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我們的名字~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微笑女王-瑪琪可)時間18年前 (2006/12/05 03: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41 (看更多)
我之前工作地方 五百人全部用英文名互稱 當然 這是公司規定的 分機碼上面全部英文名 不論是因為好跟外國人做接洽或什麼的 但決對不是這五百個人英文都是非常好的 我覺的這是很個人主義的事情 他喜歡叫阿胖 阿屁還是TONY KEN 都是個人自由吧 就像以前公司 你如果不想用英文名字 你可以用自己最後一個字音議 但如果你堅持不用 只會顯的你的不合群 難道你要跟老闆說 你數典忘祖嗎?? 或許 這是華人社會的特殊現象 你可以保持個人風格 不與大環境”同流合污” 但也沒必要把自己清高化  話說 我國小三年級上英文補習班就有英文名字 大學 英文老師點名全用英文 出來工作 也曾經待過兩三家只叫英文名的公司 難道 我不跟老師老闆爭論 英文名存在與否跟民族自信之關係 就代表我沒有民族自信 我迎合外國人??? 好吧 我只是想說 這種個人自由的事情沒什麼好爭論對錯吧 ※ 引述《Delisaac (人生五十載,如夢似幻。)》之銘言: : ※ 引述《lerudit (l'Erudit)》之銘言: : : ^^^^^^^^ What do you mean? : : No, I have seen many European (Greek, Hungarians, etc) doing this. : : It is actually up to you. : : If you don't like that, don't use any foreign name then. : : There are also many European translate their name into Chinese and : : use them everywhere, for example, on T-shirt or even tattoo. : : I cannot see any problem of that. : 的確有很多歐美人士會取中文名, :  例如說類似史景遷或楊甦棣的這種人, :  而這兩類人當然沒有問題。 :  因為前者是因為他的確喜歡甚至仰慕中華文化, :  他對中華文化的研究甚至比大部分華人都還要深, :  他的名字也正是景仰司馬遷的意思。 :  後者則是因為工作需要, :  他在一個充滿華人的環境工作, :  取個中文名讓大家方便稱呼無可厚非。 :  那請問現在身在台灣、甚至連英文都講不好的人取英文名作啥? :  (我可不是攻擊英文不好的人,我自己英文也不好) :  他們連英文都講不好,表示不瞭解英美文化,更不用說是喜歡或仰慕; :  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是在歐美地區工作,周遭也都是華人, :  取英文名讓大家方便稱呼的理由也不存在, :  所以,從洗頭妹到業務員,他們取洋名的用意到底在哪, :  我想應該是很清楚。 :   : : There is also nothing to do with culture and admiration. : : Even though there is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me and admiration, : : it is a sort of human right or personal freedom. :  的確,這是人權,不過我們也有對這些人的態度與想法感到質疑的權利。 :  再者,這裡只是要討論"必要性"以及"心態",沒人要跟你討論"合法性"。 : : Unless being a politician (e.g. president), a person can freely decide to be : : whatever people or belong to whatever country or culture. : : You got to keep an open mind. -- 每天這樣 重複好累 真累 非常累 快累死了這些話 我可能有一天 整個人 會融化 然後變成一個好大好大的累字......... 然後佇立在101旁邊 變成台北的觀光景點... 旁邊寫著 人類奇蹟-makiko 過勞死真人化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58.236

12/06 12:00, , 1F
我認同你的看法
12/06 12:00, 1F
文章代碼(AID): #15TE7_YW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2
4
18年前, 2006/12/05 01:45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41 篇):
5
6
18年前, 2007/01/19 22:04
5
6
18年前, 2006/12/09 14:23
5
10
18年前, 2006/12/08 08:10
5
12
18年前, 2006/12/08 05:29
2
2
18年前, 2006/12/08 01:54
2
5
18年前, 2006/12/07 20:19
11
15
18年前, 2006/12/07 16:15
1
1
18年前, 2006/12/07 15:13
3
6
18年前, 2006/12/07 06:58
2
3
18年前, 2006/12/06 15:41
文章代碼(AID): #15TE7_YW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