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改標題]中文教育
※ 引述《happyexpose (yahoo)》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我身邊有位朋友是幼教博士,之前曾在中文學校教過一年書。
: 當我考慮要不要讓孩子三歲半就開始上中文學校時,
: 她跟我說不急,
: 她說她教一年,發現小朋友學了一年的ㄅㄆㄇ幾乎每個禮拜都在重學,
: 而且她也不建議教ㄅㄆㄇ,
: 她說如果孩子要在海外長大,那就學大陸人使用的拼音法,這樣比較實用。
: 不過我自己拿教材教小朋友後,
: 我覺得ㄅㄆㄇ也不錯,可以協助爸媽有效糾正孩子把ㄗㄕ、ㄓㄙ等音分清楚
: 像我兒子每次都跟我老公說:「把拔~我的背ㄕㄨㄢㄕㄨㄢ的,請幫我按摩…」
: 沒教爸媽自己熟悉的ㄅㄆㄇ的話,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麼糾正比較清楚...
: 至於讓孩子把中文學好的方式,
: 綜合幾位媽媽的經驗,
: 讓孩子學好中文的方式不是上中文學校,
: 而是讓孩子常回台灣,譬如每年暑假,或者回去念一兩年的書。
: 至於四書五經到底該不該教,
: 我真的覺得這東西對小朋友的幫助有限。
: 我還是會教,但只是給他們一點概念。
: 我的作法不是給孩子壓力,不是讓他們覺得:
: 因為爸媽認為這東西很重要,所以他有責任要懂。
: 我給孩子的感覺是:
: 這是媽媽覺得有趣的書,所以媽媽偶而會拿出來朗讀,
: 孩子看媽媽讀得津津有味,自然會湊過來瞧瞧,然後跟著媽媽念一兩段。
: 我給這個年紀的孩子讀和聽很多教導品德、培養EQ和生活習慣、啟蒙數理科學的童書,
: 如蝴蝶風箏、白雲枕頭、聽~聲音在震動…
: 我覺得這些比現在給他教論語、道德經、弟子規來得有用多了。
: 孩子不用我強迫,每天都主動要求聽故事,講故事,
: 也會主動拿書出來看圖對照CD的進度(他還不識字)。
: 我也給他聽很多童話,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 中國童話也在其中,但是不是唯一強調的重點。
: 因為在這裡長大的孩子很辛苦,
: 在家父母期待他學好母語,在外他必須用英文生存。
: 所以我希望我給他的語言環境是事半功倍,
: 他現在將這些世界知名的故事用中文聽得滾瓜爛熟,
: 之後當他接觸到英文版時,他會因為熟悉內容而把英文學得更快,更有成就感。
: 至於論語、莊子…
: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
: 也許有些人覺得小孩子適合念論語、三字經…等書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書字少義深,
: 小孩子容易朗朗上口,背起來了放在心裡將來就懂了。
: 我總覺得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應該是從文學中拓展視野與激發想像力,
: 例如我規劃下一次購書時,
: 要選兒童版的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等書來讀給孩子聽,
: 陪孩子持之以恆的閱讀,才是奠定語言基礎與加深文化情感的最佳啟蒙方式。
: 至於論語…等四書五經,在我的教學規劃是排在很後面,
: 等孩子大到開始思索人生哲理時再教也不遲,
: 譬如在對話中講到「古人說…俗語說,論語提到…」
: 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將這些古文經典介紹給孩子,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方式。
: 而且在中文學校的課程規劃中,學生也是到五年級開始接觸成語,
: 到六年級和青少年班才認識中國文化,可見這種東西真的要大一點才會欣賞。
我一直認為,言教不如身教
有的父母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
就一直放錄音帶或VCD灌輸孩子知識
或者買很多圖卡讓孩子認圖記憶
不管孩子幾歲,這種作法一直是華人父母的盲點...
至於什麼教材才有趣味,我覺得這是父母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
然後培養出了孩子的興趣,以為孩子的興趣就是那些
我兒子就一點都不喜歡童話
每次要念故事給他聽,他就翻書
可是他喜歡聽我念詩詞、唱戲曲.....
他也很喜歡模仿爸爸練武
他現在才一歲十個月.....
我還記得,他二個月大時,我念三字經當搖籃曲
結果愈念他愈興奮,最後我就決定不念三字經了= =
至於文學中的深刻意涵,說真的,我並不期望他那麼小就能懂
即使到十幾歲我也不覺得就要解釋給他聽
以詩詞而言,我會先讓他記住
但是意涵我會試著帶他去體驗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唐詩宋詞中有多少詩可以用「看」的去領會
這一點也不難
但是論語、三字經、弟子規這種,卻是懂事了就可以開始教
因為這都是做人處事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搬出來用
這和西方文化的聖經戒條其實差不多的
其實看那些歐美影集就知道
他們文化的精隨,也是深深地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
: 最後,我想澄清的迷思是,
: 孩子不會去中文學校交到同樣文化的朋友後就跟對方講中文。
: 他們在哪裡長大的,就是講那裡的語言,
: 這是身為父母難以改變也必須去調適的事實。
: 孩子即使不去中文學校也會透過其他方式交到和他同文化的朋友,
: 況且海外社交圈狹小複雜,認識一堆同鄉不如交到一兩個知己,
: 要帶孩子尋根的最佳方式,還是常帶他回父母的故鄉。
: 當然,我們也可以強迫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達成我們的期望,
: 但是這樣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 如何協助孩子一方面順利適應外在的陌生環境,一方面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 真的是在海外教養孩子時的艱難課題。
: 參考資料《北卡中文學校課程規劃》
: http://www.ncrcls.org/language_description2003fall.shtml
我的想法是,不要去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思維方式
也不要去限制了孩子的學習潛能
孩子是在學中做,父母也是在做中學
去中文學校也一樣是給他「能夠交到知己的機會」
既然不受正規學校教育的束縛
其實也不需要自己限制自己要怎麼教
我人在小小的荷蘭,開車二小時內會到的地方都很難互相時常聯絡
何況是美國?或許住在華人多的社區是例外吧...
另外,小朋友會怎麼做不是我們能預想的
我朋友的孩子是華荷混血,三歲多,會一點中荷語
去幼稚園碰到另一個講中文的孩子
兩人就會用中文溝通了
老師還說,只要他們兩個用她不懂的語言說話
她就知道他們在說中文
這是家庭教育無法完全取代學校教育最主要的原因
「同儕」間的相處與學習互動
我覺得沒必要這麼排斥中文學校
--
......捨不得老娘白了頭
娘生兒 連心肉 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想娘身難磕首 娘想兒來淚雙流
---《三家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7.163.159.48
※ 編輯: drama 來自: 77.163.159.48 (07/14 18:05)
→
07/14 21:08, , 1F
07/14 21:08, 1F
→
07/14 21:09, , 2F
07/14 21:09, 2F
→
07/14 21:09, , 3F
07/14 21:09, 3F
→
07/14 21:09, , 4F
07/14 21:09, 4F
→
07/14 21:10, , 5F
07/14 21:10, 5F
→
07/14 21:10, , 6F
07/14 21:10, 6F
→
07/14 21:11, , 7F
07/14 21:11, 7F
→
07/14 21:11, , 8F
07/14 21:11, 8F
→
07/14 21:12, , 9F
07/14 21:12, 9F
→
07/14 21:12, , 10F
07/14 21:12, 10F
→
07/14 21:13, , 11F
07/14 21:13, 11F
→
07/14 21:13, , 12F
07/14 21:13, 12F
→
07/14 21:13, , 13F
07/14 21:13, 13F
→
07/14 21:13, , 14F
07/14 21:13, 14F
→
07/14 21:13, , 15F
07/14 21:13, 15F
→
07/14 21:14, , 16F
07/14 21:14, 16F
→
07/14 21:14, , 17F
07/14 21:14, 17F
→
07/14 21:14, , 18F
07/14 21:14, 18F
→
07/14 21:14, , 19F
07/14 21:14, 19F
→
07/14 21:15, , 20F
07/14 21:15, 20F
→
07/14 21:16, , 21F
07/14 21:16, 21F
→
07/14 21:19, , 22F
07/14 21:19, 22F
→
07/14 21:21, , 23F
07/14 21:21, 23F
→
07/14 21:22, , 24F
07/14 21:22, 24F
推
07/14 22:24, , 25F
07/14 22:24, 25F
推
07/14 22:27, , 26F
07/14 22:27, 26F
→
07/14 22:27, , 27F
07/14 22:27, 27F
→
07/14 22:29, , 28F
07/14 22:29, 28F
→
07/14 22:29, , 29F
07/14 22:29, 29F
推
07/14 22:43, , 30F
07/14 22:43, 30F
推
07/14 22:53, , 31F
07/14 22:53, 31F
→
07/14 22:53, , 32F
07/14 22:53, 32F
簡單的說,我並不認為父母需要規定小孩應該要學什麼
我會教詩詞和古聖賢的書
那是因為我自己喜歡
我最不懂的就是
為什麼父母自己不喜歡
卻又希望孩子去學
這串話題中我就有看到好幾篇
自己並不喜歡,卻又認為孩子「必須要有概念」
所以「應該要教」的說法
因為我們自己熱愛論語、熱愛詩詞、熱愛中華文化
我們自己有很多解釋,可以結合我們自己的人生經驗
可以說給孩子聽,並不表示我就希望他要去背或要去接受
或許他只是希望能夠聽懂爸媽在熱烈討論的內容是什麼
希望跟著我們四處遊玩時
知道爸媽口中談論的那些情景感觸的由來是什麼
因為我們自己就喜歡,而且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一點都不認為孩子是被我強迫教的
而是「耳濡目染」,順其自然學會的
同樣地,我自己不會鋼琴、不會繪畫、不會芭蕾
我才不會特地送他去上這種才藝
即使是我自己個人興趣,愛看戲曲錄影帶,或著在旁邊練功練唱
我也不會想特意教會我的孩子
只不過...他每次倒是看得很樂就是了^^||||
總之,我並不認為家庭教育需要自己規定一堆
或著自己認為哪個年齡的孩子應該要先學什麼
既然這種事情已經有學校教育來做
家庭教育就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
我不會特意去「教」中文,反正他要和父母說話只能講中文
我也不會特意去教他怎麼讀寫
反正我一堆中文漫畫,想看就自己想辦法認字
爸爸媽媽用中文寫的小祕密,想知道就自己想辦法學吧
我處在一個非英語母語,卻非常注重英語教學的國家
孩子的環境就已經不只是單一語言
我不會還想特意去灌輸孩子什麼
我們的優勢就是,父母都是台灣人,家庭環境就是純中文
孩子在外要說荷語英語都沒關係
回家之後就只能用中文
反正在荷蘭,一天之中至少有二分之一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
各位要排斥四書五經,古聖賢書沒關係
我也沒說要孩子去背誦或著只能學這些啊?
而且做人處事的道理,哪有可能把這些書背起來就會啊?XD
當然是要配合爸媽自己日常生活的行為
這才是身教
當然,很多道理我們總是靠著經驗和教訓才能體會
如果能夠配合古人寫的「攻略」傳授給下一代
節省孩子碰壁的時間,又有什麼不好
也許他需要花上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真正體會
或需要更多的人生經驗來明白箇中的道理
在這之前頂多只能瞭解字面上的意義
但就像我們背數學公式一樣
一開始可能不懂,也不會用,只知道背
但是做題目做多了,就會發現難題迎刃而解之處
如果這些古書一點用都沒用
那麼也不需要焚書
早就通通被前人帶進棺材囉!
我相信寫到這邊還是有人看不懂
到底我教是不教?
我是非常順其自然的媽媽
什麼都不訓練,什麼都不做
當然也不會特意去教他認圖認字,也不會特意說故事
根本就是「完全不理會孩子自己過自己生活」的母親
頂多就是我看書的時候,小孩硬要湊過來問我書上的圖是什麼
自己聽講解古籍,自己有心得,自己做筆記的時候
小孩硬要在旁邊聽邊看我寫字,還把筆搶過去想學寫字
寫不好還把筆遞給我要我寫
(不到二歲根本不會握筆還想學寫字= =)
我們根本不用「教」,小孩就在旁邊偷學了
所以,中文也不需要特地教,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有「用」
小孩自己就會了
我可以肯定未來當他想學寫字時
我一起陪他寫的字絕對不會比他少
孩子的爸和我一樣
我們買的玩具或書籍,從來不是為了孩子買的
都是我們自己有興趣的:P
所以家裡常常上演大人和小孩搶書搶玩具的戲碼XD
※ 編輯: drama 來自: 77.163.159.48 (07/15 02:37)
→
07/15 06:58, , 33F
07/15 06:58, 33F
→
07/15 07:02, , 34F
07/15 07:02, 34F
→
07/15 07:03, , 35F
07/15 07:03, 35F
→
07/15 07:03, , 36F
07/15 07:03, 36F
推
07/15 11:31, , 37F
07/15 11:31, 37F
推
07/15 15:25, , 38F
07/15 15:25, 38F
推
07/15 15:54, , 39F
07/15 15:54, 39F
→
07/15 16:22, , 40F
07/15 16:22, 40F
→
07/15 16:24, , 41F
07/15 16:24, 41F
→
07/15 16:25, , 42F
07/15 16:25, 42F
→
07/15 16:26, , 43F
07/15 16:26, 43F
→
07/15 16:29, , 44F
07/15 16:29, 44F
→
07/15 16:30, , 45F
07/15 16:30, 45F
→
07/15 16:34, , 46F
07/15 16:34, 46F
→
07/15 17:16, , 47F
07/15 17:16, 47F
→
07/15 17:18, , 48F
07/15 17:18, 48F
→
07/15 17:19, , 49F
07/15 17:19, 49F
→
07/15 17:20, , 50F
07/15 17:20, 50F
→
07/15 17:21, , 51F
07/15 17:21, 51F
→
07/15 17:26, , 52F
07/15 17:26, 52F
→
07/15 17:27, , 53F
07/15 17:27, 53F
→
07/15 17:27, , 54F
07/15 17:27, 54F
推
07/15 19:41, , 55F
07/15 19:41, 55F
→
07/15 19:42, , 56F
07/15 19:42, 56F
→
07/15 19:43, , 57F
07/15 19:43, 57F
推
07/16 11:08, , 58F
07/16 11:08, 5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ultureSh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