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不沾鍋為什麼可以沒有油煙、炒菜更脆?
看板cookclub (烹飪DIY)作者shamanlin (佐藤必須死)時間6年前 (2019/01/19 14:58)推噓43(43推 0噓 53→)留言96則, 44人參與討論串3/19 (看更多)
補充,根據Acinonyx以為能證明不沾鍋有毒的paper
Schlummer M, Sölch C, Meisel T 在2015年的研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65351401354X?via%3Dihub
https://tinyurl.com/y9qqlnh7
他們測試了4個宣稱PFOA-free的不沾鍋、三個華夫餅盤、三明治機、電熨斗、燙髮棒等等
收集了230度一小時以及超過260度30分鐘的氣體進行檢測
最後得到每小時會產生 PFCAs 4.75ng/hr 的檢測結果
而TDI(Tolerable Daily Intake)每日容許攝入量是 1500ng/kg
(未達TDI表示終身每日攝取這個數值都不會造成健康損傷)
極端情況一個40kg的小女生每天空燒不沾鍋到260度以上吸好吸滿八小時
其攝取量還是會遠遠低於TDI,並不會造成傷害
也就是即使燒到260度....也還是沒事
看完這研究才知道不沾鍋比我想的還要更安全
※ 引述《Acinonyx (跟月亮乾杯!)》之銘言:
: 老實講我不太相信,這邊必須要call你一個bullshit
做菜二十幾年,不求甚解就是這樣
但只要用科學的角度去看,會發現很多陳舊觀念都不是事實
: 青菜這東西要用大火爭取時間
: 在鍋子裡時間一久就不會脆了
: 再者用什麼鍋子跟青菜脆不脆關係不大
: 重點在技術
這邊只講對一半
青菜要脆,就是要讓青菜保持在剛熟的狀態,套王剛的說法就是 斷生
要是過了這個階段持續加熱,結構就會繼續破壞,水分跑出,口感軟爛
原理很簡單,但實際上會遭遇的問題是 - 熱傳導
當你把菜丟到鍋裡的時候,鍋子很燙,但實際接觸的只有一小部分
也就是說,你很難期待光靠鍋子的接觸傳導把青菜燙熟
另一種則是被鍋子加溫的空氣,但不幸的空氣一樣是熱的不良導體
所以真正最直接有效、泛用的東西是什麼? 就是液體,即油、水
將油或水加熱,大面積與青菜接觸,讓整體熟得均勻
無法理解的人請回想一下吃鐵板燒的時候
是不是常常高麗菜放上去炒一下,就要撒一點水然後蓋蓋子?
其目的就是利用加熱水變成蒸氣,再用高溫蒸氣包裹青菜,快速均勻加溫
快炒的情況就是油,利用大量燒燙燙的油去包裹菜葉
就能達到快速均勻加熱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快炒永遠都那麼多油的原因
先知道科學原理後,再回來看家裡的情況
很多人會有一個錯覺就是不沾鍋炒菜就是爛爛的,這其實是基於兩種原因
1. 由於不沾鍋特性,放油的量幾乎都遠少於鐵鍋、不鏽鋼鍋
2. 聽說不沾鍋火不能太大所以我們火要開小小
沒油火小的結果就是無法快速均勻斷生,菜是半炒半煮(靠青菜中跑出來的水),不爛才怪
如果你改用不鏽鋼鍋或鐵鍋,用同樣的火力跟油量,結果是一樣的啦
所以為什麼說對一半? 青菜脆不脆跟你用什麼鍋子無關
多放點油、燒熱、大火催下去快速扮在青菜表面一燙熟就起鍋
要說訣竅的話就是青菜水要瀝乾一點,水越多會讓鍋中溫度大幅降低
快炒的快速爐火力夠大沒什麼關係,家庭小灶影響就會很大
: 所以幹嘛還去選一個不能用大火的不沾鍋,去炒需要用大火炒的青菜
: 完全不合理
這邊就開始錯了,誰跟你說不沾鍋不能用大火
很多人的思維是這樣
不沾鍋不能空燒溫度不能太高 => 不能大火
這連結是錯的,不沾鍋的確不能空燒溫度不能太高
但具體的原因是 => 不沾鍋不適合鍋中溫度高於260度
所以不沾鍋就不能大火嗎? 不對,只要你溫度不會超過260,火愛多大就多大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露營的紙火鍋,明明材質是紙,卻能煮水燒不壞
是因為那張紙結構特殊不怕火燒嗎? 不對,是因為紙上面的水把熱吸走
下面的火加熱紙,紙把熱吸走,於是紙的溫度永遠不超過100度
即使上面水也到達一百度,也會用氣化的形式繼續帶走熱量
反過來如果你把紙火鍋拿去空燒......馬上就燒掉了
不沾鍋也是一樣的情況,的確不沾鍋不適合空燒
但只要你上面有放油放食材,這些東西就會把熱吸走
即使你持續加熱,也會化為水蒸氣、油煙等等繼續帶走熱量
簡單來說......你想超過260度都難啦!
那回頭來鐵鍋就可以嗎?
更讓人震驚的事實就是......就算你用鐵鍋炒菜
鍋中的溫度絕大多數情況連200度都不到..........
很多鐵鍋愛好者自以為大火快炒用兩三百度高溫烹調出美食
真拿測溫槍去量就會發現怎麼溫度只有自己想像的一半
原因一樣很簡單,純油鍋的情況溫度拉高到冒煙點
但如果是烹調含水分的食材溫度就會降低,主要原因在水
拿最明顯的炒菜來說,就算你先熱鍋熱油熱到200度
菜一放下去後馬上就會看到從菜中水分滲出來混入油中,然後溫度大幅降低
菜出來的水越多溫度越低,你火開再大鍋內還是100度左右
就結論來看,只要你不拿鍋子空燒,鍋中有油有食材有水分的情況
你要燒到超過260度是不太可能的,那你用鐵鍋跟不沾鍋有差?
更甚之,假設你真催到260度好了,但是在溫度到達260度之前
你用的油會先超過發煙點,油就會開始降解、變質、冒出大量致癌物質
啊不就好好吃好健康?
簡單來說,從科學角度來看,不沾鍋不能用大火完全是都市傳說
去買個測溫槍,就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自己嚇自己
: 不沾鍋沒那麼好用
: 頂多是初學者真的對黏鍋很困擾,又沒有人教
: 這時候會用它頂一下,等做菜的環境熟悉後就可以換掉了
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就是連米其林三顆星的大廚都在用不沾鍋
反而一堆路人(可能連證照都沒有)一直說不沾鍋很爛
: 其實黏鍋的問題,只要有一點點經驗就可以解決了,不用很久
: 直接用鐵鍋說不定更好
: 不沾鍋除了不能用大火,它也不能用鐵鏟,不能炒帶骨的東西
: 壽命還很短,你不如買一個鐵鍋可以永遠用下去
: 缺點太多,使用上太麻煩,又超不耐用
只要你用鐵鍋,你的用油量就是遠大於不沾鍋
你花在清潔保養鍋具的時間上也會遠大於不沾鍋
以家庭小灶的情況,不沾鍋完全能夠使用大火
廚藝不精的時候可以用矽膠鏟,熟練後一雙筷子足矣,有時連筷子都懶
一樣可以炒帶骨的東西,只是"不沾的壽命"會短一些
這邊又會牽扯到另一個都市傳說,也就是鐵鍋愛好者很愛說不沾鍋超毒
只要劃到一點點痕跡就是吃毒(但是吃拿來做鐵鍋不沾層的降解致癌油膜卻很健康)
用很簡單的邏輯,我也說過不下十次
今天只要你去做檢驗,證實名牌大廠(黑心白牌先不論)的不沾鍋正常使用會釋出有害物質
請拿這份報告去告,高達數億的賠償金可以讓你一輩子顧廚師煮飯給你吃
........但本版至今沒人去告
這也是為什麼不沾鍋的說明書從來都不是"有刮痕就要換",而是"你覺得會沾就換吧"
當然你可以說用不沾鍋一兩年就要換很花錢什麼的
但一個鍋子一兩千用一兩年,省下來的力氣根本超值
: 因為它的限制,只要是用大火的菜都做不好
: 台灣菜太多需要用大火,香港菜還講求鍋氣
: 你選了不沾鍋等於把自己的廚藝先打一個大大的折扣
我說白了,廚藝不論,這是錯誤觀念使然
不沾鍋可以使用大火,而鍋氣所需要的溫度也就200出頭
: 煎個蛋什麼的可以對付過去,這時候不沾鍋就可以考慮
: 回來前就可以把鍋子丟掉了
: 但這個版的朋友都是有興趣才會來
: 既然想認真做好菜,不沾鍋真的不是好選擇
很悲觀的就是,即使在本版的人大多數都是會做菜的才來
但很多觀念大概再經過幾十年都很難平反
(看看味精平反了幾十年還是這樣就知道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4.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47881139.A.DAC.html
→
01/19 15:16,
6年前
, 1F
01/19 15:16, 1F
→
01/19 15:23,
6年前
, 2F
01/19 15:23, 2F
→
01/19 15:23,
6年前
, 3F
01/19 15:23, 3F
因為你沒有把文章看完
空有大火沒有用,重點是要有足夠的導熱介質即油或水
沒有足夠的油或水,你空燒1000度下去炒都只有悲慘的結果
→
01/19 15:25,
6年前
, 4F
01/19 15:25, 4F
→
01/19 15:27,
6年前
, 5F
01/19 15:27, 5F
不要凹,空燒=沒油,有足夠的油就不是空燒
而硬是空燒到超過260度再來倒油,是嫌平常吃的致癌物質還不夠嗎
→
01/19 15:32,
6年前
, 6F
01/19 15:32, 6F
他的邏輯很清楚
炒菜要脆甜 > 要大火 > 不沾鍋不能大火不適合
然而這邏輯就是錯的
1. 因為炒菜要脆甜在於利用傳導介質快速且均勻的熟
2. 不沾鍋只要不超過260度管你什麼火都能用
3. 只要你不是空燒,完全不用擔心超過260度的問題
4. 用鐵鍋空燒到260度以上在來放油,只是嫌自己太健康
錯就是錯
推
01/19 15:39,
6年前
, 7F
01/19 15:39, 7F
我覺得,你先把這兩篇文完整看完
: 幹嘛還去選一個不能用大火的不沾鍋,去炒需要用大火炒的青菜
→
01/19 15:40,
6年前
, 8F
01/19 15:40, 8F
→
01/19 15:41,
6年前
, 9F
01/19 15:41, 9F
顯然你文章還是沒看完,所以沒看到他開頭直接認為不沾鍋炒出脆甜青菜是bullshit
我直接減少字數再整理一次給你
1. 大火只是一小部分,重點是油多
2. 不沾鍋完全可以用大火
3. 結論,不沾鍋跟鐵鍋一樣都能炒出脆甜的青菜
→
01/19 15:48,
6年前
, 10F
01/19 15:48, 10F
→
01/19 15:48,
6年前
, 11F
01/19 15:48, 11F
→
01/19 15:49,
6年前
, 12F
01/19 15:49, 12F
→
01/19 15:51,
6年前
, 13F
01/19 15:51, 13F
推
01/19 16:02,
6年前
, 14F
01/19 16:02, 14F
→
01/19 16:02,
6年前
, 15F
01/19 16:02, 15F
→
01/19 16:02,
6年前
, 16F
01/19 16:02, 16F
1. 你有證據證明大廚絕對不吃不沾鍋煮的東西,還是你只是臆測?
2. 不需要整個都碰到,熱是會傳導的,金屬鍋更是
同場加映
一號選手戈登:這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之一
如果你可以就去搞一個高品質的厚底不沾鍋
https://youtu.be/-av6cz9upO0?t=132
二號選手赫斯頓:鍋子要燒很熱很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6ZxmY9wVk
推
01/19 16:27,
6年前
, 17F
01/19 16:27, 17F
→
01/19 16:29,
6年前
, 18F
01/19 16:29, 18F
→
01/19 16:29,
6年前
, 19F
01/19 16:29, 19F
→
01/19 16:29,
6年前
, 20F
01/19 16:29, 20F
→
01/19 16:30,
6年前
, 21F
01/19 16:30, 21F
→
01/19 16:31,
6年前
, 22F
01/19 16:31, 22F
推
01/19 18:33,
6年前
, 23F
01/19 18:33, 23F
推
01/19 18:44,
6年前
, 24F
01/19 18:44, 24F
→
01/19 18:44,
6年前
, 25F
01/19 18:44, 25F
推
01/19 19:32,
6年前
, 26F
01/19 19:32, 26F
推
01/19 20:39,
6年前
, 27F
01/19 20:39, 27F
→
01/19 20:40,
6年前
, 28F
01/19 20:40, 28F
鍋子空燒本身材質不冒煙,會冒煙代表上面有油或是其他的東西燒掉了
譬如鐵鍋開鍋高熱燒下去會冒煙,那是在鍋面微小細縫中的油被燒掉
不沾鍋空燒後再放油其實沒什麼意義,請記得放油再熱鍋
這影片這邊煙冒很兇是因為裡面有放油,但也頂多兩百度出頭
https://youtu.be/kR6ZxmY9wVk?t=78
→
01/19 20:53,
6年前
, 29F
01/19 20:53, 29F
→
01/19 20:55,
6年前
, 30F
01/19 20:55, 30F
推
01/19 21:04,
6年前
, 31F
01/19 21:04, 31F
推
01/19 23:04,
6年前
, 32F
01/19 23:04, 32F
還有 26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
01/20 08:18,
6年前
, 59F
01/20 08:18, 59F
→
01/20 08:18,
6年前
, 60F
01/20 08:18, 60F
→
01/20 08:18,
6年前
, 61F
01/20 08:18, 61F
推
01/20 09:49,
6年前
, 62F
01/20 09:49, 62F
→
01/20 09:50,
6年前
, 63F
01/20 09:50, 63F
推
01/20 10:08,
6年前
, 64F
01/20 10:08, 64F
→
01/20 10:47,
6年前
, 65F
01/20 10:47, 65F
→
01/20 12:07,
6年前
, 66F
01/20 12:07, 66F
推
01/20 12:38,
6年前
, 67F
01/20 12:38, 67F
→
01/20 12:38,
6年前
, 68F
01/20 12:38, 68F
※ 編輯: shamanlin (61.228.4.96), 01/20/2019 14:01:09
→
01/20 13:58,
6年前
, 69F
01/20 13:58, 69F
→
01/20 13:59,
6年前
, 70F
01/20 13:59, 70F
→
01/20 14:00,
6年前
, 71F
01/20 14:00, 71F
推
01/20 14:06,
6年前
, 72F
01/20 14:06, 72F
→
01/20 14:06,
6年前
, 73F
01/20 14:06, 73F
推
01/20 14:35,
6年前
, 74F
01/20 14:35, 74F
→
01/20 14:39,
6年前
, 75F
01/20 14:39, 75F
→
01/20 15:10,
6年前
, 76F
01/20 15:10, 76F
推
01/21 00:16,
6年前
, 77F
01/21 00:16, 77F
推
01/21 02:54,
6年前
, 78F
01/21 02:54, 78F
推
01/21 05:26,
6年前
, 79F
01/21 05:26, 79F
推
01/21 07:56,
6年前
, 80F
01/21 07:56, 80F
推
01/21 09:38,
6年前
, 81F
01/21 09:38, 81F
推
01/21 10:10,
6年前
, 82F
01/21 10:10, 82F
推
01/21 11:33,
6年前
, 83F
01/21 11:33, 83F
推
01/21 16:54,
6年前
, 84F
01/21 16:54, 84F
推
01/21 21:06,
6年前
, 85F
01/21 21:06, 85F
推
01/21 22:17,
6年前
, 86F
01/21 22:17, 86F
推
01/22 03:39,
6年前
, 87F
01/22 03:39, 87F
推
01/22 05:15,
6年前
, 88F
01/22 05:15, 88F
推
01/22 11:47,
6年前
, 89F
01/22 11:47, 89F
→
01/26 14:15,
6年前
, 90F
01/26 14:15, 90F
※ 編輯: shamanlin (36.231.66.217), 01/26/2019 15:52:10
推
02/02 15:14,
6年前
, 91F
02/02 15:14, 91F
推
02/20 14:00,
6年前
, 92F
02/20 14:00, 92F
推
06/15 23:39,
6年前
, 93F
06/15 23:39, 93F
推
10/29 23:46,
5年前
, 94F
10/29 23:46, 94F
推
01/18 22:46,
5年前
, 95F
01/18 22:46, 95F
推
01/20 15:33,
5年前
, 96F
01/20 15:33, 9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ookclub 近期熱門文章
27
69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