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歐洲] 有關北京奧運的真實笑話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買鍵盤滑鼠請Q我)時間16年前 (2008/12/18 08:17), 編輯推噓14(1406)
留言20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Donostia (Aishwarya Rai是我的女神)》之銘言: : 前幾個月落幕的北京奧運讓全世界為之瘋狂, : 華麗的開幕式閉幕式都讓各國為之驚嘆~ : 開幕式那天我人在西班牙觀賞轉播,雖說奧運logo那麼明顯地寫著2008 Beijing : 但西班牙主播仍不停歇地講著Pekin(北 ㄎㄧㄥˋ) 用西班牙文念Beijing 會念成ㄅㄟ ㄏㄧㄥˋ 從Peking改為Beijing是中國國內的事情 西班牙文要不要跟著改 必須看中國駐西班牙的文教人員有沒有大力去宣傳推廣 : 某家電視台的記者採訪了一位阿伯,問他對本次奧運有什麼感想 : 只見阿伯憤憤不平地說: : 比賽怎麼樣我不知道啦!可是中國人很奇怪,幹嘛為了一個奧運去 : 特地把Pekin改名,變成Beijing啊?! Peking是1906年制定的郵政式拼音 以威妥瑪為主 但是把Chi ch'i hsi(ㄐ ㄑ ㄒ)         改為tsi tsi  si          或ki  ki  hi 視其自尖音團音演變而定 例如: Peking (北京 威妥瑪拼音:Pei-ching) Tientsin(天津 威妥瑪拼音:T'ien-chin) 補個culture shock 尖音是指原本為 ㄗ一 ㄘ一 ㄙㄧ 的發音 團音是指 ㄐ ㄑ ㄒ 大舌頭的滿人 不會念漢語的尖音 把 ㄗ一 ㄘ一 ㄙ一 全部念成跟團音一樣 到了民國制定國語 因應大多數人的積非成是 才把尖音和團音合併 上面的例子 可以看出「天津」原本念成ㄊㄧㄢㄘ一ㄣ 北京大學 Peking 到現在還不肯改 http://www.pku.edu.c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B5%E6%94%BF%E5%BC%8F%E6%8B%BC%E9%9F%B3 http://zh.wikipedia.org/wiki/郵政式拼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37.100

12/18 10:13, , 1F
喔喔!看文化衝擊板長知識!(筆記)
12/18 10:13, 1F

12/18 10:29, , 2F
推好文
12/18 10:29, 2F

12/18 11:32, , 3F
長知識!(筆記)
12/18 11:32, 3F

12/18 12:07, , 4F
要是中華民國在大陸 會不會叫北平呢
12/18 12:07, 4F

12/18 13:48, , 5F
最後面那個看不懂ˊˋ
12/18 13:48, 5F

12/18 15:22, , 6F
中華民國時期是叫北平的
12/18 15:22, 6F

12/18 15:55, , 7F
長知識
12/18 15:55, 7F

12/18 19:26, , 8F
拼音真是個複雜的東西
12/18 19:26, 8F

12/18 19:38, , 9F
推語言學 ^^
12/18 19:38, 9F

12/18 19:47, , 10F
大致都對; 不過應該是 天ㄗㄧㄣ
12/18 19:47, 10F

12/18 20:48, , 11F
長知識~~
12/18 20:48, 11F

12/18 21:55, , 12F
所以我們其實還是可以繼續叫首爾漢城...
12/18 21:55, 12F

12/18 22:09, , 13F
不太一樣喔 改成首爾的目的 就是要給我們這些人唸的...
12/18 22:09, 13F

12/18 22:33, , 14F
那有大大可以解釋一下Pequim的由來嗎?看來很難
12/18 22:33, 14F

12/19 02:06, , 15F
韓國人不喜歡被叫漢城 所以有努力推廣改成首爾
12/19 02:06, 15F

12/19 02:10, , 16F
首爾一直都叫首爾 我有回文解釋了
12/19 02:10, 16F

12/24 08:56, , 17F
"尖團合流"那段又是網路上錯誤的說法 明末的"西番館譯語
12/24 08:56, 17F

12/24 08:58, , 18F
閩南語還有很多南方方言也把tsi ㄐㄧ 也是滿人大舌頭??
12/24 08:58, 18F

12/24 08:59, , 19F
日語的si實際發音是ㄒㄧ 也是大舌頭??
12/24 08:59, 19F

12/24 11:59, , 20F
滿人大舌頭的話...台灣人也是...廣東人也是
12/24 11:59, 20F
文章代碼(AID): #19IPQAJ9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IPQAJ9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