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歐洲] 大學的教育方式(或是考試方式)

看板CultureShock (文化衝擊)作者 (......)時間15年前 (2009/12/10 16: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原文恕刪 關於這議題我有點不同的看法,但是僅適用於特定領域,特別是國際關係與政治哲學 背誦是建立自己看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這的確是老師對美國大學生與研究生很重要的要求 但是自己的看法必須建立在既有知識上 而既有知識必須靠背誦來學習 我當國際關係課程的TA時,老師考試除了申論題之外,還有考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一番兩瞪眼,沒背到就丟分 總不能學生上完課之後,連聯合國是什麼東西都講不出來還要上網查 至於申論題,老師多半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論點 但是學生自己論點的得出必須建立在對教材的討論之上 而教材內容就必須靠背誦 舉例來說,老師要求學生回答國家的角色是否式微 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學生必須用課堂教過的理論來分析 討論這些理論的部分就需要靠學生的背誦 當然,光靠死記不去理解絕對答不好 分辨學生是否只是背誦且完全不懂自己在說什麼,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但是理解之後還是要背誦 更有趣的例子來自當政治哲學TA的經驗 老師不定期舉行小考,單選題 題目大概就是比如說,伯拉圖在本週閱讀教材範圍內,曾舉那個國家為例子 這種完全是死背的題目 (不過我覺得老師小考的目的在逼學生唸書) 但就算是期末考,老師也會問一些單純需要背誦記憶的題目 比如說,J.S.Mill的複數投票概念為何 伯拉圖的高貴謊言內容為何 這種題目是有"標準答案",而且不是open book的考試方式 為什麼連政治哲學都需要背誦?因為這牽涉到學生對某某理論的基本認識 當學生要批評或支持某種看法之前,必須確定學生對這看法有基本理解 研究生的生活也是如此 資格考前不斷背誦無數學者作品或理論的內容 參加研討會的時候,別人問到自己對某本書的看法為何,總不能說,讓我翻一下筆記 有時候看著自己指導教授,才發現"博學強記"是自己永遠跟不上的部分 上面這些經驗絕對不是強調背誦是學習的唯一目標 當我比較自己在台灣念大學時的考試題目以及美國大學生的申論題 美國大學生總被要求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立場 但是這些看法或立場是建立在對教材的基本認知上 台灣的考試題目則往往停在對教材的基本認知,並未要求學生對某議題發表看法 (當然這只限於我自己念大學時的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9.231.16.222
文章代碼(AID): #1B8AvUxS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8AvUxS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