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咖啡] 酸 x 鹼 (鹼粉)
本次事件的起因,出自一罐放了很久的即溶咖啡...
想說來個濃咖啡來挑燈夜戰
小弟約莫放了兩湯匙(大概是兩茶匙,平匙)
一般泡麵的碗 (大概 500 ~ 700 cc)
喝了一口後,真的是酸到頭皮發麻,全身不對勁。 -__-||| (倒掉)
由於這罐即溶咖啡很久沒跟他見面了,也擔心是不是真的放到發酸
在貧窮人性格驅使下,某人還是想耐著性子喝完。 (不是我...  ̄□ ̄||| )
於是這次泡了約 一茶匙 ,200cc 的水,稀釋成 500,
然後,加了 "鹼粉" 溶液 (碳酸鈉 Na2C03) 約 0.6mm 厚,大拇指面積
稀釋為 50 cc 溶液
(請原諒我無法重現最初那種酸到頭皮發麻的感覺,這次只泡了一茶匙)
結果真的不酸了... 不過稍稍過了頭,好像略帶肥皂味。 XD
曾耳聞食物不要隨便酸鹼中和,似乎會產生不好的物質?
若是正常的咖啡 (保存期限內)
為了不要酸而 "加鹼液"
1.有沒有人這麼做過?
2.會不會產生有毒的化合物?
* * *
雖然不曉得有沒有害... 但真的希望這種酸鹼中和過的咖啡是無害的
只是不想咖啡是酸的。
曾經品嚐一次台灣黑咖啡,不過再怎麼裝,再怎麼試著去感受,就是不懂咖啡為何要酸。
看著瓶子上標語寫著「新」咖啡更香,味道更醇
好吧 姑且相信你一次吧,儘管有文說你們是 5% 不良品的集合物
於是乎有記憶以來
喝咖啡都是狂加奶精狂加糖。
一直以為酸是沒泡好,是空氣混進去太多為碳酸
於是乎開始去想其中酸鹼中和到底是怎麼回事。
咖啡到底是什麼在酸。
酸到我想拿去洗廁所。 -___-||| 呃,其實不太對。
說到酸,我確定煮洛神花應該是酸的-
水壺內壁光亮如新,液面交界處成了明顯的分隔~沒泡到藥水的仍為銅黃色
水壺內壁的鏽大概是被洗得一乾二淨 :P
我所學的是酸是腐蝕金屬,而鹼是腐蝕有機物(手指頭 & 廚房油垢 :P)
尿垢應該是有機物,應該用鹼洗較佳?但一直以來都是用鹽酸。
咖啡的成份:
咖啡因:苦味及刺激性的來源 -> 據說同茶鹼,一樣是鹼應該是會鹼上加鹼吧
單寧酸:我想這就是本次我要對付的敵人了,但不曉得酸後回甘是哪種酸(可能是果酸)
(沒看清楚。單寧酸煮沸而得焦梧酸,而焦梧酸拜完大神後無所得。)
脂肪:「肥」所知為「美味的肉,作祭祀用」
無肉令人瘦,肥滋滋的部份終究才能香... 牛肉也是要有雪花才香..
(那麼,來塊肥肉吧。啊,不要。)
磷脂質:「是由一分子甘油加兩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磷酸結合,
而該磷酸再與其他醇類結合形成脂類。」
→難道加酒類的喝法是為了產生磷脂?!
→我覺得大豆卵磷脂很香沒錯,不過很難化出香味
→咖啡的磷脂與卵磷脂是一樣的東西嗎...?
→咖啡有磷酸或磷脂嗎...?
糖分:太少。沒感覺。
提煉精華:另一簡體網頁提到的是纖維,我想可能兩者是在說同一種東西
礦物質:其中提到碳酸鈉。「綜合起來只會帶來稍許澀味。」
呃,鹼粉的確嘗起來澀澀的沒錯
粗纖維:由於波蜜果菜汁說有溶解性纖維質...(我同意但不知所以)
-___-a 不再深究下去。
於是,以上的成份是正常咖啡的型態,加入鹼粉
(碳酸鈉,或稱食用鹼粉,雜貨店可得。嘗起來像是在舔肥皂 -.-")
(一直以為鹼粉是 NaOH ,太小看了... <囧>.. )
再經過頭腦簡單的化學運算,得:
咖啡因:一樣是鹼。
單寧酸:疑似被中和掉了。 果酸應該也不能倖免。
脂肪:由於脂 + 鹼 → 皂化,說不定產生了些許的肥皂...
磷脂:一併遭殃。香味下降。
礦物質:本身就有碳酸鈉(含量不知幾何),說不定本來就有幫我減少酸味
鹽類: 單寧酸 + 碳酸鈉 → ???
過期的咖啡爆酸問題可能出在:
脂質分解出酸,我想是醋酸根 COOH-
(如果這咖啡本來就不是很香,亦即沒有多少脂質可以香... 又能產生多少酸? )
於是得鹽類: 醋酸鈉?
= =a 不對啊 結合性比較強的本來就是 C03 根... 兩個電子 @@
... (落幕)
終於, 一杯加了鹼水的咖啡 200cc -> 500cc 加了兩大匙的奶粉
總算是喝完了
經過以上分析
我疑似感覺到香味有被犧牲的感覺
沒有酸味略帶些微肥皂味,咖啡因依舊是咖啡因
家裏的砂糖用光了,要補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44.196
※ 編輯: nehex 來自: 218.166.44.196 (02/11 05:28)
推
02/11 10:34, , 1F
02/11 10:34, 1F
推
02/13 12:00, , 2F
02/13 12:00, 2F
推
04/06 01:23, , 3F
04/06 01:23,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4 篇):
Instant_Food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