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歐洲] 大學的教育方式(或是考試方式)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cutecuteemma (草上飛)時間15年前 (2009/12/09 21:40)推噓1(1推 0噓 7→)留言8則, 2人參與討論串4/8 (看更多)
很謝謝大家熱烈討論
我也獲得了很多人不同的看法及觀點
但我想回歸到我比較想問的問題
問題是
那位荷蘭仔認為不需要背那些公式
是因為那些公式對他在未來就業上是沒用的
重點是觀念釐清,暸解教科書上的內容及觀點
然後他之前也有提到一點(我上一篇沒有打上去)
台灣人很會計算東西,或是找出答案或是結果
但卻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觀點
從考試方式就可以顯現出來
他們從小就是寫申論題之類的(從什麼時候我是不太清楚啦!)
但我們從小就是選擇題,填充題,簡答題之類的
(這一點我還滿同意的!)
這個想法也是為什麼他覺得不該考那麼多計算題,而應該是考申論題讓教授知道學生
是否了解裡面的觀念
針對以上我想知道大家是比較認同荷蘭仔,還是我們台灣的教育方式,
又或者是有其他見解呢?
※ 引述《runeplayer (Steven)》之銘言:
: 在下認為認真的學生不會去想理解和記憶孰重孰輕的問題。
: 因為學習過程中,這兩者是相輔相成,而非互相衝突的。
: 或許某些科目,對理解的需求吃重些,某些科目對記憶的需求吃重些。
: 但能否運用所學,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該加強哪部分就去加強,
: 偏廢其中之一都是有害無益。
: 會去比較,多半是考試時策略的選擇,既然只是考試策略,
: 當然也就不是什麼踏實的學習方法。無論學校的評核制度怎麼改,
: 總是會有人去研究相對應的策略,企圖用最小的努力換取最大的成果。
: 這點是很難改變的。
: 純想背公式不在乎堆導過程的人,很明顯是考試取向,考試不考推導過程,
: 那麼推導過程就省略,公式背一背,能通過考試才要緊。
: 但這種方式不踏實,也很容易吃鱉,明明公式都記住了,
: 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哪個好,亂用公式,公錯公式常常發生,
: 就算僥倖通過了考試,記憶在腦中停留的時間也不長久,
: 不值得羨慕。
: 至於只想理解卻不想背公式的人,在下認為是很奇妙的存在。
: 在我認知裡所謂理解的過程,不外乎搞清楚名詞、參數的定義,
: 了解公式背後的邏輯,進而了解如何運用公式。
: 理解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這當中又少不了記憶的運用。
: 不論是死的名詞定義,或是活的邏輯推導,都要經過記憶、思考、
: 進而才能體會並且運用。
: 理解的過程其實非常「厚工(台語)」。
: 既然已經花了這麼多精神,記了這麼多東西,再花一點時間把最後的結論背起來
: 又算得了什麼呢?
: 比起理解的過程,記憶結論所要花的時間少得多了。
: 況且結論是整套思考邏輯的精華,發明公式的目的也是要方便運用。
: 即便不已考試為目標,記憶仍然可以幫助運用阿。
: 想想看,有些知識若不記在腦中,難道以後走到哪都要把讀過的書都帶在身邊嗎?
: 萬一手邊沒有書,又記不住,那麼如何說服別人自己是學習過這門學科的人?
: 如何證明自己和沒學過的人不一樣呢?
: 如果「記憶」的定義是僅止於背背公式,那麼我同意「理解」確實重要的多。
: 但是真正的學習過程,是不能只用到其中一者的,必定是兩者相輔相成。
: 強調「理解」的重要也不能成為不背公式的藉口。
: 公式要不要背,實在是取決背了這公式能不能幫助你運用所學的知識。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3.241
→
12/09 23:23, , 1F
12/09 23:23, 1F
→
12/09 23:24, , 2F
12/09 23:24, 2F
→
12/09 23:24, , 3F
12/09 23:24, 3F
推
12/10 03:13, , 4F
12/10 03:13, 4F
→
12/10 03:14, , 5F
12/10 03:14, 5F
→
12/10 03:15, , 6F
12/10 03:15, 6F
→
12/10 03:17, , 7F
12/10 03:17, 7F
→
12/10 03:18, , 8F
12/10 03:18, 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ultureSh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