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 小家庭料理用旋風烤箱選購 35L以上 預算10K內

看板cookclub (烹飪DIY)作者 (DoUNo)時間5年前 (2020/07/23 16:50), 5年前編輯推噓1(1045)
留言46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先說結論好了,不然會離題太遠XD" 因為這預算可以上Dr. Goods和烘王A+,可是這兩台是烘焙用,似乎油到處噴的話很麻煩, 再加上其實我找不太到這兩家內膽材質,又沒旋風功能,所以應該是不考慮,畢竟旋風功 能還是能做出更多樣的效果。 1. 大同45L雙溫控不鏽鋼電烤箱 TOT-B4507A 價格 4K上下 優點:不鏽鋼內膽、轉叉功能、上下各三根加熱管、便宜 缺點:雙層隔熱門看起來很薄、配件壞掉後更換容易度不清楚、找不到電子說明書、 沒什麼網路開箱評價、沒有燈、表定230度不確定有沒有限制加熱上限, 不然照理來說這區間的烤箱加熱能力都是到300度,沒有提供內部大小。 2. 45L不鏽鋼三溫控烘焙全能電烤箱 │ SK-4590RHS 價格9K 上下 優點:8根不鏽鋼管、不鏽鋼內膽、不鏽鋼烤網和配件、配件好更換不怕沒料 缺點:價格高、不確定有沒有隔熱棉、機械式控溫、銷售管道少、評價少、 維修服務不確定如何 -------------------------- 主要就這兩個產品下去選,原本想說不鏽鋼內膽應該會蠻多的,可是看來我錯了, 其他不是機台太小,就是沒旋風功能,不然就是外殼不鏽鋼而已。 或許有的人會說食物又不會觸碰到內膽,可是鍍鋅內膽如果氧化再加上旋風功能, 完全無法想像一餐吃下多少氧化鋅,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中國人對烤箱的注重>>台灣人, 剩下的篇幅把自己做過的功課,覺得可以分享的資料寫出來吧。 1. 有關烤箱溫度的部分主要會分為 "感測部分" + "控溫部分" 1-1. "感測部分" 大多數的工業用烤箱都採用熱電偶 K type,少數會使用電阻(有分白金電阻和NTC) ,而一般家用目前還是簧片式的一體成型。 這都只是感測而已,真正能讓烤箱恆溫的是控溫部分。 1-2. "控溫部分" 大多數烤箱採用的就是 "機械式控溫" 而機械式控溫又分為 Dr. Goods、烘王、奇美的"液漲式控溫" 和多數烤箱的"簧片式控溫",原理都是(ON/OFF控制),只是感測敏不敏感而已。 而所謂的電子式控溫,通常指的是PID控制,這是一種經過數學計算,並且控制溫 度的技術,通常會接SSR(固態繼電器)協助精準控溫,所以如果要改造不能忘記。 PID的成本如果上火+下火改起來1~2000跑不掉,所以10K以下的烤箱說有什麼微電 腦基本上都只有面板部份而已,看看就好。 2.烤箱內膽材質 GOOGLE一堆資料,簡而言之鍍鋅有安全疑慮、鍍鋁更安全點,可是清洗時要挑清潔用品, 不鏽鋼容易沾黏難清,沒有清好也是吃進一堆殘留燒焦的毒物。 ------------------------------- 來說說結論好了,5K以下烤箱3~5年正常使用清洗好像也沒什麼什麼好挑剔的, 而Dr. Goods 和 烘王拿來單純烘焙的話壽命能夠更長,而且10K內的一般烤箱,包含旋風 烤箱,其實自己DIY修理難度都不高,如此一來內膽的挑選和保養就變得很重要,只是旋風 烤箱也和氣炸鍋一樣需要擔心髒污藏在風扇上,只是有些機台好拆,而氣炸鍋做得越精密 ,就會有拆解越困難的問題。 ------------------------- 對了來大概整理下沒那麼喜歡的機型 1.Whirlpool Wtom321s 32L 缺點就是內膽材質,不然其他功能應有盡有,加熱管也有6根, 本身是廚具大品牌,配件方便購買。 2.P(國際牌) NB-HM3810 38L 簧片機械式控溫,電子式面板,大品牌配件也好處理,中國 版內膽是塘瓷+鍍鋁板+M型加熱管,台灣版是4加熱管,內膽不明 3.晶工、尚朋堂 不是鍍鋅鋼板就是沒旋風或單層門,算是便宜堪用 4.【THOMSON】32L三溫控不鏽鋼內膽烤箱(TM-SAT11) 其實這台也蠻心動,可是爬文發現鋼板和門都偏薄,而且配件也不清楚,所以怕怕的 -------------------------------- 以上大概是這次為了買烤箱做的功課,只是功課歸功課,還是希望有經驗的各位協助挑 選和驗證一下,畢竟有太多的事沒有實際經歷過是不會知道哪些部分有盲點。 然後稍微補充一下,因為本身不是學電子的,所以內容有錯還麻煩幫忙糾正。 結果最後還是離題了QQ 主要溫控知識都是來自於 台灣烤箱網 http://www.ovennet.com.tw/ 其他多做的功課就比較沒那麼相關 哭啊 打了好長一篇結果當機 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9.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95494226.A.454.html ※ 編輯: r5e97nk63 (36.236.9.145 臺灣), 07/23/2020 16:53:20

07/23 18:54, 5年前 , 1F
呃,你都看了45,為何不看35的?(指指大同35
07/23 18:54, 1F

07/23 18:56, 5年前 , 2F
大同35也夠用,我目前就是35的,大同35跟45沒啥開箱,所
07/23 18:56, 2F

07/23 18:56, 5年前 , 3F
以沒啥意外
07/23 18:56, 3F

07/23 19:48, 5年前 , 4F
大同就擔心烤箱不是主力,烤箱配件會不會問題,而且35
07/23 19:48, 4F

07/23 19:48, 5年前 , 5F
L規格內膽沒明白寫出,和45L不同,45L就寫很清楚
07/23 19:48, 5F

07/23 21:34, 5年前 , 6F
也想知道…
07/23 21:34, 6F

07/24 00:29, 5年前 , 7F
之前在水管看古早味蛋糕教學時有看到一個老師的直播影
07/24 00:29, 7F

07/24 00:29, 5年前 , 8F
片,他的烤箱剛好是山崎的,有些片段可參考看看
07/24 00:29, 8F
好的,我會找看看!

07/24 06:22, 5年前 , 9F
家用小烤箱開旋風都會有溫度上不去的缺點喔!!
07/24 06:22, 9F

07/24 06:28, 5年前 , 10F
9K的價格如果用的是簧片機械式加熱就不太值
07/24 06:28, 10F

07/24 07:53, 5年前 , 11F
另外家用烤箱能上230度已經要偷笑了,更不用說300度,實際測
07/24 07:53, 11F

07/24 07:53, 5年前 , 12F
量就知道,所以內部零件不可能可以耐超過250度
07/24 07:53, 12F

07/24 11:28, 5年前 , 13F
說到溫控部份真的很傻眼,越查越覺得應該要全面汰換簧
07/24 11:28, 13F

07/24 11:28, 5年前 , 14F
片式才對,明明液漲式和簧片式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07/24 11:28, 14F

07/24 11:28, 5年前 , 15F
不過溫度的話基本上表定超過200度的烤箱,加熱能力都
07/24 11:28, 15F

07/24 11:28, 5年前 , 16F
能到300度,只不過就怕廠商在溫控動手腳,限制最高溫
07/24 11:28, 16F

07/24 11:28, 5年前 , 17F
度又加上蓄熱能力不好,讓溫度無法上去,這才是我最擔
07/24 11:28, 17F

07/24 11:28, 5年前 , 18F
心的,至於看不到的零件只能相信廠商了。
07/24 11:28, 18F

07/24 11:28, 5年前 , 19F
山崎那台就擔心因為不是液漲式,如果最高溫又限制,那
07/24 11:28, 19F

07/24 11:28, 5年前 , 20F
麼即使放溫度計也沒用,大同也是同樣問題,只是光看外
07/24 11:28, 20F

07/24 11:28, 5年前 , 21F
觀大同讓我擔心的還有蓄熱問題,不然最壞情況下溫控都
07/24 11:28, 21F

07/24 11:28, 5年前 , 22F
還可以再改。
07/24 11:28, 22F
※ 編輯: r5e97nk63 (114.47.122.170 臺灣), 07/24/2020 12:12:04

07/24 13:00, 5年前 , 23F
改了還是沒用,內部零件是否能承受那麼高溫還是問題,短時間
07/24 13:00, 23F

07/24 13:01, 5年前 , 24F
或許沒問題,但長時間Y型端子容易碎裂
07/24 13:01, 24F

07/24 13:02, 5年前 , 25F
還有線材也不一定能承受超過250度的高溫或過高的電流
07/24 13:02, 25F

07/24 13:03, 5年前 , 26F
我拆過至少20台的家用烤箱,很多都是改機後Y型端子出問題
07/24 13:03, 26F

07/24 15:05, 5年前 , 27F
這樣聽起來溫度不要那麼高反而是好事,看來這種獨立烤
07/24 15:05, 27F

07/24 15:05, 5年前 , 28F
箱還是只能過渡用,c大這麼一說,我真的有點打退買山
07/24 15:05, 28F

07/24 15:05, 5年前 , 29F
崎的念頭,看來似乎先用大同就很足夠了,還是說有什麼
07/24 15:05, 29F

07/24 15:05, 5年前 , 30F
其它好選擇,因為主要還是怕鍍鋅鋼板怕已經氧化剝落吃
07/24 15:05, 30F

07/24 15:05, 5年前 , 31F
得不安心,鍍鋁則是怕清洗會很痛苦
07/24 15:05, 31F

07/24 19:16, 5年前 , 32F
其實家用烤箱不用花太多錢,隔個2~3年就換一台會比買一台很
07/24 19:16, 32F

07/24 19:16, 5年前 , 33F
貴但用很久來的安全(健康上)
07/24 19:16, 33F

07/24 19:18, 5年前 , 34F
另外就是一台15萬~20萬的專業烤箱也不一定會用到不銹鋼內膽
07/24 19:18, 34F

07/24 19:19, 5年前 , 35F
及PID的電子溫控,畢竟又不是在做wafer溫度不需這麼精準!!
07/24 19:19, 35F

07/24 19:22, 5年前 , 36F
最後要補充的就是大多數的家用烤箱是不會用到熱電偶的,只是
07/24 19:22, 36F

07/24 19:23, 5年前 , 37F
單純的機械式簧片在感測及控制烤溫而已,熱電偶除了在做晶圓
07/24 19:23, 37F

07/24 19:23, 5年前 , 38F
的設備上有看到,烤箱上還真的沒看過這個東西!!
07/24 19:23, 38F

07/24 19:44, 5年前 , 39F
因為我在查的時候也不確定網站上寫的常用是指工業用烤
07/24 19:44, 39F

07/24 19:44, 5年前 , 40F
箱,還是家用烤箱,難怪我一直覺得乖乖的XDDD
07/24 19:44, 40F

07/24 19:45, 5年前 , 41F
怪怪,感謝解惑,那我應該還是從一般的機型下去選了,
07/24 19:45, 41F

07/24 19:45, 5年前 , 42F
只是覺得2~3年總覺得很可惜。
07/24 19:45, 42F
※ 編輯: r5e97nk63 (114.47.122.170 臺灣), 07/24/2020 19:47:35

07/24 19:50, 5年前 , 43F
不過15萬那種等級的烤箱是真的還假的呀,不會用到不鏽
07/24 19:50, 43F

07/24 19:50, 5年前 , 44F
鋼內膽!?我一直以為是一律採用耶,畢竟不鏽鋼高溫頂
07/24 19:50, 44F

07/24 19:50, 5年前 , 45F
多變軟,防鏽應該還蠻不錯的呀。
07/24 19:50, 45F

07/24 19:57, 5年前 , 46F
It's true!!
07/24 19:57, 46F
文章代碼(AID): #1V6KzIHK (cookclub)
文章代碼(AID): #1V6KzIHK (cook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