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改標題]中文教育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yahoo)時間17年前 (2008/07/14 03:49), 編輯推噓5(5019)
留言2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icanbe ( )》之銘言: : 這點我身邊有很多華裔的例子 : 有的家裡父母會強迫講中文 : 但是日常生活用不到的話 : 程度就跟我們不常用方言的人差不多 原文恕刪 我身邊有位朋友是幼教博士,之前曾在中文學校教過一年書。 當我考慮要不要讓孩子三歲半就開始上中文學校時, 她跟我說不急, 她說她教一年,發現小朋友學了一年的ㄅㄆㄇ幾乎每個禮拜都在重學, 而且她也不建議教ㄅㄆㄇ, 她說如果孩子要在海外長大,那就學大陸人使用的拼音法,這樣比較實用。 不過我自己拿教材教小朋友後, 我覺得ㄅㄆㄇ也不錯,可以協助爸媽有效糾正孩子把ㄗㄕ、ㄓㄙ等音分清楚 像我兒子每次都跟我老公說:「把拔~我的背ㄕㄨㄢㄕㄨㄢ的,請幫我按摩…」 沒教爸媽自己熟悉的ㄅㄆㄇ的話,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麼糾正比較清楚... 至於讓孩子把中文學好的方式, 綜合幾位媽媽的經驗, 讓孩子學好中文的方式不是上中文學校, 而是讓孩子常回台灣,譬如每年暑假,或者回去念一兩年的書。 至於四書五經到底該不該教, 我真的覺得這東西對小朋友的幫助有限。 我還是會教,但只是給他們一點概念。 我的作法不是給孩子壓力,不是讓他們覺得: 因為爸媽認為這東西很重要,所以他有責任要懂。 我給孩子的感覺是: 這是媽媽覺得有趣的書,所以媽媽偶而會拿出來朗讀, 孩子看媽媽讀得津津有味,自然會湊過來瞧瞧,然後跟著媽媽念一兩段。 我給這個年紀的孩子讀和聽很多教導品德、培養EQ和生活習慣、啟蒙數理科學的童書, 如蝴蝶風箏、白雲枕頭、聽~聲音在震動… 我覺得這些比現在給他教論語、道德經、弟子規來得有用多了。 孩子不用我強迫,每天都主動要求聽故事,講故事, 也會主動拿書出來看圖對照CD的進度(他還不識字)。 我也給他聽很多童話,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中國童話也在其中,但是不是唯一強調的重點。 因為在這裡長大的孩子很辛苦, 在家父母期待他學好母語,在外他必須用英文生存。 所以我希望我給他的語言環境是事半功倍, 他現在將這些世界知名的故事用中文聽得滾瓜爛熟, 之後當他接觸到英文版時,他會因為熟悉內容而把英文學得更快,更有成就感。 至於論語、莊子…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 也許有些人覺得小孩子適合念論語、三字經…等書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書字少義深, 小孩子容易朗朗上口,背起來了放在心裡將來就懂了。 我總覺得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應該是從文學中拓展視野與激發想像力, 例如我規劃下一次購書時, 要選兒童版的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等書來讀給孩子聽, 陪孩子持之以恆的閱讀,才是奠定語言基礎與加深文化情感的最佳啟蒙方式。 至於論語…等四書五經,在我的教學規劃是排在很後面, 等孩子大到開始思索人生哲理時再教也不遲, 譬如在對話中講到「古人說…俗語說,論語提到…」 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將這些古文經典介紹給孩子,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方式。 而且在中文學校的課程規劃中,學生也是到五年級開始接觸成語, 到六年級和青少年班才認識中國文化,可見這種東西真的要大一點才會欣賞。 最後,我想澄清的迷思是, 孩子不會去中文學校交到同樣文化的朋友後就跟對方講中文。 他們在哪裡長大的,就是講那裡的語言, 這是身為父母難以改變也必須去調適的事實。 孩子即使不去中文學校也會透過其他方式交到和他同文化的朋友, 況且海外社交圈狹小複雜,認識一堆同鄉不如交到一兩個知己, 要帶孩子尋根的最佳方式,還是常帶他回父母的故鄉。 當然,我們也可以強迫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達成我們的期望, 但是這樣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如何協助孩子一方面順利適應外在的陌生環境,一方面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真的是在海外教養孩子時的艱難課題。 參考資料《北卡中文學校課程規劃》 http://www.ncrcls.org/language_description2003fall.shtml -- 《好老師讓你笑哈哈,壞老師害你得內傷》 http://happypowpow.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20.html 在幼稚園向來受師長稱讚的小羽,這次竟然要被夏令營園長退學,到底發生什麼事? 追根究底後,我們終於確定,小羽不是那種討厭鬼,是討厭鬼才會討厭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182.125.81 ※ 編輯: happyexpose 來自: 75.182.125.81 (07/14 03:53) ※ 編輯: happyexpose 來自: 75.182.125.81 (07/14 09:35)

07/14 12:44, , 1F
請問台灣有類似師大那樣的語言班讓寒暑假歸國小朋友學
07/14 12:44, 1F

07/14 12:44, , 2F
中文的嗎?
07/14 12:44, 2F

07/14 13:07, , 3F
真的,培養孩子的中文閱讀習慣才是最重要的,讀本教材是什
07/14 13:07, 3F

07/14 13:08, , 4F
麼,那倒是其次
07/14 13:08, 4F

07/14 13:55, , 5F
我覺得小朋友潛力無窮真的... 我就是多種語言環境長大
07/14 13:55, 5F

07/14 13:55, , 6F
我爸中文教育 我媽是英文教育出身 長輩都講家鄉話
07/14 13:55, 6F

07/14 13:57, , 7F
在外面別人的方言都很快學起來 幼稚園就用英文
07/14 13:57, 7F

07/14 13:58, , 8F
因為老師是印度人 只要快樂學習 小朋友根本就像sponge
07/14 13:58, 8F

07/14 14:00, , 9F
也許外語如英語,馬來語沒有很強 也夠我在外生存了
07/14 14:00, 9F

07/14 14:00, , 10F
哈 忘了說我是大馬華僑 不知道我的成長經驗有沒有幫助
07/14 14:00, 10F

07/14 14:01, , 11F
而且從小簡繁體字都認得了 只要小孩沒有壓力 真的沒問題
07/14 14:01, 11F

07/14 21:28, , 12F
To AngelSammi:我朋友曾讓孩子在美國放暑假時回台灣
07/14 21:28, 12F

07/14 21:28, , 13F
念一陣子的小學(台灣小學還沒放假),他覺得對孩子
07/14 21:28, 13F

07/14 21:28, , 14F
幫助很大,無論是對語文或文化都有更深一層的感觸
07/14 21:28, 14F

07/14 21:29, , 15F
回美國後對中文學校也不再那麼排斥或覺得很痛苦
07/14 21:29, 15F

07/14 21:29, , 16F
如果台灣也放暑假了,應該可以找找課後才藝班..
07/14 21:29, 16F

07/14 21:30, , 17F
我來美至今還沒有回台灣過, 所以對台灣的幼童語文
07/14 21:30, 17F

07/14 21:30, , 18F
環境認識有限,不過我會開始研究看看..
07/14 21:30, 18F

07/14 21:32, , 19F
To Junkos:嗯嗯,我也贊同你的想法.
07/14 21:32, 19F

07/14 21:33, , 20F
To Realthugs:我大學室友也是大華馬僑,她的中文素養
07/14 21:33, 20F

07/14 21:34, , 21F
比我們好(她自己也問過:為什麼你們沒唸過這些東西
07/14 21:34, 21F

07/14 21:35, , 22F
呢?)我大學去馬來西亞開學生會議時, 發現大家都會
07/14 21:35, 22F

07/14 21:36, , 23F
說中文時有嚇到..那是我在東南亞的文化衝擊之一..:P
07/14 21:36, 23F

07/14 23:22, , 24F
論語大概25歲才會懂 道德經大概70歲才可能懂
07/14 23:22, 24F
文章代碼(AID): #18UbnCnw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0 篇):
12
17
13
61
文章代碼(AID): #18UbnCnw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