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從code blue看台灣建立直昇機醫療制度

看板Aviation (航空板)作者 (台灣宅男工會會長)時間17年前 (2008/09/20 00:51),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cgy (飛向藍天)》之銘言: : 再次重申Dr Heli是"主動醫療",讓急症重傷病患提早讓醫生治療提高其存活率, : 台灣急救制度,站在最前線的是EMT急救技術士,這些技術士只能處理基本急救, : 而很多狀況基本急救可能是杯水車薪... 這一篇比較跟航空無關,不過既然要討論空中醫療救護,因此醫療的部分 還是要提一下。 ******************************************************************** 其實這樣子講對救護技術員(EMT)不挺公允的..... 依據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97年7月29日衛署醫字第0970214520號令發布) 的規定,救護技術員分初、中、高三級,分別可執行業務範圍如下: 初級救護員(EMT-I)得施行之救護項目如下: 一、檢傷分類及傷病檢視。 二、病患生命徵象評估、血氧濃度監測。 三、基本心肺復甦術及清除呼吸道異物。 四、使用口咽、鼻咽人工呼吸道。 五、給予氧氣。 六、止血、包紮。 七、病患姿勢選定及體溫維持。 八、骨折固定。 九、現場傷患救出及搬運。 十、送醫照護。 十一、急產接生。 十二、心理支持。 十三、使用自動心臟電擊器。 (自動心臟電擊器=AED) 中級救護員(EMT-II)得施行之救護項目如下: 一、初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二、血糖監測。 三、灌洗眼睛。 四、給予口服葡萄糖。 五、周邊血管路徑之設置及維持。 六、給予葡萄糖(水)、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食鹽水。 七、使用喉罩呼吸道。 八、協助使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或硝化甘油舌下含片。 (周邊血管路徑之設置及維持、給予葡萄糖(水)、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   食鹽水=打點滴=IV=靜脈注射) 高級救護員(EMT-P)得施行之救護項目如下: 一、中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二、依預立醫療流程執行注射或給藥、施行氣管插管、電擊術及使用體外 心律器。 事實上來講,台灣的高級救護技術員必須取得的證照包括了ACLS(高級心 臟救命術)、APLS(小兒高級救命術)、ETTC(急診創傷訓練)三大證。 簡單地說,EMT-P可以做的事情除了一般所認識的急救之外,還有在 預立醫囑下,使用電擊器、插管及給藥;這三項一向被視為醫師急救行為 的延伸,為什麼允許EMT-P執行?因為這樣救回更多到院前心肺停止 (OHCA,以前都叫DOA,但是因為DOA應該是由醫師宣告,所以改稱OHCA) 病患。 在美國,空中醫療是由EMT-P執行,和歐洲由醫師執行並不相同, 但是根據胡勝川的說法,實證研究指出EMT-P執行空中醫療不會比 醫師差,而且還比較便宜。 (理由很簡單,救護直昇機在怎麼配備齊全還是比不上急診室,而且院 外的環境跟條件比院內惡劣很多,也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 而在法規上,中級救護技術員就可以擔任空中救護勤務,但實際上這一塊 大多是以EMT-P為主力。 :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統計救護車派出勤務到醫院這段時間平均值,基本上15分鐘 : 個人覺得有點不太可能,當然手上沒統計資料,也不能說太多... 以前的研究: 台北市(人口:260萬)  宜蘭縣(人口:45萬) 救護車反應時間 4.5分 7.9分 現場停留時間 3.8分 3.4分 運送時間 9.8分 19.9分 (胡勝川,1993)  把上面3個時間加起來就是當年救護車從出車到抵達急診的時間。 -- 老大:作戰靠指揮 MOTCT: 老大:指揮靠通信 MOTCT: 狀況:通信不通-- 老大:不好意思,那個...麻煩一下 MOTC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3.183

09/20 05:12, , 1F
不得不推了...我也不是損EMT啦,當然有些狀況可能真的做的事有
09/20 05:12, 1F

09/20 05:13, , 2F
限,往往希望投入更多醫療行動
09/20 05:13, 2F

09/20 22:46, , 3F
推推推推推!!!
09/20 22:46, 3F
文章代碼(AID): #18qzYKYi (Aviation)
文章代碼(AID): #18qzYKYi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