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你問我答

看板Tea (茶板)作者 (貓小派)時間4年前 (2020/08/18 00:10), 編輯推噓17(17024)
留言41則, 1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14 (看更多)
對茶比較熟一些 但咖啡也有在喝(每天會自己磨豆手沖) 我自己的觀察是: 茶與咖啡同屬飲料作物,因此也有不少共通之處 簡單舉一些例子 1.都講品種、產地、海拔 茶有青心烏龍、藪北、AV2、蒔茶等 咖啡也有紅波旁、藝妓、古優種 產地風土與種植海拔與品質的關係就不贅述了www 2.都有不同的萃取方式去改變風味的呈現 用化學的說法就是改變萃取率跟萃取效率 主要從萃取溫度、時間、容器、水質、粒徑大小等變因來調整 且可以概略分為沖泡 與 浸泡 兩大類 3.基於2,不同萃取方式需要選擇相應尺寸的產品 差異在於咖啡由於磨豆時間會影響風味 所以通常是沖泡者購買後依照沖泡方式研磨成相應的尺寸 茶則主要是生產者提供不同尺寸的商品供購買(CTC/條形 球形...等) 且不同茶類通常有比較主流的尺寸 (如球形之於高山茶 條形之於紅茶 但並非絕對) 4.都有基礎的評鑑方法跟風味輪 茶有評鑑杯與相應評鑑方法 (3g 150cc ...) 咖啡有COE跟NCAA杯測 至於風味輪好不好用 這是另外一個故事www 5.這是我個人的觀察 想拿出來跟大家討論 無論咖啡或茶,大眾喜愛的風味逐漸走向較清爽的風格 咖啡:第三波浪潮,開始流行淺焙單品豆 茶:歐美(特別是歐洲)開始流行喝綠茶 大吉嶺也開始生產更多的白茶、綠茶與烏龍茶 (至於他們生產的是否真的是白/綠/烏龍茶那又是另一個故事www) 台灣茶一路發展至今也有發酵度逐漸變輕的趨勢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發展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45.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97680608.A.EA8.html

08/18 00:31, 4年前 , 1F
感受的難易程度有差(香的高低)
08/18 00:31, 1F

08/18 00:33, 4年前 , 2F
對了先回答上次我的答案-共同點是比較重的萎凋、毫毛
08/18 00:33, 2F

08/18 06:21, 4年前 , 3F
有聽過說法是咖啡是取果實,茶是取葉子,因此茶的風味
08/18 06:21, 3F

08/18 06:21, 4年前 , 4F
變化會更細微。
08/18 06:21, 4F

08/18 06:24, 4年前 , 5F
發酵度輕好像也有的是想保留多一些茶本身的風味
08/18 06:24, 5F

08/18 06:26, 4年前 , 6F
較高海拔的(烏龍茶)大多偏好這樣,發酵度低、無烘焙
08/18 06:26, 6F

08/18 06:27, 4年前 , 7F
巧克力也類似,法國的巧克力後加工時偏好保留可可的果
08/18 06:27, 7F

08/18 06:27, 4年前 , 8F
酸,比利時的則否。
08/18 06:27, 8F

08/18 08:24, 4年前 , 9F
咖啡會流行淺焙也是為了最大化保留豆子的風土特色,隨
08/18 08:24, 9F

08/18 08:24, 4年前 , 10F
著烘焙度增加,不管是什麼豆子的風味都會趨於相同
08/18 08:24, 10F

08/18 10:55, 4年前 , 11F
喝淺焙咖啡還有一個好處是喝到瑕疵的機率相較之下較小
08/18 10:55, 11F

08/18 10:56, 4年前 , 12F
因為瑕疵豆、蟲蛀豆用深焙大多數人喝不出來
08/18 10:56, 12F

08/18 10:56, 4年前 , 13F
就跟不新鮮的魚就拿來炸/紅燒是一樣的道理
08/18 10:56, 13F

08/18 10:59, 4年前 , 14F
茶葉重焙不會焙的,也是重焙到最後味道一樣....
08/18 10:59, 14F

08/18 11:00, 4年前 , 15F
對常吃魚的人來說,不新鮮的魚拿去炸更噁
08/18 11:00, 15F

08/18 12:47, 4年前 , 16F
淺焙咖啡保存期限久一點是個優點,但有些咖啡豆烘得太
08/18 12:47, 16F

08/18 12:47, 4年前 , 17F
淺,油脂不足,其實不太好入口,但烘太深,一些風味就
08/18 12:47, 17F

08/18 12:47, 4年前 , 18F
喝不太出來了。每支咖啡應該都有它好喝的焙火度(某個ra
08/18 12:47, 18F

08/18 12:48, 4年前 , 19F
nge內),不知道茶是不是也是如此。有些適合烘成綠茶,
08/18 12:48, 19F

08/18 12:48, 4年前 , 20F
有些適合做烏龍
08/18 12:48, 20F

08/18 12:58, 4年前 , 21F
是,茶也如此,某些產地與品種的搭配,就是適合某些
08/18 12:58, 21F

08/18 12:58, 4年前 , 22F
製法
08/18 12:58, 22F

08/18 14:26, 4年前 , 23F
其實我覺得咖啡的豐富度更高,雖然我還是比較愛茶
08/18 14:26, 23F

08/18 15:13, 4年前 , 24F
其實綠茶的香氣真的很誘人,但是對腸胃不好
08/18 15:13, 24F

08/18 15:13, 4年前 , 25F
發酵度不夠的紅茶真的讓我很困擾>"<
08/18 15:13, 25F

08/18 15:26, 4年前 , 26F
咖啡來自果實 需要吸引動物食用 葉子是營養器官 因此
08/18 15:26, 26F

08/18 15:26, 4年前 , 27F
就動物本能來說應該咖啡吸引力比較高?wwww
08/18 15:26, 27F

08/18 16:32, 4年前 , 28F
茶和咖啡我都當飲料在喝,茶一律用冷泡,咖啡我最近找到萬
08/18 16:32, 28F

08/18 16:32, 4年前 , 29F
解(我懶),2016手沖冠軍的46法,輕鬆入門高濃度酸甜平衡
08/18 16:32, 29F

08/18 16:32, 4年前 , 30F
,不過過萃的咖啡
08/18 16:32, 30F

08/18 21:58, 4年前 , 31F
我連咖啡都冷泡了 就是懶
08/18 21:58, 31F

08/18 23:26, 4年前 , 32F
冷泡不是更麻煩??
08/18 23:26, 32F

09/20 13:34, 4年前 , 33F
個人覺得發酵淺的香氣比較輕揚、高香,另外不知道剛做好
09/20 13:34, 33F

09/20 13:34, 4年前 , 34F
試茶時,發酵淺一點風味展現會比較有優勢嗎?
09/20 13:34, 34F

09/22 12:36, 4年前 , 35F
樓上描述很好,但我不會說是優勢,我會說容易讓人很
09/22 12:36, 35F

09/22 12:36, 4年前 , 36F
快感受到風味,而且通常比較不複雜適合入門
09/22 12:36, 36F

09/23 11:23, 4年前 , 37F
如果不複雜的話, 缺點可能比較好修掉, 參賽可能就比較容
09/23 11:23, 37F

09/23 11:23, 4年前 , 38F
易拿好的成績, 另外發酵淺水色好像也比較好控制?
09/23 11:23, 38F

09/23 11:25, 4年前 , 39F
小弟非茶農,可能要詢問有參賽的前輩,發酵越走越淺是
09/23 11:25, 39F

09/23 11:25, 4年前 , 40F
是比賽影響還是製茶師或客群喜好影響
09/23 11:25, 40F

09/24 05:44, 4年前 , 41F
我覺得有多元因素交互造成 避免往單一因素想的方向
09/24 05:44, 41F
文章代碼(AID): #1VEglWwe (Te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EglWwe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