD5 (Tea)
文章代碼(AID): #1VX69yD5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