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磅蛋糕失敗了?
※ 引述《claire9488 (Claire9488)》之銘言:
: 補充一下我的過程(參考不萊嗯的作法)
: 1.動物性鮮奶油與檸檬汁混合靜置10分鐘。
: 2.檸檬皮加入白砂糖中,以指腹搓出檸檬精油香氣。
: 3.無鹽奶油融化成液態。
: 4.烤箱溫度預熱至攝氏180度。
: 5.室溫雞蛋以電動打蛋器打發約1分鐘,加入檸檬砂糖,高速打發至少3分鐘。
: 6.加入鮮奶油檸檬液,並改換手持打蛋器混拌均勻,加入君度橙酒混拌至均勻。
: 7.將麵粉分2次加入,採用攪拌刮刀及手持蛋器交錯輔助,混拌至幾乎麵粉狀態。
: 8.加入融化奶油,以手持蛋器拌至均勻。
: 9.麵糊倒入烤模,加入丁狀糖漬橙皮,以竹籤將麵糊劃破分佈均勻。
: 10.烤模放入烤箱中層。
: 11.20分鐘後拿出,在中間劃一刀,再放回烤箱烘烤至完成。
: ---------------------------------------------
: 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這裡回文,如果不行我再刪掉。
: ---------------------------------------------
: 謝謝各位的建議,
: 昨晚下班後又試做了有加泡打粉的,
: 還是使用原食譜以及做法。
: 因為畢竟影片中是有做成功的,很不死心想知道到底為何哈哈。
: 先說 我做了第二次第三次都還是失敗了,
: 第二次我是加了1/2茶匙的泡打粉,
: 因為有人問不萊嗯如果要加泡打粉的話要加多少,
: 他的回答是建議加1/2茶匙,
: 我照做之後成品是失敗的,一樣還是沒有發起來,
: 跟第一次的長得差不多我就不貼出來了。
: 第三次的我改成加1茶匙的泡打粉,
: 烤出來也感覺是失敗的,只有發一點點,難道是泡打粉加太少?
: 口感吃起來和我在外面吃到的磅蛋糕完全不一樣,
: 另外我這次烤的時間如果想要烤到兩側也有上色的話總共烤了70分鐘,
: 和原食譜的55分有點落差,
: 而且烤到後面蛋糕表面感覺都快焦了,但兩側只有淡淡的顏色,
: 所以我還有把蛋糕移到中下層,上火改160,下火改200,這樣兩側才有點焦黃色,
: 照片如下:
: 上視
: https://i.imgur.com/pmQTJ81.jpg
: 切開後
: https://i.imgur.com/wfWCoC1.jpg
: 剖面正視
: https://i.imgur.com/lRm3sEN.jpg
: 當初想做這份食譜的磅蛋糕是剛好看到影片覺得還不錯就跟著做了,
: 因為是烘焙新手所以也沒有概念,就只是跟著影片做,然後就失敗了哈哈,
: 失敗有很多原因,手法、烤箱、材料...都可能導致失敗,
: 對於不萊嗯的食譜我是抱持保留的態度,
: 畢竟影片中他是有做出來的,他認為最喜歡的檸檬磅蛋糕,
: 只能說是我不適合這份食譜吧,做到後來心很累...
: 這三條失敗品就是我這幾天的早餐和下午茶了QQ
: 如果大家有推薦的食譜也可以告訴我~
: 希望之後可以做出成功的檸檬磅蛋糕,
: 也謝謝各位的建議!
: 大概就是這樣,我要先去運動了嗚嗚
各位好久不見
推文數多好奇點進來看
剛開始看到食譜時
比例並非磅蛋糕
頂多算是低成分重奶油蛋糕
看到原原PO回覆是全蛋打發
猜想奶油部分應該是融化加入
再看到製作過程
搭配該配方及做法來看
口感Q多少難免 (影片中的也Q)
原原PO的成品組織算是不錯的了
(後續回覆問題所在)
再來,沒上色不一定沒熟 (悶熟)
原本的烤溫和時間拿捏其實差不多
硬要烤到上色反而都烤乾沒水分了
為了找出問題
特地Google看過該配方製作影片
發現那根本最佳操(ㄈㄢˇ)作(ㄌㄧˋ)示範啊~
剛好今天有點時間
大夥兒一起看看發生什麼事了吧!
------前言結束------
首先,先談配方比例及製作方法
1. 水分那麼多,又靠全蛋打發
應屬於海綿蛋糕,或是燒菓子類型
2. 若要用磅蛋糕做法
那就使用二部法:全蛋打發+糖油打發
3. 若以磅蛋糕比例來看 (原配方)
水分多約170g,泡打粉要加25g
1茶匙才幾克怎麼可能夠
再來,我們開始檢視操作步驟
NG 1. 酸+乳製品→造成蛋白質凝聚析出
我是不知道原著說要製造"優格效果"是怎樣
通常我們會盡可能避開這樣的問題發生
NG 2. 蛋的打發應避免接觸油脂
檸檬皮屑中的精油會影響蛋打發穩定度和發度
全蛋打發時,一開始就把糖加入也可以提升打發效率
毋須先打一陣子再加 檸檬皮屑&糖
除非你本來就設定不打算打全發
NG 3. 攪拌需謹記遵循同方向
不管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不管你習慣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且下粉下油都要邊下邊攪拌
影片中嘴上跟你說要注意避免消泡
手上卻這裡攪攪、那裡拌拌
盆子裡的打發全蛋消泡ing啦~
NG 4. 下粉之後會快速消泡 & 下油之後一定要拌勻
如果是燒菓子做法
不太需要擔心出筋
但是沒加泡打粉,太危險
看你的成品組織還算是正常的
但推文的那個就不行,已經Q過頭
NG 5. 粉之後才是水分含量高的材料
為了避免蛋打發消泡
粉先拌入穩固組織
也可以第一時間吸收水分
再來慢慢乳化油水部分
NG 6. 磅蛋糕做法出爐脫模 & 海綿蛋糕做法出爐倒扣
就算要趁有溫度淋上糖霜
沒敲、沒脫模/倒扣
組織容易跟著降溫縮掉
------結論------
建議找 老師 而不是 部落客 的食譜
這個食譜就別玩了,自信心都玩沒了
我沒打過這個配方
也不確定原本設定的口感為何
但建議做蛋糕盡量使用低粉
口感會比較輕盈
------補充------
前文有板友提到這款原型是:
Pierre Hermé的 Lemon Loaf Cake
經查詢後,原配方和此配方差異頗多
最明顯的就是水分含量
光原物料 酒、鮮奶油、檸檬汁 就多了多少?!
而且刪去了泡打粉、低粉換成中粉
多數成分比例都偏差了
失敗了真的不用氣餒,很正常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90.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king/M.1531124846.A.917.html
推
07/09 16:32,
6年前
, 1F
07/09 16:32, 1F
推
07/09 16:32,
6年前
, 2F
07/09 16:32, 2F
(攤手)
推
07/09 17:17,
6年前
, 3F
07/09 17:17, 3F
孩子,回頭是岸還來得及 (拍拍
推
07/09 17:53,
6年前
, 4F
07/09 17:53, 4F
→
07/09 17:54,
6年前
, 5F
07/09 17:54, 5F
→
07/09 17:55,
6年前
, 6F
07/09 17:55, 6F
→
07/09 17:55,
6年前
, 7F
07/09 17:55, 7F
使化學膨大劑效果提升,通常是運用調整麵糊的pH值
故避免乳製品直接與酸接觸,和麵糊最後pH值並無排斥
→
07/09 21:28,
6年前
, 8F
07/09 21:28, 8F
→
07/09 21:28,
6年前
, 9F
07/09 21:28, 9F
感謝提點,有確認過 buttermilk (白脫牛奶) 的定義
成分正確來說是牛乳在製作(離心)完乳脂肪(奶油)後
殘餘的乳汁再經由乳酸菌發酵所製成的產品
其風味與濃稠度略高於鮮奶,市面上少見
雖網路上有許多 自製 buttermilk 的影片或文章
但個人提出合理質疑其與 牛奶 + 檸檬汁 相去甚遠:
製程不同、成分不同、乳脂肪比例不同
不是讓牛奶喝起來酸酸的就可以
蛋白質析出導致的介面分層,跟均質的優格也有落差
且鮮奶油乳脂肪為鮮奶的10倍,難以理解該步驟成效
推
07/10 00:51,
6年前
, 10F
07/10 00:51, 10F
謝謝鼓勵
推
07/10 01:01,
6年前
, 11F
07/10 01:01, 11F
→
07/10 01:01,
6年前
, 12F
07/10 01:01, 12F
→
07/10 01:01,
6年前
, 13F
07/10 01:01, 13F
別費心在不對的配方上,選對方向比努力重要,拍拍
推
07/10 03:43,
6年前
, 14F
07/10 03:43, 14F
→
07/10 03:43,
6年前
, 15F
07/10 03:43, 15F
→
07/10 08:15,
6年前
, 16F
07/10 08:15, 16F
→
07/10 08:15,
6年前
, 17F
07/10 08:15, 17F
推
07/10 18:10,
6年前
, 18F
07/10 18:10, 18F
加油
※ 編輯: peacemoon (140.135.60.204), 07/17/2018 18:40:35
→
07/18 14:52,
6年前
, 19F
07/18 14:52, 19F
→
07/18 14:52,
6年前
, 20F
07/18 14:52, 20F
→
07/18 14:53,
6年前
, 21F
07/18 14:53, 21F
→
07/18 14:54,
6年前
, 22F
07/18 14:54, 22F
可能吧...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
直接用優格或酸奶還比較好一點 = =a
※ 編輯: peacemoon (140.135.60.204), 07/18/2018 21:38:21
→
07/20 16:24,
6年前
, 23F
07/20 16:24, 23F
→
07/20 16:25,
6年前
, 24F
07/20 16:25, 24F
→
07/20 16:25,
6年前
, 25F
07/20 16:25, 25F
可能吧~XD
推
07/20 18:22,
6年前
, 26F
07/20 18:22, 26F
→
07/20 18:22,
6年前
, 27F
07/20 18:22, 27F
→
07/20 18:22,
6年前
, 28F
07/20 18:22, 28F
溫度的部分有不同見解,概念是對的
但台灣氣候不同,可參考小的其他篇
乳化的部分資訊錯誤,是油和水
不是空氣和水,跟膨脹也沒直接關係
※ 編輯: peacemoon (140.135.60.204), 08/11/2018 20:07:37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ak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美食旅遊區 即時熱門文章